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润物无声杏花雨,一颦一笑总关情

2013-04-29王平林

关键词:润物无声语言同学

王平林

就传统看法而言,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细腻处,浅吟低唱;动情处,慷慨激昂;婉约时,莺歌燕语;豪放时,天风海雨……教师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能点燃学生课堂的激情,从而将每一节课堂打造成瑰丽神奇的语言饕餮盛宴,让学生乐在其中、乐而忘返。

一、语文教学的现状

在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师有的声震走廊,有的“河东狮吼”,甚至有的特意带上了麦克,以求声音穿云裂石……解数使尽、不一而足,然而结果是学生或呼呼大睡,或小声唠嗑,或眉眼传情,或品尝珍馐,视课堂如无人之境……究其原因,教学语言缺乏幽默感是达不到良好课堂效果的重要因素。

语文教师在营造教学幽默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二、幽默教学语言的原则

1.本末轻重须分清

幽默的教学语言固然重要,但是我们决不能单纯为了幽默,为了“博学生一笑”而忘记了语文教学的根本和重点。有的语文教师为了显示语言幽默、彰显其知识渊博,经常在课堂上煞有介事地谈什么国际政治风云、南海危机、中日战争……殊不知已经将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历史课。

2.尊重学生是关键

尊重产生美,互相尊重才能创造和谐。而美好、和谐的课堂应该是任何一个语文教师追求的极致。无论运用东西方哪种美学观点去衡量学生,都会有妍媸美丑之别的。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当中千万不能耍自己的小幽默,用所谓的溢美之词包装某个“美”的同学,也不能大肆丑化所谓“丑”的同学,企图通过夸大他们形貌特征的方式引爆课堂……倘若如此,则对学生是一种伤害。

3.俗有分寸不伤雅

由素质教育引领时代潮流的今天,我们反对那种完全刻板的学究式语文教学模式,呼唤一种雅俗共赏的教学语言。然而,我们在驾驭语言时决不能大俗、特俗,而应该俗有分寸、无伤大雅。尤其不能满堂的民间俚语或口无遮拦、出口成“脏”、“颜色”泛滥。

4.离经叛道要不得

教师的使命之一就是传道授业,对“道”的解释古往今来各有不同,但将其理解为“人间正道”应该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因而语文教师在秀自己的幽默语言时一定要把弘扬人间正道,把爱党、爱国放在首位,决不能假课堂之舞台,泄胸中之块垒,胡乱指点江山、臧否人物。

5.收放张驰记心中

语文教师的幽默语言秀多了、秀好了,很容易在课堂上产生一呼百应、“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效果。这时如果把握不住火候分寸,很可能导致争鸣变成争斗,激动变成骚动,那么整个课堂就会失控。

三、幽默教学语言的实践方法

1.声东击西法

声东击西法往往运用于不便直接点出某同学的名字之时。用声东击西、敲山震虎的方法使违纪者改之,效尤者足戒。

比如在下午的语文课上,几个同学的脑袋不断做出小鸡啄米状。于是我突然宣布:“下面,我给大家讲个故事!”话音刚落,学生立即瞪大了眼睛。“孔子的弟子宰予在大白天呼呼睡大觉,孔子说:‘朽木不可雕也( 腐烂的木头不可以雕刻),粪土之墙不可圬也(用粪土垒砌的墙面不堪涂抹)!请问同学们,孔老夫子骂睡觉的宰予是什么啊?”学生们哄堂大笑,眼神齐刷刷地聚焦刚才那几个打盹的同学。

2.欲擒故纵法

欲擒故纵法主要针对某些上课有一般违纪现象的同学。目的是制止违纪行为,而表面上看似放纵该行为。“放纵”对违纪学生来说其实是震慑,对其他同学来说则是警醒。

某生上课有小声哼歌的习惯,有一节课他哼起了周杰伦的《双节棍》。恰巧讲桌抽屉里面有方便筷子,于是我将筷子掰开走到该生面前说:“课堂无以为乐,请以‘棒舞。”(化用《鸿门宴》中‘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的句子)于是同学们哄堂大笑,该生也羞涩地低下了头。

3.见缝插针法

见缝插针就是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抓住时机采用谐音或续接学生话题的方式教育学生并达到活跃课堂的目的。但切忌话题扯得时间太长、内容太远。

学生甲生性懒散,这一天又没完成背课文的任务。甲站起来支支吾吾地说:“我……没背。”我意味深长地说:“没‘被可不行啊!天多冷啊,可别冻坏了!”甲顿时难为情起来。在这个情境中,主要运用了“背”和“被”的谐音。

4.借题发挥法

借题发挥就是教师在讲解某些艰深晦涩的知识时,根据知识内容,用幽默的语言巧妙地将其与学生最熟悉的事物结合起来。这样既通俗易懂又睿智幽默。

例如在讲《陈情表》时,学生背诵有困难。有的同学在背到“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音xiǎn)马”时经常卡壳。我借“郎中”和“洗马”进行了发挥:“本来都已经当了郎中(现代汉语多指中医大夫)了,还要去给人家洗(xǐ)马,还能不能混了!”学生听后特别感兴趣,于是很容易就把这两句话记牢了。

5.一反常态法

一反常态法即教师一反平时的语言习惯,使学生产生耳目一新之感。这种语言习惯包括语音、语调、语速、平翘舌、方言土语等。

6.戛然而止法

教师在学生注意力分散时戛然而止,“此时无声胜有声”,往往要比愤怒咆哮的效果要好得多。

7.张冠李戴法

张冠李戴法则是借用了时下盛行的“穿越”理论,将古今中外的名人轶事等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根据课堂需要暂时移时错位、张冠李戴,以达到拓展想象空间、愉悦学生性情的目的。但是教师在运用后必须告诉学生事实真相,决不能以讹传讹、贻害无穷。

8.反主为客法

在这里,“主”指的是教师,“客”指的是学生。语文教师往往习惯于紧紧握住课堂的“话筒”从头“唱”到尾,殊不知学生早已听得麻木或者厌倦。这时教师若能反主为客,大胆尝试,不时将“话筒”交给学生,课堂很可能会更加多姿多彩。

润物无声杏花雨,一颦一笑总关情。总之,语文教师要善于调动自己的幽默细胞,不断锤炼幽默语言,用自己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努力将语文课堂打造成知识的殿堂、欢乐的海洋。

猜你喜欢

润物无声语言同学
言传身教,润物无声
语言是刀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润物无声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爱在心头 润物无声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润物无声
我有我语言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