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殊的年份

2013-04-29林革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2013年9期
关键词:干支阴历阳历

林革

大家都知道,我国目前使用的历法有阳历和阴历两种,阳历也叫公历。它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相继两次通过春分点的周期作为一个回归年天数。经过实际测量这个周期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所以平年一年是365天。为了纠正误差,每隔四年还要追加1天,这一年就叫闰年有366天,一年都分为12个月。

而阴历也叫农历,它是以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作为一个月,一年也有12个月,由于从新月开始到再出现新月的时间是29天12小时44分3秒,因此规定大月为30天,小月为29天,这样阴历的一年一般为354天。

可以看出,阳历和阴历的一年要相差10多天,长此以往两种历法的相差就会越来越大,因此人们又规定在阴历中每隔两三年就多设置一个月,这个月也叫作闰月,也就是说,有了闰月的阴历年份就是13个月。

由于阳历一年只有365和366两种情形,而阴历一年的天数,少则354天,最多有354+30=384天,因此每年阳历的天数与阴历差异较大是一个显然的事实。如果说某年的阳历和阴历的天数相同,那么几乎所有人都会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说法,因为365≠354,即使是出现闰月,前者增加1天,后者增加1个月(不是29天就是30天)。

而事实上,在上下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倒的确存在这样的一个特殊年头,这一年阳历和阴历竟然等长,同样是355天。

这一年就是公元1582年,即明朝神宗朱翊钧(有名的定陵地下宫殿便是他的坟墓,他是明朝在位年数最长的皇帝)万历十年。当时西方通用的是由罗马统治者儒略·恺撒颁行的儒略历,由于儒略历是在公元前46年1月1日起执行,经过1500年的应用后积累的误差较大,于是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下令,从1582年起开始修改阳历的历法,把该年10月4日的下一天定为10月15日,这样,整整“删去”了10天,于是1582年就只有365-10=355天。

而1582年所对应的阴历年是万历十年, 万历十年的天数可以通过干支纪日进行计算。这种古老的记日方法早在商朝的甲骨文上就有记载,迄今已有数千年连续不断,借助它可查出万历十年正月初一日的干支为庚申,而万历十一年正月初一日的干支为乙卯,从下面的对应表就可以轻易得出:

乙卯 355

丙辰 356

丁巳 357

戊午 358

己未 359

庚申 360

1582年对应的万历十年(阴历)是355天,这恰与修订后的儒略历(阳历)的天数相同。

阴、阳历竟然可以等长,这不能不说是件令人惊讶的事。可事实也明白清楚,这种不可思议的情况的确出现过,只不过这种不可能的情形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外在因素的缘故偶然发生,准确地表述,应该是空前绝后仅此一例。从中我们不难感受到大千世界必然与偶然的关联和微妙变化。你同意吗?

猜你喜欢

干支阴历阳历
干支梅
古代的“干支纪年法”
Intensive Training of English(5A)
中国风
北大漢簡《節》篇“冬夏至干支速算表”解讀
按阳历算的清明节
密码
读编往来
腊八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