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把握综合性学习真正实现“人的发展”
2013-04-29权选民
权选民
一、问题的提出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综合性学习课的活动是学生最喜爱的一项语文学习内容,这与活动内容的新颖开放、活动方式的灵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对于教师而言,这种学习活动却是一项最难把握的内容。一些教师对综合性学习活动课的出发点提出疑问:综合性学习究竟是语文学习还是综合科目的学习?一些老师在综合性活动中给予学生的自主性把握不够,导致综合性学习课成为学生的自由学习课。还有一些教师在教学设计上没有充分利用地区优势资源,致使活动与实际生活脱节等等。如何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些思考。
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思考
(一)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性”的相关理解
1、是以语文为主的各科学习的综合。综合性学习过程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这一特点具体表现为:其一,综合性语文学习必然要和其他科目相结合,这也是新教材中反复提倡的跨学科学习方法。我发现,不少语文教师已经一改“唯语文”的教育模式,但是,也看到不少教师在组织教学上出现偏颇,盲目地根据活动提纲引入不少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违背了语文教学的宗旨,偏离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其二,以语文学科为主开展跨学科活动式教学。跨学科课程模式主要包括两种组织方式:(1)以某一学科为主开展跨学科活动或教学;(2)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开展跨学科活动或教学。如何使综合性学习在不偏离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多学科交叉学习呢?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我们应以语文为主,以学习语文为出发点,运用各科资源,开展跨学科活动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凸现语文作為各个学科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显示综合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性。
2、是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综合。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和指导人格个性发展都集中于这一基础科目。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置就是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作一次有机的统一,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既能提高语文素养,又能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因此,语文的工具性教育和人文性教育在综合学习中相互渗透的。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看到不少综合性活动,这些课通过指导学生开展演讲、辩论、小品表演、合唱等活动,让学生领悟到某些道理。关注到了语文的人文性,重视了培养学生的人格个性,合作创新精神等。对这类活动课我们也听到不少老师质疑:综合性学习究竟是“语文课”还是“班会课”?其实,对于这类问题我们不需要拘泥于划清界限,只需考虑如何以语文为出发点,拓展语文的外延,开拓一条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路径,特别是如何将听、说、读、写整合于活动之中。
(二)对语文综合性学习“开放性”的相关理解
1、活动设计的开放性。由于教材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封闭自足,而是开放性的。因此,综合性学习一般只提供活动的方向和少数参考资料,大量的具体的学习任务则由学生自主完成,这就给了老师和学生一个设计活动的空间。新课程标准中的实施建议就明确提出:“综合性学习,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均是学生自主解决或在教师指导下自主解决,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能充分地“参政议政”,充分地“当家作主”,既是学习的决策者,又是学习的实施者。这样一来,语文的实践性就更加凸现了,由学生的实际参与能力决定活动方式,由各地区特有的地方资源决定具体活动内容,这一切都使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变成了现实,语文与实际的结合更加紧密了。
2、参与活动个体的开放性。一是学生参与活动的开放性。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学习的前提是“自主”,即“主动,能主动地在语文实践中丰富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要让学生自主地学习,除了激发他们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外,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比较多的选择余地,在确定学习方向后,活动内容和方式通常可以由学生自主选择确定。这样做,既尊重了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也照顾到了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特长和知识水平。二是教师参与活动的开放性。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职能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教学,而是开放的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这首先就要求我们要放开手脚,相信学生,给他们自由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己确定活动的主题,自己分工,自己搜集材料,编写材料,自己主持活动,他们就会兴趣盎然,他们的“工作成果”往往会给老师们一个惊喜。其次,开放性的教师角色并不等于放任学生自行学习而教师就“作壁上观”。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也需要教师提供咨询和导向,以确保学生学习优势和特长得到更好的发挥。语文综合性学习应自始至终贯穿教师的引导,一方面学生能在引导中更加明确“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学习伙伴式”的引导更能发挥语文的人文性教学。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它改变了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实践学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实现“人的发展”这个根本性的要求。如何把这一最能体现语文特色的课程利用好,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个重点课题,相信在不断地完善的教学过程中能解决更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