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望月 诵月 想月

2013-04-29何永胜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望月外甥编者

何永胜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完全以教師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过度发挥。”在钻研文本上,有个适度的问题,过深、过浅或游离于文本之外的阅读都是不符要求的。

实施阅读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即这一堂语文课,我们要教什么,最终要让学生得到什么,作为老师是要心知肚明的。每一篇课文并不是我们要教学的内容,它只是我们要教学内容的载体,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载体和凭借,有关知识的、情感的、文化的等等内容都立体地蕴含在文本之中。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对话的过程,首先体现在教师与教科书编者、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这一对话发生在教师备课时。在这一对话活动中,教师只有吃透教材,才能准确把握教学的内容,明确学习的目标。教学的内容确定,并不是简单的知识点罗列,而是要体现语文课程标准与具体文本的协调统一,特别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抓准文本的主要特征。我们应该选择最能体现这篇课文特征的内容来教。例如在第二学段,就可以选择一些层次分明的文本来引导学生进行分段的练习;

二是摸准编者的意图。“教科书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教科书上,编者所选的文本都切合这一单元的主题,因此,我们就尽可能地挖掘符合这一主题的内容来引导学生去阅读感悟。

三是看准学生的知识基础与需要。在不同学段,关于语文知识的学习要求是有侧重的,因此,我们要选择与学生认知发展相一致的内容作为教学内容。例如在第一学段,我们就不能过分强调语文知识的教学,在第三学段,就可以结合文本引导学生进行体会。

《望月》为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人与自然”中一篇比较重要的课文。作者赵丽宏写舅舅和外甥在望月中,小外甥向舅舅挑战背诗和问问题的交谈过程,表现了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的特点和人们喜爱月亮,追求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

《望月》是篇散文,课文形散神聚,富有童真童趣,紧扣“望月——诵月——想月”的思路,文脉清晰可见。课文第一段(1—2)自然段写“我”在江轮甲板上见到的月夜美景,此为“望月”,值得玩味;第二段(3—20)自然段写小外甥和“我”的愉快交谈,包含“诵月”和“想月”,是全文的重点。“望月、诵月、想月”这三个方面的教学内容编者通过课后练习也进行了揭示,现摘录如下:

1、朗读课文,听写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2、课文中引用了许多描写月亮的诗句,这些古诗你熟悉吗?把它们找来读一读。

3、“像眼睛,天的眼睛。”小外甥的比喻为什么使“我”感到惊讶?你觉得还可以把月亮比作什么?

很显然,以上这三个练习都是编者精心设计的,体现了编者的编写意图。另外五年级学生已经阅读积累了一定量的古诗,其中描写月亮的诗也接触了一些。因此依据课文的主要特征、编者的意图,以及学生认知基础,我认为《望月》一课可以确定以下的教学内容及目标:阅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感受望月的乐趣;诵读描写月亮的诗句,感受小外甥的聪明好学;品味与月亮有关的想象,激发学生喜爱月亮、亲近自然的情感。基于以上分析,本课教学可采取如下策略:

望月——读中想象。要在阅读中,引导学生借助语文文字展开想象,活化景物,让学生真正能感悟到月夜“隐隐约约”的朦胧美、“黑色”与“银色”相映的色彩美,以及“安详”的静态美与“跳动”的动态美,并能达到以舒展恬静的语气朗读的效果;

诵月——读中悟情。可让学生先找出描写月亮的诗句,读一读,然后议一议诗句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可创设情境,向课外延伸,组织学生两两一组赛诗,要求学生重视语感,在竞赛中,营造氛围,努力带着学生一起“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想月——读中促思。这一部分的教学要读思结合,读中促思,先让学生通过诵读小外甥的话来感悟小外甥的想象是多么丰富,多么有趣,多么美妙,然后引导学生展开遐想,“在你的眼中,你觉得月亮又像什么呢?”这一环节可以先让学生想一想、写一写,然后再说一说,在交流中逐步培养了学生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拓展了思维空间,提高了阅读质量。

总之,我们要紧扣《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地研读教材,把握文本,发掘文本的教学价值,根据具体的生情,确定适宜的教学内容,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散发出知识的芳香,让学生在平实的语文学习中收获真知,发展智力,提升素养。

猜你喜欢

望月外甥编者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清供、望月
编者语
望月怀远
编者有话说
6岁外甥难倒我了
编者语
录唐·杜甫诗《望月》(草书)
编者语
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