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语文课堂成为美的天地

2013-04-29朱海军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大海语文课堂美的

朱海军

语文教学是充满了一种审美的东西,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抓住美,创造美,更要在课堂上挖掘出学生心中的美。

一、从画中感悟美

课文中的插图,或展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或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大多为名家所作。如能在学习课文或识字时,抓住插图的美,领着学生欣赏,不仅能使人赏心悦目,而且在欣赏插图美的同时,还可以进行更高层次上的画美。在上《大海睡了》这课时,在学生充分欣赏完课文后,请学生闭上眼睛,听着大海的涛声(录音),将自己想象成一条鱼,一只海螺或金色的沙滩,想象大海波涛汹涌的白天和安静的黑夜,那一刻,除了涛声,教室里是安静的。我从学生的脸上看到了他们的思维正在大海中遨游,他们正在勾画属于自己的美景。

二、从文中感悟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或叙事或抒情,大多为典范之作。文章本身是美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美,突现美,而不能去破坏美。《小池塘》用生动的比喻展示了小池塘的美丽,也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妙。在教学的时候,我们没有一句句地分析哪句话是把什么比做什么,为什么这么比,而是领着学生反复地、采用多种形式读,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边读边结合插图欣赏,把对整篇文章的欣赏和对图的欣赏结合起来,体会文章所描写的美丽画面和美好意境。学生对美的体验完整了,课文也读得生动、有情了。

三、從读中感悟美

怎样才能让学生能主动、自觉地去读书呢?我认为设置各种悬念让学生自己去体会。

在语文课堂中为学生设置悬念,就如将学生引到了一个宝库的门前,学生怀着无限的兴味,急切地期待着问题的解答,从而使神经达到一种高度紧张的兴奋的状态,无论是老师的讲解,还是自己的探索都变得兴味盎然。在教学《比本领》的时候,在课的开头为学生设置了一个悬念太阳和风比本领,谁会胜呢?全堂课都围绕这一问题展开,提假设,找答案,为自己辩论,再到文中找答案,课堂气氛热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很多学生直到课后仍处在情境中。

四、从语言中感悟美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美的语言可以构成审美的意蕴,审美的氛围,审美的意境,而教师美的语言除了源于对文章的理解,知识素养的构成外重要的应该是对语文、对学生应有的真诚和爱心。教师可以用语言为学生构筑一个美好的意境,从而形成课堂中的一个亮点。在教学《大海睡了》时,美妙的音乐加上老师轻柔的、富于情感的叙述,将课堂推向高潮。(风轻轻地吹着,金色的沙滩上,缓缓地,有几只螃蟹在爬行。蔚蓝的海水泛起白沫,在哗哗声中轻轻拍打着海岸……)下课了还有一种“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审美意念。

相信在我们的不断努力中,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美感”将会是从始至终的。正如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提出的“让诗教永驻语文的课堂。”让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成为美的天地,让课堂中的美就如淙淙的清泉,川流不息,滋润着每一朵花,每一棵草……

猜你喜欢

大海语文课堂美的
大海捞金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问大海
冬日的大海
令人兴奋的大海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