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篮球运动文化与大学生素质培养的融合
2013-04-29王宏涛
王宏涛
摘 要:高校是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人才的地方,也是文化的圣地,承载了文化传播与育人的双重功能。高校篮球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部分,在培养现代大学生的身心素质、社会能力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篮球运动文化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融合大力推动了高校教育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高校篮球运动;文化;大学生素质;融合
1 素质教育与篮球运动的关系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 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篮球运动是一项群众基础好、开展范围广、学生非常喜爱的运动项目, 对学生的吸引力很大。由于篮球运动的魅力和特点, 在高校体育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无论从篮球运动的竞技性、健身性、娱乐性、竞争性, 还是从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等方面, 都可以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对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2 高校篮球运动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
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其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经之一。篮球运动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传统篮球教学方法有不少弊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存在一定隔阂,而学科素质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能动性,篮球教学目的多元化, 既顾及学生的篮球技战术水平的提高,又顾及篮球教学中蕴含的知识、智能、品德、人格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因素。教师起传递教学信息、启发学生思维的主导作用, 使学生的各种潜在素质得以发挥发展。所以,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的和谐统一是提高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高校篮球运动教学应以培养素质结构健全、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 全面渗透素质教育。
3 篮球运动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
3.1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育学家曾断言,“学会合作是21世纪的生存本领之一,如果不会合作,知识再多也没有用”。然而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家庭出现了对青少年心力健康成长不利的现象,家长对子女的宠爱和娇惯识不少学生患上的孤立、自私、人性的坏毛病。针对这种情况,体育专家认为,“只有在身体素质教育中加以纠正和防止”。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体育项目如篮球、排球、足球等,引导他们克服畏难、惧怕、羞怯、自私等心理障碍和惰性,调动其积极的情绪和行为,培养他们无畏、坚毅的品质和拼搏进取的精神,才能彻底纠正他们个性中的不健康因素。因为这些集体项目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行动的协同性。像篮球运动,在比赛过程中,必不可缺的就是团队精神、集体合作和全局观念。
3.2 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篮球运动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竞争性强,对抗非常激烈,它不仅仅是比技能、比智能、比体能和比心理的竞争,而且也是比思想、比作风的竞争。凡比赛都要争取胜利,都包含一定的超越自我的对抗精神,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牢固树立竞争意识,才能勇敢接受挑战。
3.3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今年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对于全体中国人,特别是对于青少年来说,是接受奥林匹克教育的好机会,教育是奥林匹克主义的核心内容。《奥林匹克宪章》中讲:“奥林匹克主义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它将体育运动同文化教育融为一体。奥林匹克所要开创的人生道路,是以奋斗中所体验到的乐趣、优秀榜样的教育作用和对一般伦理基本原理。中国选手在奥运会上出色的表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了他们的爱国意识。
3.4 促进学生的身心素质教育
篮球比赛是在紧张激烈的对抗下进行,它要求学生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运用复杂的技术动作、战术配合与对手强烈地争夺。通过这种磨练可以培养学生良好健康的心态,使学生有较好的心理调节能力。学会调节自己心理状态,在比赛中掌握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适应教学、训练和比赛把心理压力通过教学、训练和比赛来化解,保持心理控制的最佳状态,提高心理素质,从而达到素质教育中“体”的目的。
3.5 促进学生在校适应能力
一是对生理适应能力的促进,增强体质差的大学生对疾病的免疫抵抗能力。二是对心理适应能力的提高与改善,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加强大学生“耐挫能力”减少大学生心理不良导向。三是对学习专业基础知识能力的积极影响,培养大学生的感知能力,促进主动休息,提高学习效率。
4 结语
体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大学生群体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推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动力。在体育运动和娱乐中进行篮球文化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个体综合素质的完善,促进终身体育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人道德素质的提高,促进人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意识。在进行校园篮球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加强文化教育,将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孔繁敏.奥林匹克文化论[J].体育与科学,2003(1).
[2]章明朱.发展体育经济的社会心里因素分析[J].体育与科学,2003(1).
[3]饶运,陈斌.体育人类学[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