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花》教学设计
2013-04-29吉国善
一.教学目标
1、品味散文诗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2、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3、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反复朗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教学难点: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书写感情、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播放满文军的《懂你》,音乐结束后,老师深情导入:有一种爱,无论你身处何方,都能感受她的温暖;有一种爱,无论你身陷何境,都能感受她的心跳。你快乐,她幸福;你悲哀,她哭泣。只有她,永远不需要珍藏,却永远不会忘记。沐浴着母爱,享受着母爱,这是我们的幸福;爱母亲,回报母亲,这是人间至爱亲情的体现。
(二)自主学习:出示幻灯片,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1、这些知识你都知道吗?找一找。
_______(国别)诗人泰戈尔是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有诗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许多中短篇小说。他的作品______________被定为印度国歌。《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_____________。在他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在中国新文化运动时代,泰戈尔及其著作被大量介绍到中国(1924年访问中国),曾影响了我国几代读者。徐志摩、冰心等都深受其影响。
2、这些字词你能读准吗?试一试。
匿( )笑 祷( )告 摩罗衍( )那 膝( )上
(三)初读——读懂内容。
学生听读课文录音(投影:与课文配音协调一致的动态画面)
建议这样去思考:
1、“我”为什么要变成一朵金色花?
2、变成金色花后“我”做了哪几件事?
3、“我”做这些事的原因或动机是什么?
(四)品读——读懂人物。
建议用下面的句式说话(投影):
1、在这篇文章中,我读出了一个_______________的孩子,请听我读:________________
2、在这篇文章中,我读出了一个_______________的妈妈,请听我读:________________
3、一名学生配乐朗读(教师可以作指导)
(五)背读——铭记经典。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自由赛背,比一比哪个小组记得又多又准。
(六)延读——读出自己。
请同学们在优美的音乐声中仿照例句写几个句子,对母亲深情地诉说,来表达我们对母亲无尽的感恩。(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投影:妈妈,如果我是一朵金色花,我将为你送上醉人的芬芳;
妈妈,如果我是________________;
妈妈,如果我是________________;
妈妈,如果我是________________。
(七)小结:有感情地配乐齐读小诗《至爱亲情》。
出示幻灯片,展示诗句,师生共享。
吉国善,教师,现居湖北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