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葛根素对大鼠血脂和血粘度的影响

2013-04-29刘海英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3年9期
关键词:血粘度葛根素血脂

刘海英

【摘要】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大鼠血脂、血粘度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饲料组、高脂饲料葛根素组三组进行喂养与给药,30天后测定大鼠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全血粘度(低切)和血浆粘度。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高脂饲料组大鼠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全血粘度(低切)和血浆粘度含量明显增加(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降低;与高脂饲料组相比,高脂饲料葛根素组大鼠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全血粘度(低切)和血浆粘度明显降低(P<0.01)。结论:葛根素具有明显的降低血脂、降低血粘度的作用。

【关键词】 葛根素;血脂;血粘度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3)18—0012—02

葛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是豆科植物野葛和粉葛的干燥根,具有生津透疹、解肌退热、升阳止泻等功效。葛根素是葛根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之一,是葛根质量评价指标之一。葛根素药源丰富,药理作用较多,临床应用广泛,使葛根素的研究开发受到高度的重视。

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加,高血脂、高血粘(俗称“双高”)已经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双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促发因素,而动脉粥样硬化又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根本原因,也是引起脑梗塞、脑出血的重要因素。因此,降低高血脂、高血粘度有着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与分组选取Wistar大鼠30只,雌雄各半,体重220~270g,平衡饮食一周后将其随机分成三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A)、高脂饲料组(B)、高脂饲料葛根素组(c)。其中A組基础饲料喂养,并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4ml/kg/d),B组高脂饲料喂养,并腹腔注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4ml/kg/d),C组高脂饲料喂养的同时腹腔注射葛根素稀释液(葛根素50mg/kg/d)。三组大鼠饲养环境一致,按常规饮水,连续给药30天。

1.2 样品的采集取样品前晚大鼠禁食不禁水;用乙醚麻醉大鼠后,采用心脏取血的方式取血,分成两份,分别用于血粘度和血脂指标的检测。

1.3 检测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浆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采用自动血液流变学检测仪测定其全血粘度(低切)以及血浆粘度。

1.4 统计学处理统计方法采用两组t检验进行组间显著性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葛根素对大鼠血脂的影响 由表1可知,与A组相比,连续饲高脂饲料30天后,大鼠血浆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明显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下降,表明实验中大鼠的高脂血症模型建立成功。与B组相比,大鼠在腹腔注射给药葛根素稀释液(葛根素50mgkg/d)30天后,血浆中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均降低,其中浆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升高,并达正常水平(P<0.01)。

猜你喜欢

血粘度葛根素血脂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葛根素抑制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作用
你了解“血脂”吗
葛根素对高糖诱导HUVE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葛根素生物黏附微球的制备及评价
基于单片机的血粘度测量系统设计
高血压患者血粘度增高怎么办
活血化瘀结合综合干预指导对高血压病合并糖耐量调节受损患者的影响
缬沙坦联合葛根素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