执着坚韧谱画案人生
2013-04-29程四化杨影史兆琨
程四化 杨影 史兆琨
她笑容如春风之柔,她声音如细雨之清。她在中原画坛扫眉凌众卿,她如璞玉浑金自有一股旷然名士气。在她的画作里,无论山水清景抑或花鸟虫鱼,都被给予了倾心的演绎,浸润着女画家独特的个性:意境清朗,笔墨豪迈,韵致幽远,魂灵摇荡。
她就是画家马鸣。
“一个从事艺术的人,要有一颗淳朴之心。想想自己苦涩的儿时,一路走来,几经凄风苦雨。”时光可以追溯到1944年,在那食不果腹的年月,马鸣的父母从河南老家新郑一路逃荒要饭,在陕西耀县一个偏僻小山村落住了脚,父亲当上了铁路工人。不久,在一个破窑洞家里,马鸣出生了。马鸣四五岁的时候就去捡家里烧锅用的煤渣,手指常常要磨掉几层皮。
上学后,美术课成了马鸣的最爱,小小的山村有她画不完的美景。就在马鸣8岁那年,父亲的一条腿在施工中永远“丢”在了铁路上。此后,马鸣一家便回到了河南郑州。
生活的磨难,让马鸣燃起了对理想的憧憬,她在作文里郑重写下三个志愿:一是当医生,二是当画家,三是当翻译。在拮据的少年时光里,马鸣初中毕业,成为当届唯一一个考上郑州医学专科学校的学生。虽入杏林,心里对画画还是割舍不下。马鸣笔耕不辍,她画的牡丹《花开富贵》在《河南画报》发表了。随后,倔强的马鸣又走到了河南大学艺术系进修,这样她与国画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毕业后,马鸣进了省福利事业总公司专事美术工作,闲暇时,写生便是她最大的乐趣。无论初春的公园、抑或街头的晨曦,世间万千气象,众生姿态,皆可入画,皆是她画中的诗。早在十多年前,马鸣就已加入了中国书画家联谊会,相继又加入了中国美术家协会。2000年,在河南省文化厅、民政厅的领导下,河南省中国书画家协会成立,大家推举年近花甲的马鸣为法人代表,担任常务副主席的职务。协会成立之初,马鸣就想:以后不能只顾自己创作,更不能让会员一盘散沙。担子压在肩上了,压力就是动力,缘于大半辈子对艺术的痴心,缘于一个艺术家对社会的自觉担当,马鸣投入了青春般炙热的情怀。
时光匆匆,十年后的今天,协会会员已发展到400多名,并由她主持举办多次书画展。2005年,河南省中国书画家协会策划了纪念庄子诞辰2375周年中国书画提名展活动;2007年策划了河南省首届公务员及技术人员书画大赛;2008年策划了河南省首届新农村画展等。平和淡定的心境结出了累累的艺术硕果。马鸣作画感情炽热,养于胸中,意蕴深邃,行笔疾徐有致,腕下蓄有张力,自然而不造作。随着她苦心钻研,笔下绰约美艳、富贵堂皇的牡丹,被注入了灵魂,润不失骨,丰而不臃,骨态情和。她精到的水墨山水更得到业内称道,用层层叠叠的线框架出起伏连绵的山石,再衬以泼墨渲染,使画面静中有动、柔中有刚,那些崇山峻岭,长短参差,大小错综,恣肆豪放又沉着俊逸,挺拔坚劲又气度不俗,铺排出繁复而又醇真的画面,凸现真诚的情感,很容易唤起人们对生命的深沉体悟。
她的《秋实图》、《深山晚秋》、《太行韵绿》分获由中国美协举办的亚亨杯、新世纪杯、海潮杯中国国画精品大赛优秀奖,《家居深山》入选由中国美协主编的《全国绘画实力派》作品集,《春晖》、《牡丹图》则由中南海、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收藏。多年来,马鸣以河南省中国书画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黄河书画研究会名誉主席、民盟郑州市艺术委员会委员的身份带团先后六次访问韩国,出版《中韩书画艺术交流展》12本,收录中韩书法绘画作品数百幅,参与艺术家百余人。她还出访并接待了来自美国、法国、俄罗斯、日本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艺术界同仁。
她以青春般的热情谱写着对艺术的执着,她以平和的心态绚烂出美丽的画案人生,沉着,低调一如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