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古典诗歌中的虚与实

2013-04-29吴舒青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3年9期
关键词:春色满园私语黄鹤楼

清代画家笪重光说:“绘画不能绘其馨,绘水不能绘其声。”但高明的画家往往采用由实生虚的手法,激发读者联想,达到绘馨绘声的艺术效果。例如“踏花归去马蹄香”,有一位画家就画落红满径,几只蝴蝶飞逐于马后。以蝴蝶追逐沾满野花馨香的马蹄,这不是间接绘出花的香味了么?这样的构思的确不同凡响。国画大师齐白石画《蛙声十里出山泉》时,只画出山涧流泉中涌现出一些蝌蚪来,这蛙声就自然从纸上流出来了。诗画同理,古典诗歌就借鉴了绘画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诗歌中的“虚”,一般指精神世界里的意念情思,是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得出的那些虚象或空灵境界。而“实”则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景。诗歌中的虚实相生,系指虚与实二者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虚实相生有以下几种艺术形式:

以实含虚,以虚补实。唐代贾岛《访隐者不遇》诗云:“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诗中只写对话实景,并未描写深山景色,也未描写隐者形象。但读了此诗,眼前却浮现出一幅云烟杳渺、幽静深远的水墨山水画,画中似有一位风神清朗的隐士仿佛正从白云深处采药而归。此诗妙处,正如清代蒋和在《学画杂论》中所说:“大抵实处之妙,皆因虚处而生。”诗中意象组合后所留下的空白、虚空,犹如书画中的飞白,音乐中的休止,戏剧中的潜台词,电影中的空镜头,留下广阔深远的想象空间。温庭筠《商山早行》中广为传诵的两句诗“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亦有同工之妙。两句诗六种景,只写实象,未写虚象,却留下一片空白,以实象实景诱发读者想象,由一幅商山早行图,读者会体悟联想到游子远离家乡的旅途艰难和凄苦心情。

化虚为实,以实写虚。其表现在于将抽象的情思加以物化,变无形的心态为有形的意象与意境。如庾信的《愁赋》:“攻许愁城终不破,荡许愁门终不开。何物煮愁能得熟?何物浇愁能得燃?”诗人化心象为物象,把愁比作“城”,比作“门”,比作“物”,说它“不破”“不开”“不熟”“不燃”,真是奇思妙想,又浑然天成!李白也有异曲同工之喻,不仅把愁状如“水”,状如“火”,还状如“白发”。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等等,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

还有的诗化声象为物象,即将听觉的感受转化为物态。比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琵琶的旋律该如何描写?白居易之前好像还没有作品这样艺术地表现过。“大弦嘈嘈”是说琵琶的“扫弦”,声音响而急促,有气势;“小弦切切”是说琵琶的基本指法“弹挑”,弹的是最细的那根弦,声音清脆,感情细腻。白居易用“急雨”“私语”两个比喻及其贴切巧妙:粗弦嘈嘈,好象是急风骤雨一样的急促;细弦切切,好象是儿女私语一样的轻柔。

虚实结合,巧妙映衬。有的诗由实而虚,以虚写实。如李白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本诗写游黄鹤楼听笛,抒发了诗人的迁谪之感和去国之情。楼上闻笛,笛音好象梅花飘落,这是化实为虚;又利用“落梅花”的意象,点明听到的是《梅花落》曲,这是化虚为实。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通感交织,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有力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

有的诗以实引虚,寄托理趣。如叶绍翁《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中园外所见的描写是实景,由此引起的对满园春色的联想是虚写。“一枝红杏”是实景,“春色满园”是虚景,而“关不住”的“春色满园”尤其引发联翩浮想,引发深刻的哲理思考。又如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首被后人推崇为吟咏西湖诗中独占榜首的记游诗,道出了诗人在游西湖时先晴后雨中的感受:西湖的风景不论是晴天雨天,都各具美姿,自有奇趣,这是实写;诗人由此神思飞越,想到西湖美得就像西施那样,不论是淡妆素束(自然美)还是浓妆艳抹(妆饰美),看上去总是那么相宜!意为本质好就啥都好,这是虚写。从自然景观中生发出来的理趣,妙就妙在把西湖的山水美人格化了。从此,西子之喻成为对西湖的定评。

吴舒青,教师,现居浙江永嘉。

猜你喜欢

春色满园私语黄鹤楼
木樨花
冬日私语
祖国大地春色满园
冬日私语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上赏名联
春色满园
张亦弛国画作品
难忘黄鹤楼
摄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