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作文教学策略

2013-04-29陈冬梅

广西教育·B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初中语文策略

陈冬梅

【关键词】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B-

0034-02

作文教学历来被认为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长期的应试教育迫使学生在写作时不得不按照固定的模式、固定的方法进行写作,可谓“万人同唱一首歌”,很难看到亮点和新意。固定的写作模式和方法严重伤害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使他们为写作而写作,把写作当成升学的工具,扭曲了作文的本质,从而对写作存在畏惧心理和厌烦情绪。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是学生在写作学习上的指引者,如果指错了路,将会把学生引领到错误的路途上。因此,教学方法至关重要,有了好的教学方法,教学效率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学生作文的优缺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策略,以此解决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的问题。例如,教师可以运用“确定题眼,熟练审题”的方法,帮助解决学生审题不清的问题。请看以下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我和妈妈》这个题目的题眼在哪里?

生A:那当然是“妈妈”啦!

生B:只写“妈妈”吗?还有一个“我”字呢。

师:对!这位同学很细心,不能只写“妈妈”,还要写“我”。此外,同学们还要注意题目中的连接词,那么,这个题目的题眼在哪里?

生C:应该是“和”字!

师:说得很正确!“和”字就是题眼。在这篇习作中,不能只写“我”,也不能只写“妈妈”,要写“我”和“妈妈”之间发生的事情。

审题时抓住作文的题眼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学生学会了抓住题目的题眼,解决了审题不清的问题。学生在写作学习中出现诸如此类的问题是很普遍的,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最适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教学效率。

二、指导学生从模仿中寻求创新

模仿作为写作的基本方法,针对性较强,不仅可以降低学生习作的难度,还可以让学生在不断的模仿中逐步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但是,模仿并不意味着照搬。应试教育催生了“应试作文”这一畸形的产物,学生写作时都是“照搬”优秀作文,导致无创意、抄袭的文章屡见不鲜。教师应致力于改变这一现状,正确指导学生进行模仿,揣摩优秀作文中的写作手法、构思布局、文笔特点等,逐步掌握其中的优点,并将这些优点融入自己的文章中,从模仿中寻求创新。例如,一篇题为《你我一起走过的日子》的优秀作文中,首段是这样写的:

友谊如珍珠,我们共同穿缀,连成一串串精美的项链;友谊如彩绸,我们共同剪裁,缝制成一件件绚丽的衣裙;友谊如花种,我们共同浇水,培育出一个五彩的世界。

请看下面的教师是如何指导学生模仿这段话的写法的:

师:同学们觉得这段话美不美呢?

学生:美!

师:为什么觉得美呢?

生A:语言很美呢!

师:它是怎么做到语言美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或者有什么语言特点吗?

生A:用了排比。

生B:还有比喻,它的句式是统一的。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下面,请大家以“亲情”为话题,以这段话为例,模仿它的写法写一段话。

生C:亲情是雨,带走烦躁,留下轻凉;亲情是风,吹走忧愁,留下愉快;亲情是光,带走黑暗,留下光明。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学生掌握了优秀作文中的语言特点、写作手法等,而不是把作文中的优美句段机械地照抄、照背下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从模仿中学会创新,才能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

三、指导学生注重观察、思考和记录,养成积累的习惯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有些学生在交流的时候滔滔不绝,名言名句可以脱口而出,而到了真正写作时,却绞尽脑汁也无从下笔,这就是平时不注重积累的表现。许多学生对某些人物、事迹有些许印象,但都是模模糊糊、记忆不清的,以致想用的时候却无法派上用场,这就是没有深入观察、思考和记录的结果。写作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只有不断积累,学生才能在写作上有所进步,才能厚积薄发。

在实际教学中,积累习惯的培养主要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观察,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身边发生的大小事情,关注课堂和课间的生活细节,如每天寝室的生活细节和校园的新变化、新事物,国家和社会发生的大小时事等。其次,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因此,在观察的同时,还要懂得思考。学生处于敏感的年龄阶段,他们对生活有许多独特而精辟的见解,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深入剖析事物的本质。最后,引导学生养成记录的习惯。经过前面两个步骤,学生对事物有了自己的见解,但如果不把这些见解及时记录下来,它们就会转瞬即逝。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养成写日记、写随笔的好习惯,把每天的灵感、感受记录下来,这样日积月累就建立了一个丰富的素材库。

比如,几年前,媒体曾报道过这样一件事:在胶州打工的18岁小伙小杨为了戒掉网瘾,一气之下挥刀剁断了自己左手的无名指。对于这样的事件,教师应该怎样指导学生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写作素材呢?

首先,要引导学生关注这一时事,并通过新闻、报纸等途径关注事件的进展和变化。其次,引导学生观察此事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①造成此事件的原因是什么?②如何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③此事件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④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上网?学生通过思考这几个问题,得出了自己的见解,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自己对事件的看法和见解记录下来,以便于日后写作时采用。比如,一位学生在自己的素材库中写道:

“十指连心,小杨痛砍手指的悲壮让每个人深切感受到‘使用网络成瘾是真实而痛苦的。网瘾是潜在的,每个青少年都有可能在它面前沉沦,因此,我们要时刻警醒自己,防止过度上网形成网瘾。”

通过这一过程,学生把这一时事积累到自己的素材库中,在今后的写作中如遇到诸如此类的话题,就可以把这一素材运到自己的文章中。养成积累的习惯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以上做法是笔者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尚不够成熟的尝试。教无定法,广大教师要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以及学生的不同情况,采用恰当的作文教学方法,大胆尝试,不断探索,及时总结,寻求一条最合适学生的作文教学之路。

(责编 周翠如)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初中语文策略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