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有效活动”构建数学课堂
2013-04-29陈锋
陈锋
数学活动是指“教师结合学生的有关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背景,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开展的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新课程标准关注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和实用价值,因此,教师应设法使学生的学习变成开放性、模拟性和创新性的研究活动。
一、开放性的研究活动
数学教学是一个开放的、参与性强的活动过程,学生可以在活动中自主获取学习数学知识的方法,进而习得终身受益的数学基础能力。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搭配中的学问”时,笔者先让学生思考共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再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验证。
课堂实录:
学生1:有序地进行动手搭配(先选点心或先选饮料)
教师让学生进行投影操作,并讲解:“先选牛奶,有三种搭配;再选豆浆,也有三种搭配,一共有6种搭配。我先选点心,每种点心都可以搭配两种饮料,一共有三种点心,所以总共有6种搭配。”
教师问:“这两种动手摆放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回答:“有序,不会遗漏。”
教师一边板书,一边说:“这是不是最好的方法?为什么?”
学生回答:“万一食物种类多的话,就很不方便了。”
学生2:列表整理文字(如图1所示)。
教师问:“比起第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优势是什么?”
学生回答:“更清晰、简单,但是速度慢。”
学生3:用文字进行连线(如图2所示)。
学生在黑板上操作演示,有序地进行连线,使操作过程更加简单、方便。
学生4:利用图形进行连线(如图3所示)。
先出示:
教师问:“这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它是用一种符号来代表一样东西,这样就更简单、更方便了。”
最后,教师总结:“看来,一个小小的画图也隐藏着不小的学问啊!那画图是不是最好的方法呢?”
在开放性研究活动的基础上,学生已初步感知到里面所蕴涵的数学规律,并在教师的点拨下得出“饮料的种数×点心的种数=搭配的方法数”的计算方法。
二、模拟性的“科研”活动
数学教学是以学生为主的发现(再创造)过程,教师应当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重新认识数学结论,努力把学生带入探究性的情境中,让学生经历创造性的探索过程。
在教学“圆的周长”时,笔者将它设计成模拟性的“科研”活动过程,具体步骤如下:①动手操作:先要求学生剪出若干张大小不一的圆形硬纸片,让学生得到具体的圆形实物;②动手测量得数据:让学生用直尺、细线等测量出圆的直径和周长;③分析数据提猜想:引导学生观察测量结果,寻找圆的直径和周长的关系;④组织学生讨论:把每个人测量的结果都列在一张表上,并进行计算,从而得到任意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⑤找关系:利用学生自己探讨出来的知识进行推算,在任意圆中是不是都是这样。
通过教师对教材的独特处理,把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成一个模拟性的“科研”活动过程,可使学生主动迁移新知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大有裨益。
三、创新性的探索活动
教师的工作是最富创造性的工作,教师不应用设计好的条条框框套住学生,而应使学生在创新和探索中闪现出智慧的火花。
如通过亲手实践,学生发现用重叠法比较麻烦,要经过好几次才能比较出来。而用长方形平铺方法的学生则发现,他们获得的结论比使用硬币平铺的学生更加准确。通过这种实践活动,学生活化了所学内容的“养料”,增强了运用知识的灵活性。
四、应用性的实践活动
教学与应用的有机结合,不仅是数学教学自身的需要,而且也是数学教学目标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解决实际问题积累经验、奠定基础,进而掌握用数学的观点去分析、研究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文化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