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需要怎样的办公模式?
2013-04-29江川
江川
在创业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的当下,新型办公模式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什么样的办公模式适合当前企业的发展需求?这不仅是各大产业园区在吸引各类企业入驻前需要通盘考虑的规划问题,也是创业者们放眼未来发展必做的一道功课。
当越来越多独具个性的年轻员工步入工作岗位的时候,企业的办公模式也在不知不知觉中演变升级。老工厂改造、花园办公、服务式办公、创业咖啡、孵化园区等新型办公模式正绽放各自的魅力。
2013年7月24日,由搜狐焦点产业新区主办的“创业浪潮下的新型办公模式”沙龙在北京天骥·智谷商务花园举行,万通商务中心总经理林敏娜,维思平建筑设计董事、总经理、主设计师吴钢,尚8文化集团副总经理潘宣亮,清控科创副总裁程方,北大艺术资本协会会长、北京798艺术区总规划师暨艺术总监林天强,嘉捷企业汇总经理任彤,北京天安科创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芷均等业界专家共同探讨了“新型办公模式”这个被无数创业者和园区开发者特别关注的话题。
新型办公:
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
什么样的办公模式可称之为新型办公模式?它和传统办公模式相比有什么特点?在北大艺术资本协会会长、北京798艺术区总规划师暨艺术总监林天强看来,相比传统办公模式的人员集中、时间固定、资源集中等特点,新型办公模式在时间、空间、资源的聚集上跟传统办公模式有很大区别。“以798艺术区为例,它是用废旧的大厂房改造而成的,是LOFT模式,大家在这个场地、空间当中可以自由地发挥自己的创意。”事实证明,LOFT模式吸引了很多创业人士聚集在798艺术区,形成了一个具有整体艺术氛围的大空间。“在新型办公模式下,生活空间和工作空间是需要艺术的,那些具有创意的人和企业入驻,会产生超出艺术以外的价值。”
和798艺术区不同,万通商务中心则是一种典型的服务式办公模式。“万通商务中心的模式不是按面积收费,而是按人头收费。它有点像酒店式公寓的概念,拎包即可入住,里面配有餐具、厨房、家具、IT设备等,包括前台也是商务中心的人。”万通商务中心总经理林敏娜介绍说。
不过,适应当前企业的办公要求,为创业团队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是所有办公模式的核心。坐落在中关村鼎好大厦的厚德创新谷,是一种集中式的办公空间,在这里一共有240个工位,每一个工位都可以注册一家公司。清控科创副总裁程方介绍说:“我们可以提供会议室、前台、财务等一系列周边服务。从而能有效降低企业的办公成本。”如果在中关村租一间办公室注册公司,一个月的最低成本也在1.5万左右。但是在厚德创新谷,程方说只需花1600元/月租一个工位就可以注册一家公司。
科技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这使得办公空间越来越多的跟我们生活相关联。“未来,大家坐在一起工作的这种办公模式会越来越少。”维思平建筑设计董事、总经理、主设计师吴钢从空间的角度分享了他的观点,“我觉得新型办公模式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改变,是生活空间和办公空间之间融合的改变,它跟高科技密切相关。”以支付宝大厦为例,那一栋楼里面其实没有多少办公人员,但是每天有100多亿的流水。这种办公模式和城市的关系几乎无法分别。在这样的前提下,空间本身的定义也不同。
在过去的30多年,上班就是离开家庭去到某一个工作地点,坐在工位上为公司贡献时间和智力,这种传统的办公模式必须有一个具体的地点。“但是未来,一定是工作跟生活、娱乐密切相关,在空间和时间上没有明显的界限。”北京天安科创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芷均认为,“我觉得寓工作于娱乐,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化会是未来办公模式的一个趋势。”
不管是哪种办公模式,都是对人的服务模式。新型办公模式和传统办公模式只是一个工作环境的概念,无非是随着文化、科技的发展,在传统办公模式里增加新的服务内容,比如说办公模式越来越人性化,才更容易留住员工。尚8文化集团副总经理潘宣亮谈到,“所谓的新型办公是根据产业需要来定位的,而产业恰恰决定你需要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
新型的办公模式是在传统办公模式的基础之上进行了人性化的提高。这种提高更多地是指环境方面的改变。在当前的产业格局下,经济情况都不太好,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原有的办公模式走到尽头了,在这种形式下,大家不得不去寻找新的更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办公模式,来激发员工的创新性。嘉捷企业汇总经理任彤认为,“企业家所做的这些,实际都体现了他们自身的创新意识,对未来是充满正能量的。”
园区空间规划:
以产业定位为先导
作为企业办公的聚集地,园区的规划要跳出单纯的建筑规划角度去看整个规划,要对产业进行深入的研究,研究这种产业对空间的需求,这点非常重要。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很多地方园区,尤其是政府新办的园区,会忽略这一点,他们开始更多的是做空间规划,做完之后反过来会问两个问题:第一,功能分区的比例是否合适,为什么是这样?第二,大楼建完之后能否满足产业的特点?程方曾经接到一个项目,要做工业设计院,但是空间设计和产业研究之间严重脱节。规划5平方公里要建50万平米工业设计的园区。而实际上全中国的工业设计企业都入驻进去也填不满。对于科技园区而言,尤其要注重产业的研究对于空间规划的指导意义。
以苏州高铁新城为例,它位于城市核心区的边缘,它的定位非常清晰,就是吸引传媒和IT企业,要打造金融服务、生活服务、商务及后续运营平台。吴钢认为,当新型办公发展到一定阶段,在未来10-15年之间,会推动城市核心区周边办公的发展。以纽约为例,以前曼哈顿是办公的集中地,现在已经不是了,很多周边地方出现新型办公,其经济容量已经远远超过了曼哈顿区域。再如德国慕尼黑,在5A级办公楼,办公人群从10年前的1/3,降到现在的1/10了,大量的办公是在城区的郊外。
在北京亦庄,入驻天骥·智谷的大多数企业都是中型企业,面临产业升级的趋势,原来可能是做生产型的,现在可能对研发有很大的需求。“商务花园的生态办公模式更适合这类企业的发展。”刘芷均说。
再如北京朝阳区的传媒走廊,实际是国际广告产业园,有四家大广告公司进驻,这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服务部门的发展,为了服务这四家大广告公司,与北京摄影艺术协会合作成立了一个1000平方米的北京摄影艺术展览馆,能够给出版、广告提供服务。“为了主体产业的发展而培养了一个产业生态,使大伙相得益彰,共生共荣,共同发展。”潘宣亮说。
创业浪潮下的新型办公模式的需求方应该是创业企业升级版,创意类企业可能更多以人为导向。这种情况下,空间的价值就没有以前那么高了,集中办公的时间价值也没有以前那么高了。“高科技已经提供了各种可能性,我们可以异地办公。人在哪里,办公室就在哪里。在这种前提下,我们的新型办公在提供服务的时候,应该怎样去创造这种价值?”林天强认为,“新十年,会有海量的创业者,他们会发现新的创业模式,给新型园区的创造者提供了更多的需求。”
在移动互联网猛烈撞击传统产业的浪潮下面,未来公司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轻。随着商业竞争的愈发激烈,企业对于成本的控制会越来越精细。统计显示,企业人均办公面积已经由2008年的15~16平方米,降到现在的10平方米左右。最少的只有4~5平方米。
从空间角度来讲,小即美,而大则意味着不灵活。吴钢认为,“我们现在很难想像有西方公司到中国来买整栋大楼,包括贝尔、宝马都是在小量的租。小型化办公模式是受欢迎的。短租会成为小型化模式。”
新型办公是灵活的,是符合人性的,是符合团队的,能发挥作用的,而且不仅仅是园区。包括天骥·智谷,它今后在综合配套上,还需要商住楼,因为一个高管和一个家庭,需要家庭的,应该有双语学校,能够拿出更少的时间在旅途,拿出更多的时间在家庭,这个配套很好。潘宣亮预测,“未来5~10年,花园式办公模式会在中国掀起更高的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