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激发学生“我要改”的积极性
2013-04-29黄月英
黄月英
这里所说的“改”,主要是通过搭建《班级周报》这个平台激发学生“我要改”的积极性,想方设法把文章改好,争取入终选,上周报。教师在修改过程中发挥引领作用,全力引导学生乐改、敢改、会改,达到改变写作态度,增强自主性,不断提高写作能力的教学目的。
一、现状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第二学段习作训练的要求:“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多年来这些要求难于达成,总感到小学作文教学难,收效少。同样改作文也把老师们压得喘不过气来。辛辛苦苦改完文章,发下去,学生最关心的是打开看看分数而已。
二、唤醒学生“我要改”的意识
为了唤醒学生“我要改”的主人公意识,我为学生搭建一个发表的平台——《班级作文周报》,进一步让学生明白我只有认真修改自己的文章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同,才会获得快乐和荣誉。
这样一来,“要我改”自然而然转变为“我要改”,学生的内心需要被唤醒了,修改作文就更加卖力了。
三、阶梯式激励机制
通过将近一年的操作,风雨不改,坚持每周两练,每周一稿,每个周五出版。到现在为止,我发现这一实践给我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事。写出了童真、童趣,写真话,写身边的人和事,写自己的喜、怒、哀、乐。
反思发现这一成效的取得跟这个阶梯式激励机制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直接影响这一成效的产生。具体操作如下:
1、每个人有3篇文章上周报,将获得“作文新苗”称号,就可以得到奖状一张,两张积分卡。
2、获得“作文新苗”称号后,再在周报上发表5篇文章,将获得“作文小能手”称号,就可以得到奖状一张,三张积分卡。
3、获得“作文小能手”称号后,再在周报上发表12篇文章,将获得“班级小作家”称号,就可以得到奖状一张,五张积分卡,一支水笔。
4、获得“班级小作家”称号后,再在周报上发表14篇文章,将获得“班级诺贝尔文学奖”称号,就可以得到奖状一张,10张积分卡,小礼物一份。
四、成效显著,真正实现“我要改”
1、人人都来改
自从实施作文改革以来,每个星期一把作文收上来我只是根据学生的文章提出一些指导性的建议。
让老师高兴的是没有人不改的,只是水平高低而已。水平高的人当然修改质量高,水平低的人修改质量当然差一点,但他们都是尽力了,都为了自己心中的目标在想方设法地修改。最终实现人人都来改的目标。
以下例子供大家参考:
【修改前】而刚刚的一家三口之中,父母为了保护好自己的儿子,被日本鬼子打伤了,当场毙命……[李健君]
【修改性建议】父母在保护孩子的过程中,碰到了哪些困难?当时现场中人物是怎样做?又是怎样说的?
【修改后】刚才的一家三口也跟随着人群在逃难。逃难中,妈妈被炸弹炸开的碎片划伤了大腿,不停地流着血,像一条血柱喷涌而出,妈妈跌倒在地上。只见爸爸用左手拖着孩子,想用右手把妈妈背起来,但是妈妈却一臂把爸爸推开:“孩子他爹,快带儿子走……[李健君]
2、我一定要改。周二批阅完作文后,选出10个左右入终选,并叮嘱这部分尖子生继续修改,以最佳的一面见报。
除了这一部分人之外,每次都有三、四个特殊人物没有入终选,我会补上一句:“距离入终选只差一步,要是周二晚上用心修改,周三可以破格入终选。”他们为了把握好这最后的机会,一定会改好它。
3、請教我改。每个班都会有三分之一的学困生,在作文改革之前,这一部分学生往往对写作产生恐惧心理,更厌倦作文,老师花时间教他们,往往人在心不在,根本就不想改,收效甚微。作文改革后,在指导这一部分人修改之前,我会对他们说:“谁最用心修改,进步最大,可以破格入终选。”这样一来,个个都修改得特别认真。为了把作文改好,三翻四次前来请教。
4、我乐意改。班上每一种水平的人都有,我班也有五、六个对写作特别困难的人,从周一到周五,我天天辅导他们,进步不大,收效甚微。我只好每一次笑着对他们说:“你看,改一改,又有进步了,你们千万别灰心,只要用心改,老师一定让你上终选的。”尽管他们的水平不高,只要发现写得还过得去,我就偶尔让一两个上周报,机会轮着来。这样一来,每一次改文章,他们都比较高兴,都乐意去改。
老师修改性建议性就像一支指挥棒,为学生指明了修改的方向,避免了修改的盲目性。“入终选,上周报”这种激励机制自然而然地把学生进入了一个“自己打磨自己”的氛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我修改的热情,有效地提高学生自我修改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