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朗读设计有讲究

2013-04-29姜维聪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字音词句角度

姜维聪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语言,深入领会作品内涵,体验作者的思想情感,促进学生在更深层次上感悟文本,感悟人生。因此,加强朗读指导,精心进行朗读设计,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朗读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能够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朗读效果。同样,朗读也能够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感知和把握,朗读与理解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如《石钟山记》的朗读指导设计:

1.阅读课文,请先找出“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这段文字中特别的、含义深刻的词句,并思考这些词句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请一位同学带着这样的理解和感情朗读苏轼对苏迈说的话。

3.同学们根据刚才对这些词句的理解,再以饱满的感情齐读这一段,争取当堂背诵。

以上设计,先是设法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然后理解这些词句表达的情感。在理解文本内容情感的前提下,再要求学生有声有色地进行朗读。这样,理解程度加深,也就提高了朗读的效果。

二、从不同角度和层次进行朗读

文本是由不同要素组成的,教师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朗读要求,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文本的全面理解和体验,有助于学生朗读水平的全面提高。同时,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指导朗读时应进行有层次的朗读设计,这不仅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性,也有助于学生对文本内容的逐步深入把握。

从不同角度进行朗读设计,可以从朗读的要素入手提出朗读要求,如字音、重音、停顿、节奏、语气和语调等角度;可以从文本要素方面提出朗读要求,如从文本的思想内容、情感情趣、启迪感悟等角度;从不同的层次由浅及深地进行朗读设计,可以着眼于对文本内容的把握程度,由浅及深进行台阶式朗读设计。如《紫藤萝瀑布》一文的朗读设计:

1.初读,感受文章的语言美。要读准字音,读准停顿,注意语调变化。

2.细读,要探究并读出文章的情感美。读后要说说你这样处理诵读的理由。

3.品读,感悟文章的启迪美。要联系自己的经历与认识读出心得。

上述设计整体上呈层层推进关系,在每一层次内部或着眼于字音、停顿、语调,或着眼于文本的思想情感和个人感悟,角度各不相同。

三、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朗读

教师根据文本内容和特点,为学生创设一个特定的情境,让学生在这一情境中朗读,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创设情境的方法主要有:利用多媒体进行渲染、铺垫,为朗读提供一个场景;采用语言描述,为朗读烘托一个情感氛围;采用“假如”的方式,让学生成为其中的一个角色进行朗读等等。

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一诗表达的情感,能够读得声情并茂,可以对朗读进行这样的设计:

现在大家看大屏幕:播放日军侵略我国东北,以及烧杀抢掠的画面。然后教师解说:艾青写作此诗正值祖国惨遭日军蹂躏之时,画面上就是当时的局部情景。大家看后带着感情自读这首诗,然后我们请一位同学来朗读这首诗。

画面形象地展示了诗作的写作背景,能够帮助学生真切地感受时代特点,体会到作者内在的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因此学生就能读得感情饱满。

四、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朗读

朗读手段单一,难免会影响学生参与朗读的积极性和朗读效果。采取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朗读,能够增加朗读的多样性、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体验。

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时,要注意朗读形式的多样化。从师生的角度来说,朗读可分为教师范读、学生朗读、师生合读、推荐读、齐读、跟读、分组读等;从文本的角度可分为选段读、分段读、分表达方式读、分表达情感读等;从运用手段方面,可分为配乐读、比赛读、分角色读、读评结合等。如《项脊轩志》可以进行这样的朗读设计:

1.请一同学朗读第三段。(生读,师生纠正字音和句读)

2.大家跟着我读,要注意句子的停顿和生字词的读音。

3.请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读这一段,读时要读出起伏,展现情境(生自读,师巡视并指导)。

4.班长推荐一生读,师生评价。由读者再推选一生读,师生评价引导。

本文第三段是全篇最精彩之处,教师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这,采用了生读、师读、个体读、集体读、自由读、推荐读和读评结合等手段,从不同角度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探究与理解。

作者单位:安徽省灵璧中学(234200)

猜你喜欢

字音词句角度
论沈宠绥运用《洪武正韵》辨正水磨腔入声字音
神奇的角度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多说一遍”字音字义大不相同!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角度不同
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