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不同,精彩纷呈
2013-04-29史翠丽
史翠丽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新一代公民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基本的说明方法。如果我们细读苏教版语文课本,不难发现:编排这类课文的主要目的,一方面要让学生凭借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培养语感;另一方面也承载着普及科学知识,使学生知道大自然中充满各种知识,进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等功能。
由此可见,教学教材中的科普类文章,只有借助教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才是真正抓住了最本质的东西。
下面以《大自然的文字》一文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注重激趣,领会文意
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的知识有内在兴趣。因此,教师如能充分挖掘科普类说明文中的趣味因子,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组织教学,这样的课堂,才有别样的生趣。老师将课上得有情有趣,这类文章也才会焕发其独特的魅力。
上课伊始,老师动情地描述: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曾经学过的《石頭书》里的那位叔叔吗?还记得文中爱问问题的川川与磊磊吗?那时,你才是三年级的学生,也许条件的限制让你没能见到能读懂的“石头书”。可今天的学习不一样了,老师相信,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你一定会发现大自然这本“书”,处处写满了“文字”;举手投足之间,昂首附身之时,只要你肯留心观察,天空的每一颗星,每一片云;地上的每一颗石子都可能给你带来你原先不曾有过的发现。
学生学习的欲望在老师的引领下被激起来了,有了“我要读课文”、“我要知大意”的一份急切心情。原来,“天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脚下的每一粒小石子也是一个字”;原来,“云,也是天空这本大书上的文字。”……
接着,教师只需稍加点拨:同学们,你在用心读课文时,就会认识几种大自然的文字,请你把文中讲到的几种文字标出来,把自己对每种文字的感受写在相关文字的旁边,之后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吗?看看它们分别给我们传递了怎样的信息?两个提纲挈领的问题,学生只要用心读书,很快就能自己解决。兴趣盎然学生已经把握了课文的大意。
二、捕捉信息,品读文本
教材中的科普类文章,语言表达生动有趣、明白浅显,可谓篇篇“纲举目张,条理清楚”。教学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训练学生整体把握、捕捉信息,概括文意的能力;另外,文中较多地采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语言科学、准确、鲜明,这些都可以在老师引领下,让学生通过朗读来品味其中的奥妙。
在学生通读了《大自然的文字》一文后,我便引导他们较快地捕捉信息、把握全文。之后,提出要求:从文中介绍的的几种“大自然文字”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反复品读,组织语言,然后加入自己的体会介绍给别人。下面就是一位同学讲述的“一种文字”:
同学们,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我们航海或野外探险有罗盘或指南针等仪器,可以帮我们辨别方向,可是在古代,当水手们需要在海上寻找道路的时候,他们就去看星星写成的天书。那时他们没有罗盘,也照样不会迷失方向。他们朝天望望,在许多由星星组成的星座当中,会找到小熊星座,在小熊星座当中会找到北极星,有北极星的那边就是北方。读懂了星星写的天书,我们今后也就不会有因“迷失方向”而带来的烦恼了!
三、知行合一,实践创新
语文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科普类文章的教学中,知识与能力是一只鸟儿的双翼,缺其一翼,鸟儿便无法飞翔。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千方百计为学生提供语文实践机会,让他们运用习得的说明方法练习说明事物。并且在实际操作中应兼顾两个维度,即科学知识与语言文字的有机结合,既有知识内容的延伸,又有语言文字的训练。
在学生对《大自然的文字》的内容,有了较充分的朗读、交流、理解后,我引导学生“要么选择老师所提供的知识,要么选择自己课外搜集的知识,学习课文叙述的方式,介绍自己喜欢的另外一种“大自然的文字”。这样的设计,既适度拓展了课文内容,又以语言训练为落脚点,做到了知识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
这里,我并没有刻意地讲文章的说明方法,可这不等于忽略了这类文章的写作特点。我想:科普类文章教学的立足点应该是让学生感性地“悟得”与“习得”;通过“语言转化”,让他们巧妙地习得说明方法;让他们在实践中活用说明方法,进而内化语言。这比老师强加于他们的关于“举例子、打比方、举数字”等抽象的概念要有意思的多。
吕淑湘先生说过:“如果说一种教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是的,如果我们勇于尝试着去改变传统的、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敢于撤销掉禁锢自己的思想篱笆,把课教“活”了。那么,“教学科普类文章的课堂”一定不缺其特有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