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的生物教学探索

2013-04-29闫蓓蓓

广西教育·B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生物

闫蓓蓓

【关键词】生物 导学模式 活动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B-

0025-02

初中生物是学生跨进初中接触到的第一门有实验的学科,它讲述了各种生命现象及其活动规律。“活动单”导学模式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单”为载体,将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过程、重点难点、引入新课、过渡过程等教学要点以“活动”的形式形成“活动单”实施教学。当“活动单”导学模式运用于生物教学中时,生物活动单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课题名称、学习目标、活动方案、检测反馈四个部分内容。这种“有效教学”模式的深入,能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通过活动促进学生发展,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本文就如何在“活动单”导学模式下上好初中生物课,谈谈笔者的几点看法。

一、针对备课,优化课堂教学

高效课堂首先应建立在教师高效备课的基础上。在新课改背景下,“活动单”导学模式教学更注重学生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统一,需要教师准确把握。在此种模式的指导下,教师应尽量由以讲课为主转向以备课为主,由注重研究知识本身转向注重研究知识建构,还需注意准确把握学生已有的知识,利用多元信息,运用多种设备,使用多种方法引导教学,结合在“活动单”模式中实施。

笔者常采用的是小组讨论的方法。这种方法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其亲身参与,乐在其中,学在其中。例如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人的性别遗传》一课,在备课时笔者是这样考虑的:重男轻女思想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不少家庭矛盾由此而生,许多妇女因为生了女孩而备受责难。生男生女是由父母双方中的谁决定?这个问题千百年来备受争议,也正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之一。因此,笔者设计了先讨论、再授课的教学过程,在上课前,先让学生讨论,再在班级上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及原因,并通过查阅资料以及预习教材,弄清楚以下问题:(1)男女各有多少对染色体?哪一对被称为性染色体?(2)Y染色体在形态上与X染色体有什么不同之处?(3)就染色体来说,在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卵细胞中,应该有几条性染色体?(4)男性有几种精子?女性有几种卵细胞?

经过这样安排的课堂节奏轻快活泼,把握了初中生好奇心重的心理,切入点与学习重点相适应,既能使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轻松,也能使学生在某种特设情境的暗示下更有效记住关键知识。

另外,教师应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在讲授重点内容时,语调应放重、放慢一些,以此刺激学生引起注意,同时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其次,要注意有条理、简洁地过渡,保证以有效的提问引起学生的思维共鸣。再次,在适当的时候提高提问难度,必要时给出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引导,提高学生巧妙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有效合作,培养探究能力

传统的活动教学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小组成员分配不均衡,交流讨论气氛不活跃,耗时长、效果差,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许多学习习惯差的学生不能融入活动之中。“活动单”导学模式教学以活动为主进行,而活动的开展则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基础之上。在此模式指导下的教学,由若干名成员组成活动小组,先独立学习再交流讨论,保证每人都有参与的机会。学生在活动中必须回答问题,对于不能理解的问题及时提问。教学过程同时也成为一个人际交往的过程,帮助学生以团结协作、分工合作的方式解决学习难题,共享劳动成果。

以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和“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为例,这两节实验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观察两个样本,直观了解其细胞形态。如果不加以精心安排,教学就容易本末倒置。笔者让学生先独立预习,再小组讨论制作装片的具体步骤及对比两个实验的不同之处,讨论结束后小组成员依次发言,说说自己所认为的实验注意点或重点。在具体实验中,安排各小组长对组员合理分工,拿显微镜的、取洋葱表皮的、准备载玻片的、滴碘酒的,组员各司其职,做好本职工作,保证整个活动流程的顺畅,既节约时间又发挥了小组中每个组员的作用,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仔细观察洋葱切片与口腔上皮细胞,并可根据活动中自己负责的部分内容进行思考与探索。这样的安排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体现探究性学习的优势。

三、优化实验,培养观察能力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直观展示、客观解释。然而,传统的教学往往只停留在照本宣科的层面上,教师按照教材上的实验步骤按部就班,要求学生模仿,甚至由于条件的限制,就放弃做实验,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这样的课堂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发散。

“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的活动单是学生学习探究的引擎,是学习材料呈现的平台,也是活动历程与结果的记录。教师在设计活动单时,可根据课本中的相关知识点、实验及实验记录设计成一个个连贯的活动。对于没有需要拓展点的课程,可以通过资料呈现,鼓励并督促学生形成喜爱观察、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在具体操作中,首先要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重点放在观察对象上,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从个体扩展到普遍。例如在教学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种子的结构》时,先让学生对种子的形态、大小、颜色等做简单观察,再对种子的内部结构做重点观察,认清胚根、胚芽、胚轴、子叶,并据此加以理解为什么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其次要根据观察的目的合理安排观察的顺序。在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观察叶片的结构时,让学生先简单观察叶的形态,再在显微镜下重点观察叶片的结构:上表皮、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叶脉、下表皮、气孔(由上而下),再详细观察各部分细胞的结构。

此外,对比观察有利于帮助学生迅速抓住生物间的共性和个性,应适时运用于“活动单”导学模式中。例如,让学生通过观察蚕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即它们的种子都有种皮、胚,不同点是蚕豆种子有两片子叶,没有胚乳,玉米种子则有一片子叶,并且有胚乳。这个观察实验对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活动单”导学模式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模式,要真正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还需要广大生物教师从多方面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业务素质,加深对活动单教学模式的认真研究,不断探索发现并解决初中生物活动单导学实践中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打造“有效”且“高效”的课堂。

(责编 陈 蓉)

猜你喜欢

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发现不明生物
史上“最黑暗”的生物
第12话 完美生物
最初的生物
自然生物被直销
清晨生物初历直销
生物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