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像水一样自在
2013-04-29林格
林格
曾经一直试着给心里的教育找一种感觉和一个定义,用自己的独特感受去诠释教育的内涵。于是,行走在教育的路上,我且行且思,且思且吟,不忘记拾掇起每一个让自己成长、顿悟的教育浪花,来丰盈自己瘦弱的精神。我常常抽空读点自己喜欢的书籍,逐渐找到了一份于教育最真实、最直白的感受,我喜欢的教育、向往的教育,原来是一种如水的教育。
《老子》有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意思是说:上善之人,像水一样柔顺,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有功于万物而又甘心屈尊于万物之下。正因为这样,有道德的人效法水的柔性,温良谦让,广泛施恩却不奢望报答。作为老师的我们,是否有这一份柔性、这一份温良谦让,是否能用自己最柔软的心去关爱学生,去呵护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成为我们职业生涯中首先要叩问的一个问题。
在《教育是无用的》这本书中有一个历久弥新的故事:善良的老师为了让身上有伤疤的男孩不自卑,不被歧视,让其他的孩子都有一颗善良的心,把孩子的伤疤说成了是天使的吻,就是那样保护了孩子幼小的童心,也让其他的孩子于无声中感受了善良的美,故事中那种人性的光辉足以照亮整个世界。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超过它。“上善若水”,是一种境界,一种情怀,应该也是我们每个教育人的道德理想。如果我们努力去追求,一定能感受这份唯美。
路易斯·康说:“学校源于一个人坐在树下,与另外几个人谈论自己的想法。谈的人不知道自己是老师,听的人也不知道自己是学生。‘学生们听得出神,不禁惊讶万分,要是这个人能留下来多好啊!于是他们就在那个所在地划出一个地方。就这样,世界上第一所学校诞生了。学校的诞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它代表了人类欲求的一部分。”喜欢那种“谈的人不知道自己是老师,听的人不知道自己是学生”的感觉。教育就应该自然而然、无痕渗透,如行云流水,不做作、不矜持,不论是课堂,还是课外,都应该真实流畅。记得薛瑞萍老师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上课如写文章一样: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上课和写作就需要这种行云流水般的感觉。
行云流水的教育需要深厚的积淀,需要教育智慧,需要淡定的态度;行云流水的教育追求的是一种自然,是一种平和,没有遏制,没有一味地强化,在一种平静的状态里传递着我们的精神力量,传递着真善美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