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教学新尝试
2013-04-29张艳
张艳
一、 “美化音质之功”——渗透朗读中的发声训练
1. 找准发声部位,巧练“三音”。韵母的朗读要求口型到位,气流不受阻力,声音饱满。发a的时候,学生往往张不开嘴巴,限制了音量;发音的时候,有的学生嘴型变化,掌握不住音准;发i、 u、 ü的时候,有的学生注意了口型,声音又发不出来了。单韵母只由一个元音组成,所以,在整个发音过程中,舌位的前后、高低及唇形始终要一致,声音也是单一的。复韵母是由两个或三个元音组成的,发音时,舌头、唇形及整个共鸣器的形状都要变化,这种变化不是跳跃式的,而是渐变的,是由一个元音向另一个元音的滑动,复韵母发音要注意口型的变化,声音滑动自然流畅。
2. 探求发声策略,巧用“三法”。在韵母发音过程中,可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掌握口型、舌位、气息,来读准音。可以这样带领学生,进行发声训练。方法一:注意声音的厚度,让学生手抚胸,吸足气,注意声音往下压,从胸腔里发出,发a——,并不断提高音量,增强气流。方法二:利用a的四声发音进行语感训练:a(平调)——阿姨到处找你呢;a(扬声)——天黑了你还不回家呀?a(上升)——钥匙怎能丢了呢!a(降调)——终于在课桌里找到啦!要求学生说几次,一次次提高音量,把声音发得清脆响亮。方法三:用儿歌和顺口溜练习把声带打开。
3. 注重发声美感,巧防“三读”。学生的朗读最容易出现三读现象。所谓三读现象,就是在朗读的过程中,出现哼读、唱读、喊读的现象。低年级学生没有真正接触过朗读,他们从小学习儿歌,基本是哼唱起来的,所以,在教单韵母时,我们发现学生普遍存在哼读现象,这是习惯使然。所以,要给学生很强的意识,每一个音节(除非连成词语)哪怕是单韵母,它是独立的,不可以连着一起读。特别是学习单韵母四声调的时候,不要无限制地延长发音,教师应反复范读,领读。
二、 “自如运气之功”——结合声母教学,渗透朗读中的气息处理
1. 打通发音之法,调整“清晰音”的发送气息。声母发音,主要区别于气流的强弱、阻塞、摩擦,发声的部位等等。双唇音b、 p、 m一般不会出现发音部位的错误,只是大部分学生发这三个音时,唇显得无力;声母m的发音力量不够,鼻音色彩就会加重,字音闷暗。有的学生发音时,双唇抿起,影响了音准,延缓了发音动程,语句也不会流畅。声母p的发音,气流不强,则读书有气无力,气流太强又会产生噪音,声音不纯正。读书中,要求字音准确,清晰响亮,必须加强声母发音的力度;发声母f,要注意上齿和下唇自然接触,不要上齿咬住下唇发音。声母有摩擦与不摩擦之分,是指声带的不颤动和颤动而说的。清音不颤动声带,气流较强。浊音颤动声带,气流较弱。所谓“送气”“不送气”,是指发音时气流的强弱而说的,送气音气流较强,要用力送出一口气;不送气音气流较弱,自然流出,但也不是完全没有气流,没有不用气流能发音的音素。教学中,我们一般先听读、跟读,接着小组对比读。
2. 移用运气之法,强劲“全共鸣”的力度气息。首先用形象的手法教学生用气,教b和p时,我们让学生把小手掌对准自己的嘴巴,学生明显感觉读时气流的强弱对比。还可以让他们把一页纸竖置面前,让他们感受气息的力量。而学m和f时,感受嘴唇的颤动与否。接着让学生吸气,把小肚子吸得饱胀起来,把声音从胸腔里及脑袋后面读出来,通过教师和同学的对比朗读,他们一下子体会到原来真的有气流,而从胸腔读出来的声音是不一样的。最后,在教学音节后,要求学生把每一个音节读得字正腔圆,不仅声母短促,韵母响亮,而且声母有一定的力度。
3. 合一意气之法,提升“表现化”的情境气息。声母教学一个阶段后,为了巩固教学成果,我们总要写一些词汇让学生朗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意读的正确率,也要适当注意学生读词语的情感温度。例如,读“爸爸”一词时,有的学生轻轻松松地读“爸爸”,我说,这是生活中的爸爸;再如“瀑布”一词,有学生读时声音很低,有气无力,因为声母气息不足,力度不够,所以,读不出瀑布的壮观之美。通过纠正,学生体会怎样处理气息,怎样读才能表达词汇的意思。
(作者单位: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
写字是“新课标”最为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是汉语言学习最富特色的内容。“新课标”中特别强调,写字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提出了“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并要求小学阶段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天天练习。
写字教学一定要循序渐进:一方面遵循写字教学的规律,一方面是遵循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规律。
一、 依照写字教学的规律,帮学生夯实写好汉字的基础
1. 关注执笔与运笔的训练。写字与书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写字要特别关注执笔与运笔的训练。执笔训练,包括执笔姿势与身体姿势两个方面,执笔姿势的训练特别要注意握笔的“一寸”,除此以外,还有握笔时手指的分工、手腕的姿势。
所谓运笔训练,即:能大能小的运笔范围、能快能慢的运笔速度、能轻能重的运笔力度、能正能斜的运笔方向。
2. 基本笔画的练写。基本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单位,练好基本笔画是写好汉字的基础,低年级要加强基本笔画的练习。具体要求融合在这样一首儿歌里:“小小一点要点好,学会顿笔很重要。横要平竖要直,撇有尖捺有脚,勾提出锋折有角,行笔轻快要记牢。”加强基本笔画的训练,并不是说让学生在很长的时间里光跟横、竖、撇、捺、钩、折、提、点等八种基本笔画打交道。这样枯燥、单调的练习,会使他们很快产生厌倦情绪。练笔画最好的办法是当学生初步掌握一些笔画要领后,即转入硬笔楷书的练习——摹帖和临帖,但必须仍然侧重于基本笔画的练习。跟教材配套的《习字册》要用好用足,《习字册》中既有基本笔画的特点梳理、练习,也有整个汉字的临帖。
3. 写字要学会读贴。读帖,是指临摹者在写前对字帖静观默察,细想体味,对范字形成清晰的印象,做到成“字”在胸,意在笔先。小学生写字常常不读贴,或对字帖稍作浏览,就匆匆下笔,以至顾此失彼,徒劳无功。要提高写字教学的效率,就要培养学生的读贴能力和习惯。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在写字前做到“看、思”两大步骤,看字的笔画,思考、分析字的间架结构,哪个笔画应写在哪里,占多少位置,注意平衡、等距、长短、垂直的合理,然后再写,让学生养成“整体把握,细致观察”的读帖习惯。
4. 学会对照、修正。学生要学会写好字后,把字与例字相对照,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在下面的写字过程中学会主动调整。这需要教师的长期关注和训练。在长期对照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步总结出汉字书写的基本规律。
二、 依据年级规律教写字,落实各年级的写字要求
1. 低年级写字教学重点是教给写字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我们看有的低年级教师上公开课时,指导写字这一环节一定是亲力亲为,不厌其烦,每个字都分析到位,每个字都书空,每个字都示范书写。但是,往往学生不感兴趣,在下面要么偷偷写,要么东张西望。低年级每篇课文大约有8~10个生字,如果字字都这样教,必然花费大量时间,效果也得不到保障。
我觉得一年级学生刚学习写字时候,教师需要这样亲力亲为;但是到一年级下学期,就可以逐步教给学生写字前观察的步骤和方法。首先,可以看书后的笔顺分解,掌握正确的笔画规律;其次,想办法记住这个字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通过部件分析、换偏旁、顺口溜等形式);再次,让学生观察字的间架结构和关键笔画的位置;然后认真写字,最后,将自己写的字与例字对照并调整。
2. 中高年级更应关注抄写的行款格式和写字的速度。中高级写的内容还可以再拓展一些,单个字的指导不必像低年级那样,因为,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字能力。当然个别难写的字还是要重点指导。除了写单个的字,还可以写写词,写写句子,作些批注。不但要写好每个字,还要注意到作品整体效果的美观。进行这些工作时,要持续关注学生的写字姿势,还要关注写字的速度。中高年级的写字教学应该更多地关注横线格抄写的行款格式和写字的速度。还可以适当教给学生写赠言、诗词的一些行款要求(如横写、竖写正文要注意什么,落款的书写、印章的使用等),在工整正确的基础上力求美观,也为欣赏书法艺术打下基础。可以教给学生一些书法常识,如硬笔书法的作品书写有很多种形式:斗方、条幅、扇面、横幅、团扇等。六年级时部分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尝试练习行楷。
(作者单位:镇江市润州区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