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析中考历史试卷中的“时序观念”题

2013-04-29刘树梁

中学政史地·初中 2013年9期
关键词:国民革命考试题时序

刘树梁

“一切历史事物都是在时间长河里产生、发展、灭亡的,时间可以从纵的方面反映出历史事物的前后顺序及其演变交替的因果关系,因此,时间是构成历史的基本要素,而时序是唯一能够将一切历史事物贯穿起来的线索。以时序为基础,才容易理解历史发展模式,容易理清历史发展脉络。”从这个角度讲,“时序观念是理解历史、形成历史思维的基础”。《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部分指出:“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运用时序与地域、原因与结果、动机与后果、延续与变迁、联系与综合等概念,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包括计算历史年代的方法、阅读教科书及有关历史读物的方法、识别和运用历史地图和图表的方法……”足见其对时序概念的重视程度。

近年来,注重对时序观念的考查已成为近几年各地历史中考的重要特点之一。下面以近年各地中考历史试题为例,分析“时序观念”题的考查方式。

1.单纯考查历史时间。

例1 (2013年山东济宁中考试题)1945年,德日法西斯行至末路,胜利归于正义。德国和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的时间是( )

A.5月2日、8月15日 B.5月8日、9月2日

C.5月2日、5月8日 D.8月15日、9月2日

解析:例1只单纯考查历史基本要素“时间”。同学们在学习时要熟记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与重要的历史事物、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有关的时间,以及与某一特定时间有关的重要的历史事物、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

参考答案:B

2.考查按时序排列史实。

例2 (2013年湖南湘潭中考试题)下列史实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丝绸之路开辟 ②实行“闭关锁国” ③郑和下西洋 ④玄奘西游天竺

A.①④③② 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②

解析:例1、例2均属于能力要求比较低的“时序观念”题。例2考查的是按时序排列史实,学生只要能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便能轻松解答此题。

参考答案:A

3.设置具体历史时空情境考查历史知识。

例3 (2011年河南中考试题)1923年,梁启超曾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这句话揭示了( )

A.维新派主张建立共和国

B.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然性

C.国民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

D.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解析:例3在题干中提供了重要的时间信息,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引导学生对历史现象等作出深入思考,这是一种常用的命题方法。题干中梁启超总结历史的时间是“1923年”,而他在总结历史的这段话中,有“革命成功将近十年”一句,根据这一信息进行时间演算,我们可以大致推断出材料所说的“革命”是辛亥革命,“新制度”是辛亥革命后建立起来的共和制,“旧心理”是封建传统思想。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明确梁启超这段话表达的基本观点是:要真正实现共和,就不能不改变传统的封建思想观念,意在说明新文化运动是历史的必然。

参考答案:B

4.考查时序基本知识。

例4(2013年江苏常州中考试题)20世纪20年代中外历史上出现的大事不包括(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

B.中国爆发国民革命运动

C.罗斯福总统实行“新政”

D.列宁推行“新经济政策”

解析:要解答本题,首先要能够将“20世纪20年代”转换为“1920—1929年”这个具体的时间范围。然后再逐一回忆各选项所示史实分别出现于哪一年。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本题属于反向选择题。掌握简单的时间转换知识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一个世纪是100年,依次按每10年为一个历史时期划分为10个年代,分别叫10年代、20年代、30年代……如19世纪60年代指1860—1869年;中叶指一个世纪的中期,不指具体时间,如19世纪中叶指19世纪50年代前后;世纪初一般指世纪头二十年,世纪末一般指世纪后三十年;中华民国元年指1912年等。

参考答案:C

5.考查历史时期划分。

例5 (2013年江西中考试题)“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的故事发生在下列哪一历史时期( )

A.夏商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三国时期

解析:例5要求学生将史实与历史时期对应起来。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掌握常见的历史时期及其起止时间、划分依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版块。中国古代史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可分为七个历史时期,即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中国近代史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历经清王朝晚期和中华民国时期;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也是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努力的历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世界古代史始于早期人类的出现,止于公元17世纪中期;世界近代史的起讫时间大约是17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世界现代史主要叙述的是20世纪初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

参考答案:B

6.考查历史阶段性特征。

例6 (2013年云南昆明中考试题)“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唱着这首国民革命时期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的革命歌曲,国共两党携手合作,开展了( )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万里长征

解析:例6考查学生对“国民革命时期”这一历史术语的掌握情况。学生在学习历史时,要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进而了解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特征。

7.结合年代尺设题展开考查。

参考答案:B

例7 (2009年河南中考试题)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

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解析:例7中的年代尺标示了三个重要时间节点,年代尺上的起止时间节点分别是“1842”和“1901”,这两个时间分别可对应《南京条约》签订和《辛丑条约》签订,“1895”可对应甲午中日战争。具体来说,题中年代尺标注的时间可与中国近代史上《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对应起来。通过这一系列分析,学生能从这种时序对应中感受到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脉络——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参考答案:B

8.考查原因、结果。

例8 (2013年江西中考试题)1939年1月,国民党江西省党部、省政府由南昌迁到吉安,几个月后迁到泰和,1945年初迁至宁都。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国民党江西省党部、省政府这几次辗转迁徙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B.国民党军队“围剿”红军

C.侵华日军步步进逼 D.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

解析:例8要求学生结合题中的时间信息,对历史事件发展的原因作出判断。它所强调的不是对时间的考查,而是强调对时序观念的考查,引导学生运用时序进行理解与判断,运用延续与变迁进行理解与判断。

参考答案:C

目前,最基本的历史时序概念是很多学生构建认知结构的“短板”,因此,历史学科的基本时序特征在中学历史学习中应该得到突出体现和重点培养,这也是这些中考试题所传递的导向信息。Z

猜你喜欢

国民革命考试题时序
基于时序Sentinel-2数据的马铃薯遥感识别研究
酯缩合在高考试题中的应用
酯缩合在高考试题中的应用
国民革命时期的冯玉祥与外蒙古
基于Sentinel-2时序NDVI的麦冬识别研究
一道集训队选拔考试题的推广
例谈几道2018年高考试题
浅析大革命失败对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启示计
一种毫米波放大器时序直流电源的设计
中共在四大前对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