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
2013-04-29井昊
井昊
我是一片土地,被压得殷实,敦厚。后来,我被人们掘出,制成许多许多既坚硬又难以磨灭的砖,砌成了一堵一堵墙。
一阵阵的狂沙,在我面前飞扬。“叮叮……铃铃……”沙漠里富有生气的也许就是这驼队的铃铛了。驼商载着一匹匹丝绸,从我身边经过。我被砌在一段残留的长城里,时光流逝,逐渐,再也听不见干戈相击的声音了,只剩下一趟又一趟贸易的来往。而我却未曾忘记我的使命——抵抗入侵的敌人。但我发现,一次战争改变不了什么。相反,一次文化的交流却能改变一段历史。这是,记载着我们友好往来的一堵墙。
汩汩的流水声经过树林与庙宇中的杳杳钟声相融合,木鱼的击打使乐曲更有节奏。我是这庙宇中的一堵墙。来往不绝的香客来到这里,带着自己的夙愿,期许着神的庇佑。他们的眼神是平静的,他们在这里忏悔自己的过失,感悟人生的真谛,淡忘一切杂乱纷扰。我看着一位又一位香客,送给他们一个又一个祝福。这是,使人敬业乐群、禅悟人生的一堵墙。
谁不曾见那故宫的雄伟?我又是故宫中的一面墙。数代的王朝在我面前或興或亡,见多了也就对这权利的争夺看淡了。这里有明君,指挥千军万马,抵御越境的侵略者,因此而受群臣与天下苍生的敬仰;这里自然也有昏君,他们生于安乐,奢侈地挥霍钱财,等待他们的往往是凄惨的结局,不是在战争中消失,就是在众叛亲离中孤结余生。我并不怜悯他们,我更关心,每次的朝代更替受苦的不会是君王,而是百姓。他们忍受着饥饿交付着重税服着兵役,比起自由平等与博爱,此时的人们更需要安宁。这是,让为政者忧国忧民的一堵墙。
“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文天祥在狱中时曾在我身上这样写过。当他在狱中向我倾吐他人生的坎坷时,我被震撼了。因为,这不是在谢脁楼墙上潇洒成诗的李白,而是为国家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文天祥。当他面向着南方就义,就只剩下孤独的我。当明月来照,我常望月而叹,如果能做人,我也要像他一样。这是,具有真正的民族精神的一堵墙。
1919年5月4日,数千名学生走出北京大学的学堂。听到他们愤慨激昂的口号,我也想和他们一起走出去,而我只是一面墙。“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多么嘹亮的口号。他们许多人都没能回到学堂,但他们的声音却响彻了中国,唤醒了中国!这是,具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的一堵墙。
如今,一座座充斥着钢筋混凝土的大厦拔地而起,我也要退出历史的舞台。我可以落伍,但这堵墙不会落伍。当我们的文化与其他文化相融时,这些墙,仍是脉脉相承、代代相传的民族之魂!
(指导教师/刘朝霞)
本文荣获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2-2013)初中组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