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气浑厚?反朴归真

2013-04-29陈军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13年9期
关键词:国画画家传统

陈军

杨光宇 1949年7月出生于杭州,自幼受舅公胡亚光先生(1901-1986)启蒙,习诗书、学绘画;后入王小摩先生(1904-1976)门下,山水画由此入门;又受唐云、余任天等前辈等艺术家指教,受益终身。

1982年末经推荐进入浙江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委培,受吴德隆、杜曼华等名师教诲,绘艺日进。

现为:

浙江省逸仙书画院 副院长兼秘书长(社团法人)

浙江省国际美术交流协会理事

浙江省2010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百工要览”课题组负责人

浙江省、杭州市“非遗”项目评审专家

浙江省、杭州市工艺美术专业技术职称评审专家

主要出版物:

《中国传统地毯》 (人美版2007)

《中国传统印糕版》 (人美版2008)

《黑白装饰图形》 (浙人美版1998)

《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传统手工技艺卷》 (西泠版2009)

《中国画的平面与色彩色成》 (西泠版2005)

《演绎经典·杨光宇国画》 (西冷版2004)

《江南国画名家·杨光宇作品》 (西泠版2006)

《杨光宇墨迹二种》 (文艺版2010)

纵观近代浙江画坛,自赵之谦、吴昌硕、潘天寿开创了刚柔相济的浙派“大写意”画风后,有多少画坛高手在探求突破之路?可历史上每出一位大师都是一条道路,后人要独辟蹊径,真可谓难于上青天。

欲谈画,先识人。杨君光宇,四九年生。自幼酷爱国画,并受其舅公胡亚光,这位曾为张大千、章太炎、蒋介石、毛泽东、徐特立等画过肖像的大画家点拨。成年后师从王小摩、唐云诸高手,擅长泼墨山水,兼及花卉蔬果。八十年代初,有幸浙江美院工艺美术系深造。从上杨光宇先生的国画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数几十年来,他经历了“传统”、“变革”、“创新”三个阶段的自我超越。

传统国画的特点是无笔不成画,讲究气韵流转。要学中国画,先得过笔墨、构图、气质修养关。杨光宇先生出生世代书香,自幼受吴越文化和西湖潋滟风光的熏陶,人品高雅,质朴敦厚,加之加之几载挑灯攻读,拼搏奋进,很快从“无法到有法”,的变革新路,他结交沉思、谦逊养气、立意东方,涉猎百家,贯穿中西。运用现代意识渋取工艺美术、民间美术之养分,借鉴西洋画壮彩、泼墨等技法,推出了反映都是文明和谐与不和谐的系列组画《摇滚》。纵向的深入带来了横向的突破,一些画廊纷纷前来预约画展,他却仍不满足,又把目光投向民族文化的历史层面作深沉探索。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作品向画坛同行显示了从创作风格到艺术手法进入成熟期嬗变。面对杨光宇先生的作品,使人觉得画家正在向大雅大俗,返朴归真这艺术的最高境界冲刺。

这组用理性和感性双重思维创作的新作之所以会引起不同层次人士共鸣,其内因是学养与天分的撞击,外因是哲理与美感的融洽。

在《汉系列》里,画家以五千年华夏古神话和汉代人生存方式为表现内容,以传统民族手法为绘画形式,以现代眼光驱使本体的神思主宰客体的变形和夸张,从回归自然,回归传统,回归历史中大力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神奇魅力。

之所以称为新帛画,画家首先采用战国秦汉帛画的传统形式,整组画都是在丝绢本上运用了泼墨、泼彩、点彩、勾勒、渲染等中西方各种绘画语言,给人一种深沉、古朴的汉文化氛围,使画面呈现出一派宣纸无法替代的凝重质感。其二是每幅画都采用三联画这种西洋画的传统形式作为构成,可更自由地表现天、地、人之间的内在关系。这种新帛画形式,在浙江画坛应属首创。

在内容上,画家以人天同构,立意为象的至高美之广博胸襟,驾驭汉文化的自然回归,在《汉系列》之一《生命》里,表现了人首舍身的伏羲女娲交尾而生万众,人类诞生,混沌初开时的奇丽景象。画家以西周《易经》河洛图为朦胧文化背景,以象征中华古国威慑力的大食兽饕殄和太阳里金乌,月亮里蟾蜍为陪衬抒发了人间造物主与日月之神揭示生命起源秘密那种原始的神圣美感。

在《汉系列》之二《生灵》里,画家借用神话中灵魂得道升天的传说,表现了汉民族的宗教习俗。汉代道教炼丹、导引之风颇为盛行,画家准确地抓住这一文化氛围,在三联画的下二联中,通过崇山峻岭中变形的飞禽走兽,表现了人间生活。在上联中,通过多层次乘龙驾凤之人飘向太阳和云气,象征灵魂升天那种天人合一忘我的飘逸感。尤其是云端上两位簇拥三爪金鸟,龙凤身人首的得道者形象,画家用饱蘸深情的笔墨细绘出秀骨清相,一反其它画面人物的朦胧面影,这是否可视作光宇对道教文化深层领悟后的点睛之笔呢?

在《汉系列》之三《生存》里,画家借鉴汉画像石、画像砖的表现手法,用稚拙的白描语言绘出烽火台以及一组大型四合院的围廊、正屋、楼阁等。并一反汉画不题词的古训,根据书画同源原理,选“汉乐府”中诗两首,用汉竹木简古篆隶左右长题到底。整幅画面以棕色色调为主,洋溢出武帝盛世汉代安详、平和的文化氛围。

在《汉系列》之四《生活》里,通过集市的商贾和引车卖浆者的市俗生活,反应了汉代人平淡天真的处事情趣。而组画之五《汉并天下》,则是通过一块长安瓦当上四个大篆,展开了马踏匈奴,开拓疆域的故事,充满了史诗的庄严。

当然,作为组画,还可有之六、之七……杨光宇最近就向我透露过雄心勃勃画白副画卷的整体构思。

但窥一斑可见全豹,从光宇首推的五幅画中,我觉得他的成功,在艺术特征上是、有三大要素。

其一是“色块丰富,形势简炼”;

其二是“古朴平淡,艳而不俗”;

其三是“衷中渗西,古今同构”;

在创作的思想上,他以自己的作品证明了越是地域的、民族的、时代的,便越是世界的这一至理。当然,关键还是取决于画家和作品是否拥有“大器”。

在艺术风格上要独树一帜,必须有以一当十,造险破险的气魄和勇气。有人说,国画技法已很难超越前人成就,其实不然,光宇兄讲过潘天寿如何瞄准吴昌硕,腾潜造险,大险大破的雅事。吴昌硕是“浙派”大写意画风集大成者,他的大篆以石鼓文结构为参照物,于急速运笔中赋予笔墨动势,在篆书中注入行草的冲击感,把篆书行草化了。进入七十后呈现“乱头粗服”之趣,不论行、草书都展露一派雄浑苍劲之美。潘天寿经过长期观察,觉得吴昌硕的书画一般都是呈长方形,技法虽炉火纯青,但起承转合规律却与传统八股文有相似之处。潘天寿要造险破险,决定以长方形破长方形。一是他借鉴建筑力学原理,认为方形字体犹如四平八稳框架,比有傍斜倾势的长方形站得稳,不易倒。二是他在写魏碑体时独创了方中隔圆的技法,在方圆之间每笔都注意强其筋骨,比吴篆书圆笔中锋更有棱角、更有力度。潘天寿能大险大破,终于成为“浙派”继吴昌硕后的又一大家。而杨光宇能自觉地与自己过不去,并一扫“扬州八怪”后“江湖派”逸笔草草画风,主动地造险破险,至少是他艺术上成熟后的一种清醒选择。

在作品的哲学底蕴上,杨光宇注重吸收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坚持将儒、释、道三教合一,三性悟身。准确抓住儒倡清(做人清澈见底)、佛介性(以明心见性为悟)、道倡情(我与万物同在)的本质特点,使作品洋溢出儒家关心社稷民生追求崇高美德的人格精神,道家物我统一天人合一的艺术力量,佛家休养生息。恬淡清虚的神秘情趣,从而使《汉系列》进入了较高的审美层次,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猜你喜欢

国画画家传统
国画《鲦鱼》
国画《鲿》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酷炫小画家
老传统当传承
国画欣赏
聪明的画家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小画家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