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活”起来的策略

2013-04-29张斌

知识窗·教师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学案课堂教师

张斌

一、关注学生的“学”

学生的学,即把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分析资料、识图等形成独立学习的意识。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关键并不是教师教了什么,而是学生掌握了什么。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两个阶段来实现的。

1.学生独立学习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使用学案的填空部分,使学生对课文形成由面到线再到点的认识。在编写学案时,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总体印象,教师最好先列出提纲,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就能解决部分问题。这种形式看似简单,但要求学生准确地掌握基础知识。

2.学生合作学习阶段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式学习,它是一种共同、开放、包容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某一设定目标,如讨论、创编和表演历史剧、游戏等。这样不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机会,而且也增加了学生的信息交流量,扩展了学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合作学习是一种集体的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发现他人的优势,学习优点、完善自己、学会与他人合作,进而形成一种情感同化的态度,使学生为达到共同目标而努力。

但学生的主体性受其身心尚未成熟的状态制约,他们的认知水平、交往水平、自律水平都有待提高,学习行为需要受到教师的监护、引导和规范。因此,要使小组合作学习富有成效,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制定小组活动规则,如如何在小组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明白聆听别人的发言是尊重他人的表现;指导小组长运用恰当的工作方法,以提高其组织管理能力等。

合作学习的时间要充分。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容易产生学生刚进入角色、思维刚展开、对研究的问题刚有所深入时,教师便不得不终止学生讨论的现象。大量的研究表明,小组合作学习若使用得当,在历史教学中确实能起到重要作用。但合作学习的方法不是万灵丹,它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成功。除了要有良好的学科知识外,教师还要设计好导学案,以此来激励学生合作学习。课堂问题设计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它直接关系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成败。问题设计要有针对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选择恰当的切入口,围绕教材的核心形成系统的、有条理的、层层深入的问题框架。课堂讨论的题目不宜过多,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的需要,紧扣教材,充分挖掘教学难点、重点、疑点,设计成课堂讨论的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完成自主学习。

二、关注教师的“导”

所谓教师的“导”,主要是指学生独立完成学习后,教师适时进行引导,从而顺利地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学生创设一种融洽的学习氛围,将学生带进学习任务和教学内容相融合的理想境界。

初中历史课讲述的是已经过去的、无法给学生精确验证的历史事件,它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边听讲边展开联想,这样才能形成完整的历史表象。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呢?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要到位,而引导的关键又在于课堂导言,即导入语。新奇、有趣的课堂导入语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平淡、刻板的导入语往往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作者单位:江西省万载县第四中学)

猜你喜欢

学案课堂教师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教师如何说课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乡愁导学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比例尺(一)”导学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