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年级下册期中检测题

2013-04-29王炳刚马俊芳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艾丽斯黄河

王炳刚 马俊芳

(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积累(30分)

1.给下列词语中的黑体字标注正确的拼音或根据拼音写出规范的汉字。(2分)

瞬( )息 尴( )尬 炽( )热 相称( )

鲜( )为人知 jiǒng( )乎不同 深suì( )

gèn( )古 蝉tuì( ) qiè( )而不舍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一项( ) (2分)

A.潜心惯注 妇孺皆知 鞠躬尽瘁 骇人听闻

B.回环曲折 人迹罕至 绝壁断崖 家喻户晓

C.义愤填膺 博学多识 丛山迭岭 一泻万里

D.芳草萋萋 人声鼎沸 万丈狂澜 九屈连环

3.下列各句中的黑体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他在同学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了温暖的手,这一做法令班主任王老师感到心安理得。

B.小华借给同桌一元钱,同桌忘记还了,小华不由得气冲斗牛。

C.王华觉得妈妈显然是误解了自己,她一时感到义愤填膺。

D.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妇孺皆知的传统美德。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能否切实减轻农民的药费负担,是新农村合作医疗改革成功的关键。

B.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原因,是千万人努力的结果。

C.青少年时期是否确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关系到一个人未来的成功与失败。

D.“读书无用论”应当受到严肃批评,这是十分错误的。

5.将动词依次填入下面文段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 )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 )些秕谷,棒上( )一条长绳,人远远地( )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 ),便罩住了。

A.撑 放 捆 拿 扯

B.支 撒 系 牵 拉

C.支 放 套 牵 拉

D.撑 撒 系 拿 扯

6.对下面各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1)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

(2)回头向来路望去,那些小山都成了“矮子”。

(3)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

(4)哀思,深深的哀思,充满了心。

(5)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A.拟人 比喻 拟人 反复 对偶

B.比喻 比喻 拟人 反复 对偶

C.拟人 夸张 拟人 反复 夸张

D.比喻 夸张 比喻 借代 夸张

7.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1分)

A.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B.对镜帖花黄

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8.文学常识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1分)

A.《伤仲永》 《临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 北宋

B.《福楼拜的星期天》 莫泊桑 小说巨匠 法国

C.《丑小鸭》 安徒生 丹麦 童话作家

D.《爸爸的花儿落了》 节选自《城南往事》 林海音 台湾作家

9.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人迹罕至:少有人来。无从:没有办法。

B.骊歌:告别的歌。炽痛:热烈而深切。

C.萦带:弯曲的带子。铤:疾走。

D.迥乎不同:很不一样。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10.对课文的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最后一课》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文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学生小弗郎士和法语教师韩麦尔先生的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

B.《爸爸的花儿落了》是台湾作家林海音写的,全文集中回忆了爸爸逼我上学和毕业典礼后,我急着回家,得知爸爸去世的消息两件事。

C.《丑小鸭》这个故事旨在告诉我们:只要你是一只天鹅,即使“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可见,环境对人是没有任何影响的。

D.《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本文记叙了方仲永由“神童”变为常人的过程和原因,然后通过议论指出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学习有关。

11.古诗文默写。(3分)

(1)《木兰诗》中形容北方环境恶劣,极言军旅生活极其艰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当我们要表示“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之意的时候,就可以用来源于《木兰诗》的一个成语:__________来表达。

(2)《伤仲永》中方仲永“泯然众人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4)《孙权劝学》中有两个成语经常被后人使用,这两个成语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学习了《黄河颂》后,你一定对黄河有了更多的了解,请默写出古人有关黄河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一句)

(6)王维的《竹里馆》中表现夜深人静,但有明月相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学常识填空。(3分)

(1)《水浒传》中绰号为“及时雨”的人物是__________;《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常把“婵娟”作为月亮的别称,此外月亮的别称还有__________ 、__________。

(3)《黄河颂》选自组诗__________,这部大型音乐合唱作品是由__________作词,__________谱曲。

13.仿句练习。(1分)

金钱可以买来药品,却买不来健康;金钱可以买来楼房,却买不来家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2分)

①有关医学人士与心理学家认为,一些青少年长期迷恋上网,会患上一种病——“网络成瘾症”。②这种病的主要症状有:精神依赖、茶饭不思、记忆力减退和急躁不安等。③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病,而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不上网。④为此,专家建议,我们在强化网络监管的同时,也要有效地寻找治疗疾病的方法。

(1)上述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处。

第______句,修改意见:

第______句,修改意见:

(2)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

15.综合性学习。(4分)

妇女节就要到了,班上准备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下面是其中一个活动内容,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环节。

(1)请写出两句赞颂母爱的诗歌或名人名言。(1分)

(2)历史上最伟大的母亲有哪些?(最少举出2个例子)(1分)

(3)请从近几年来“感动中国”里的人物中列举一个懂得感恩的事例,写在下面的横线处。(1分)

(4)你听过《感恩的心》这首歌吗?请说说你对这首歌中的哪几句感受最深并说说你喜欢这几句歌词的理由。(也可选择其他类似的歌曲来回答)(1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16~19题。(9分)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节选)

16.《木兰诗》选自_______朝_______(人名)编的

《 》,这是汉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_______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_______的女英雄形象。(5分)

17.诗中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_______;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8.下列各组中,黑体词的词义皆相同的一项是( )(1分)

19.有人说,木兰“男扮女装,代父从军”是犯了“欺君之罪”,对此,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请谈谈你的看法。(1分)

(二)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20~25题。(8分)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①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过。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②”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20.文中画线处描写人物所运用的两种方法是

和 。(2分)

21.文中①②两处破折号的作用分别是( )(1分)

A.表示解释说明/语音的延长。

B.表示解释说明/递进。

C.表示解释说明/语音的停顿。

D.表示递进转折/语音的延长。

22.为什么在听到教堂的钟声与普鲁士兵的号声后,韩麦尔先生的脸色变得惨白起来?(1分)

23.从情节上看,这部分属于故事的 。(1分)

24.“使出全身的力量”“法兰西万岁”这两处体现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25.如果结尾处改成他举起拳头高呼:“法兰西万岁!”好不好?请谈谈你的理由。(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6~29题。(9分)

壶口的黄河

□肖 铁

在中国看水,看中国的水,只能是黄河。九寨沟的水总显得太清秀,俏得有些洋味;太湖的水又嫌太小,文人味太重,不像是水,倒像是供人把玩的。中国的水应该是黄色的,是和我们中国人的皮肤一样黄色的,而黄河也只有到了这儿,才成了真正的黄河!

车行山谷中,远远便听见阵阵低沉的轰鸣,在左右山壁间碰撞,心也随之律动,未见其影,先闻其声,知道壶口到了。

渐渐地,天成了黄色,水汽丰富得似乎凭空能捏出一把汗来。

等真正站在她的旁边,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地竟陷下一层,天也高了一尺,山谷形似壶嘴,水若浊酒,倾泻而下,一仰难尽的气势充溢胸口,心跳得能蹦出来,耳朵渐渐聋了,只能看见对方开口,却听不见声音;眼也花了,弥望皆是黄色的旋转像是从河里蒸腾地上升,又像是奋不顾身地下降。河底升起硝烟一样的股股黄雾,天宇中充涨着黄色带水的颗粒,碰撞在脸上,弥漫在天里。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敢想,只看着山被水层层劈开,天色被这股黄流斩断,生命,真正的生命在这里嚣张。水从天而降,拍打在谷底,响在云里。

想她从巴颜喀拉山流下的时候,水也应该是清的吧?毕竟是雪水的泄集,是上天的洗礼;下流也会清些,因为地势渐平,流速渐缓,黄沙也会慢慢沉在河底。可你看看现在的黄河,刚刚从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流过,厚重得带着大地的表皮,圣水也染上了中国的颜色,水里一定还有与大地摩擦而生的余热,当然还有陕北的信天游溶在里面,歌曲带着水旋转。黄河在这里最黄,最有中国人从里到外的颜色。金黄得如同太阳也落在里面,夸父该是在这儿饮过水吧?

黄河之水天上来,如果说往前往后的黄河都是平面的话,到了壶口,一下子黄河像愤怒像高昂像要直抒胸臆地站了起来。这时的黄河是立体的黄河了。像猴子站立起来是人进化的重要标志,黄河站立起来也是一个飞跃,就像个顶天立地的人活了。活了便要说千言万语,那浪涛卷起雷鸣般的吼声,便是她第一声啼哭,第一声就不同凡响。注视着从上而下的水,第一次看到自然里的生命在毫无羁绊的状态下的兴奋和放纵。那啪啪的水声便是欢笑,真正的快感,真正的淋漓尽致。看久了,心也会溶进那飞溅的黄色水流里。

抬起头,极目四望,北方,阳光打过去,一片白色,水和天连在一起,汪洋恣肆在那里;下游,水会渐渐宽阔,毕竟快到海了,快到生命的终结抑或是升华的地方了,便也心平气和。只有在这里,给予黄河的天地竟小到仅仅一个壶口,考验也就在这里了。过去了,黄河便拐了一个直角,再往后便没有什么能挡住她的了,一泻千里,奔流到海不复还。看看空中的水汽,听听大地的回音,便会知道黄河的自信和决心。跃过去,一跃就五千年,或七十万年,或是一百七十万年,肯定还要久远。司马迁会不会从这里受到了鼓舞,而将那汉代的竹简写尽写穿;易水该是黄河的分支吧,要不荆轲怎么会有它一样的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气概和性格?

这才是中国的河,西南就是周文王的岐山,就是周武王的丰镐,就是大秦的咸阳,就是盛唐的长安。半坡人该是在这儿舀过水吧?秦始皇该是从这里出过兵饮过水吧?有这样的水,还有什么可怕的呢?还有什么不征服的呢?路德维希为尼罗河作传,该有人为黄河作传的,那该是中国人的自传!

[选自《时文选粹(第9辑)》]

26.本文主要写的是壶口的黄河,那为什么开头还要写“九寨沟的水”和“太湖的水”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呢?(2分)

27.“水气丰富得似乎凭空能捏出一把汗来。”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2分)

28.文章第四段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壶口的黄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2分)

29.联系全文,请简单分析“壶口的黄河”的特点,并说说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30~33题。(14分)

改变美国的选择题

□李浅予

8岁那年,母亲给她出了道选择题:“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说:‘应当有某个人对这个问题做些事情,但为什么应当是我做?另一种人说:‘必须有某个人对这个问题做些事情,那么为什么我不做?”她还没来得及回答,这时妹妹从门外跑了进来:“我先选,我先选。”妹妹总是争“第一”,于是,她只好“选择”了做“另一种人”。

她虽然不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但这个选择却改变了她的一生,从某种意义上说,甚至改变了美国。

她就是美国工业医学的先驱艾丽斯·汉密尔顿。长大后,艾丽斯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因为她觉得自己应该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而这个工作通常都由男性垄断,女性一直被排除在外。

1893年,24岁的艾丽斯获得医学学位,随后便开了一家诊所。这是一家平民诊所,患者大多是附近的工人。和这些人打交道,她听得最多的便是他们遇到的各种危险的事情。

那时,美国没有对某种职业造成的事故和疾病提供赔偿的法律,更没有人关心职业病。于是她决定改变这种状况,既然“必须有某个人对这个问题做些事情,那么为什么我不做”?

她决定先从火柴厂入手。火柴厂的空气里充满着磷烟,这些磷烟被在那里工作的工人呼吸进去,侵蚀牙床,毁坏了牙根,伤了颚骨,随后形成脓肿,引起剧烈的疼痛,以致不得不动手术拿掉颚骨……

她将这些事实公之于众,反响强烈,并促成了一种新的无害物质的使用,代替了有毒的磷。一根火柴点燃了,尽管很微弱,但她相信,她可以用它驱散黑暗。

接下来,她又开始调查铅厂。很快,她发现情况比她想象的更糟糕。工人们在充满铅尘的有毒空气里工作,铅痉挛和神经错乱在这些工人中很常见,就像小说《艾丽斯梦游仙境》中的“疯帽子”:人们在制作帽毡的过程中使用了含铅的物质,结果许多制帽人变成了疯子。

艾丽斯“漫游”了一座座工厂,不过,她看到的不是仙境,而是活生生的地狱:拥挤、黑暗、通风不好、破旧、工作场所尘土飞扬。工厂主只顾赚钱,不愿投入一分钱来保护工人,工人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工作,大半都会铅中毒,中毒后随即被辞退,然后在痛苦中无助地死去。

艾丽斯写文章、发表讲演,揭露工厂主的冷漠、残酷。

“觉醒”了的工厂主开始抵制、恐吓她,但他们晚了一步,因为民众也觉醒了,越来越多的人站到了她的身后。

后来,政府也站了出来,一些州开始通过法律,规定为患有某种职业病的工人提供赔偿费。

工程师们开始设计出新的方法以防止有毒气体逃逸;化学家们则对工厂的空气进行定期的检查。

艾丽斯创造了奇迹,就像美国第一夫人伊丽莎白·罗斯福所评价的那样:“在工业里有成千上万的人保住生命,获得安全,这都要归功于她。”

荣誉扑面而来,她成了美国最受瞩目的女性,其风头甚至盖过了女明星和总统夫人。

1961年,当她92岁时,一所学院里的一座宿舍以她命名,一向淡泊名利的她接受了,不过却提出了一个要求:在她的名字前面加上“伊迪丝”。

院方不解,她解释说:“伊迪丝是我的妹妹,如果不是她抢了我的选择题,我想我大概就不会有今天的荣誉了。那是我很小时候的事情了……”

1970年,艾丽斯以101岁高龄逝世。在她去世后的第二年,美国劳工部增设了一个新的机构——“职业安全和保健局”。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2012年第10期,有删改)

30.在你眼中,世界上的这两种人分别指的是:

的人和 的人。(2分)

31.艾丽斯是如何为那些得了职业病的工人们伸冤的?在这个过程中,她又做了哪些事情?对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请结合原文简要作答。(6分)

32.请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2分)

33.阅读了这篇文章后,你获得了什么启示?(4分)

三、作文(50分)

34.“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那是母亲对即将远行的子女的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那是老师对学生无私奉献的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那是诗人杜甫对居无定所的穷苦百姓的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那是文天祥对国家视死如归的爱……可以说,自古以来我们就是一个不缺乏爱的国度,一个个爱的故事写在书中,流传在口中,扎根在老百姓的心中。

但在这几年中,也确实出现了一些极端利己的现象:有些人只顾关心自己,对别人毫无爱心,这不能不引人深思,发人警醒。

请根据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写一篇记叙文,要体现出当代社会甘于奉献、乐于助人的价值观,弘扬“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传统美德。

要求:①写作时,需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②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③600字左右;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或人名。

猜你喜欢

艾丽斯黄河
黄河娃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黄河黄河,我爱你
『黄河』
笔友
琴缘(上)
笔友
78岁的笔友
笔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