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的实践探究

2013-04-29胡正明

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 2013年9期
关键词:四边形学习者有效性

胡正明

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应是每位教师时刻思考的问题。美国著名学者鲍里奇在《有效教学方法》一书时提到,教师进行有效教学至关重要的五种教学行为是:“清晰授课、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确保学生成功率”。同时他也指出了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四个辅助手段:一是利用学生的思想和力量。二是组织结构的合理性。三是高超的提问艺术 。四是教师情感的有效投入。通过对专家学者的“有效性”研究的思考,再结合笔者多年来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这里提出自己的一些初步认识供同仁批评指正:

一、有效的数学课堂必定是生活与数学的有机结合

课改后有些教材内容,无论何时,始终需要学生达到一个较高的层面,若降低要求,培养出来的人才怎能称之为合格呢?如初一教材中的有理数四则混合运算;初二几何中的三角形、四边形的有关知识不可能只是介绍一点皮毛而不涉及到计算、推理。为了解决这些课改后教材中的重难点,我们作为教学者就更应该采取科学、灵活的教学方法,处处联系生活实际,把教学工作落到实处。首先,应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构主义教学论原则明确指出:“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和学习者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这里所提到的学习者的“经验”,主要是指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原有认知基础;而学习者的兴趣,主要是指学习者的认知

需求。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来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激发,但极为重要的一种形式,是结合教材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积极地,主动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其次,充分应用生活经验,作用于新知识的探究过程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除了要依靠原有认知基础外,还要充分依靠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例如,为什么铁栅门轻轻一推就收拢了?为什么车轮是圆的而不是方的?为什么要用圆柱形油罐做运油和储存油的工具?……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都赋予学生一些启迪和思考,学生对这些问题思考的长期积累,就成为学生的生活经验。当教材涉及到相关内容时,教学中就应该充分应用学生的这些生活经验,用以带动新知识的学习,联系生活实际,引入新课。第三,联系生活实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情感。在新的课程背景下,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被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来理解,而学生的情感的培养,主要依赖于联系生活实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并通过价值体验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化学生的学习责任感,丰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与创造的情感体验。

二、有效的数学课堂必定应在深挖教材的基础上创新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呢?首先,给学生营造培养创新意识的心理条件;创新自然不同于一般,表现出的行为必然异于常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动手,激发学生去探究,而不能盲目地加以否定,把他们的创新欲望扼杀在萌芽状态,固执地认为数学这门学科只具有严肃性,而不具有趣味性,只能死记硬背公式、公理、定理、重复训练、机械记忆。采用这样的方法教的学生必然思维单一,根本不利于培养能力健全的新世纪合格人才。把更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去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接触一些与实际有关问题,给学生设置悬念,让他们去思考、去探索,从而掌握更深层次知识。例如,在学习时遇到的排列组合问题:题目是“3个球队进行单循环比赛(参加比赛的每一个队都与其他所有的队各赛一场)总的比赛场数是多少?4个球队呢?5球队呢?要求学生写出m个球队进行单循环比赛时总的比赛场数n的公式。”教学这种问题不能简单地说不考或超范围了之。应仔细教学,培养学生求新的方法。可请三位同学相互握手一次,请其他学生数他们握手的次数,再请四位同学相互握手一次,数次数……并引导学生找出规律,每人与其他(m-1)个人握手一次,每次两人参与,得出公式n=m(m-1)/2,这样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新知识,总结出分析问题的方法、规律。第三,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创新,顾名思义就是对旧知识的变革、更新,淘汰旧方法,掌握新方法。学生敢于异想天开,提出多种假设。例如,求证顺次连结任意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在讲完例题后,对学生提问:若原四边形是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则所得四边形又是什么四边形呢?学生通过思考,找出联系,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同时教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进行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发现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用一条知识链把初中阶段所学知识串起来沟通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有利于开阔他们的思路,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有效的数学课堂必定是师生有效的互动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只是起到一个引导作用,给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决,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在自身已有的经验基础上,积极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寻找更为科学的学习方法。同时,自然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形成了更强的能力。1、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应以开发学生的潜能为突破口;教师要看到每一个学生都蕴藏着巨大的潜在发展能力,同时也要看到学生个体发展有时间先后和速度快慢之分。教师应树立人人都能成才的观念,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2、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要以训练数学思维为核心;思维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抽象与概括的过程。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核心。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更应该突出有关思维的训练。3、教学过程中应以丰富的自主探究活动为保障;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没有动作,思维主没有发展,因而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学过程 中应广泛开展讨论,只有不同角度的辩论,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逐渐显现出真理。教学时注意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而不赶教学进度,不搞题海战术,这样才不至于培养出书呆子,才能教出具有渊博知识和多种能力的人才。

课改主要是在教材的处理方面有所变化,对学生要求除了掌握知识外,更强调能力的形成。不能单一理解为能做几个高深数学题就是优尖生。但同时又不能走向另一极端,只重能力而学知识。因此,我们应该借这次机会,首先改变教师自我,在自身素质上狠下功夫;然后是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科学性、灵活性,对学生的要求不能只考试分数来定义,而应全方位的评价学生。

猜你喜欢

四边形学习者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圆锥曲线内接四边形的一个性质
四边形逆袭记
4.4 多边形和特殊四边形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