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点滴谈
2013-04-29张吉井
张吉井
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又深受应试教学的大环境影响,自觉不自觉地也走了不少歪路。教师一个劲的给学生灌输,用心良苦;而学生切厌学情绪严重,毫不买帐。有的造成师生对立,有的学生甚至辍学。常常在夜阑人静之时,躺下来冷静地思考:岂不是在做傻事?于是也曾冒着风险试着改变一些教学花样,摸索一下其他路子。这过程自然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烦恼;有教训,也有体会。与大家交流,以期抛砖引玉,提高教学质量。
一、激发学习动机,培养自学兴趣
自学能力就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这种能力关键是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把主动权教给学生,承认学习是学生自己的活动,因此,大面积提高学生自学效率,必须充分调动学生自学主动性。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他们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是学习过程的核心,而自主学习是一种有意识的心理和行为,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因此,激发自主学习动机是一种促进自学的前提。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直接影响自学辅导教学的方向和进程,影响学习效果。教学中教师必须创设各种条件激发自主学习动机。
如:我在教学中,就经常给学生讲在当今中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中知识、能力的重要性,帮助学生逐步实现“要我学习”向“我要学习”的心理转变,感到学习的需要,自愿进行学习。
激发学习动机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学习语文学科的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布鲁纳认为:教育的主要作用是让学生对学科本身有兴趣,这样学习积极性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因此,我在教学中结合学科的自身特点,激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一些声情并茂,文质兼优的课文,娓娓动听地去讲解。感情丰富地去朗读,惟妙惟肖地去表演,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觉得听课是一种乐趣,一种艺术享受。此外,我还经常举行查字典、朗读比赛等,经常外出搜集写作素材,激发求知欲,培养学习兴趣。总之,要在培养自学能力的各个环节中,多方设法培养学生自学兴趣,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学生们特别喜欢课外读物,特别是到图书室去看书,他们非常感兴趣。但是,大多数人只是单纯从“兴趣”出发。这时,如果去正確引导他们,他们就能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因此,我特别注重课外阅读这个环节。
1、读前布置:在学生到图书室去之前,先明确任务,每次只侧重一方面。如:积累词汇(让学生摘抄描写某一方面的词汇)。片段描写(找出你所读文章的最佳片段,抄在读书笔记上)写读后感等。这样就变凭兴趣读为有目的读。
2、读中引导,当阅读任务布置下去后,在阅读中有的学生可能抓不住要点。这时,我就及时去引导。如:读寓言《龟兔赛跑》时,要求读后以《由〈龟兔赛跑〉想到的》为题写一篇读后感,在阅读中有些学生抓不住要点,不知从何处写感想,这时我就及时给以提示:小乌龟有什么可贵之处?小兔子为什么没能夺冠军?在学习上你应该向谁学习?学习什么?以前你是怎么做的?今后打算怎样做?通过在读中及时引导,学社写出来的文章基本上符合要求。
3、读后评比,学生读完后,按照每次的要求,评选出最佳的读书笔记,以此鞭促学生,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三、遵循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的原则
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把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结合起来,把讲和练结合起来。从讲和练的关系看,讲是为练打基础的,是为了有规律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而练不仅可以消化和巩固已学的知识,而且可以在运用知识中培养能力达到教学目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特别要重视学生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即自学能力。首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要教给独立的学习方法。要通过小学语文课中优美的语言、准确的词语、流畅的句子、活泼的文风的教学,力求使之在学生的心目中打下深深的烙印,从小培养“鉄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神圣使命感。
四、语文教学,务必求实
语文教学在小学教育中占主导地位,是素质教育的主载体之一。因此任何泡沫型的成绩,一切不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都不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语文教学,我们务必求“实”。所谓“实”,就是教师扎扎实实地教,不做分数的奴隶,要打实基础,让学生学到实实在在的东西。我认为,“实”是一个人的美德。我虽不才,不能为语文教学事业做大贡献,但我可以抛弃个人虚荣,在“实”字上下点功夫,改变一些不实的教法,只要能为语文教学改革呐一声喊,也就满足。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和做法,它们都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教诲无止境,要想振兴民族,使国家立于不败之地,我们的学校必须快快抓紧抓好语文教学,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大胆去探索和研究,从教学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真正做到在传授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又能熏陶学生的道德情怀,如此才不愧于人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