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开关电源的多电源并联控制系统设计

2013-04-29刘洲洲

电子产品世界 2013年9期

刘洲洲

摘要:本文研制一个基于开关电源的多电源的并联控制系统设计方案,采用UC3825和UC3907作为系统和均流控制系统的核心芯片,同时采用移相式全桥变换器的拓扑结构作为逆变电路,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它基本达到设计要求,具有输出电压可调、输出电流大、纹波小等特点。本文网络版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64386.htm

关键词:开关多电源;移相式变化器;逆变电路

DOI: 10.3969/j.issn.1005-5517.2013.9.007

*基金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1K09-16)

引言

传统的线性稳压电源[1-3]具有稳定性能好、输出电压纹波小、使用可靠等优点,但其通常都需要体积大且笨重的工频变压器与体积和重量都很大的滤波器。由于调整管工作在线性放大状态,为了保证输出电压稳定,其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必须承受较大的电压差,导致调整管的功耗较大,电源效率很低,一般只有45%左右。另外,由于调整管上消耗较大的功率,所以需要采用大功率调整管并装有体积很大的散热器,很难满足现代电子设备发展的需要。开关电源是一种采用开关方式控制的直流稳压电源,通过控制开关的占空比来调整输出电压。它以小型、轻量和高效率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以电子计算机为主导的各种终端设备、通信设备等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是当今电子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种电源形式。

方案设计

本设计基本要求:实时监控电源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通过 RS485通信接口与上位机监控系统通信,上位机可实时监控电源的工作状态和各种参数。具有输出过压、过流以及过热等多种检测和保护电路,带有告警指示灯可以在线设置和修正电源的参数和运行状态。具有自动均流功能,可以实现系统的任意扩展,满足现场实际需要。指标要求采用大功率电源设计,输出电源0~100伏,输出电流10A采用4组并联,最大输出电流40A各组电流不平衡误差小于5%。

输入回路将交流电通过整流模块变换成含有脉动成分的直流电,然后通过电容使得脉动直流电变为较平滑的直流电。功率开关桥将滤波得到的直流电变换为高频的方波电压,通过高频变压器传送到输出侧。最后,由输出回路将高频方波电压滤波成为所需要的直流电压或电流,主回路进行正常的功率变换所需的触发脉冲由控制电路提供。

在本系统中采用四路电源并联,由于每个模块的结构相同,故在下面框图中,只画出来了一个模块。其余三个模块跟下图中的模块并联,并同时受监控电路控制。在本设计中,UC3825作为控制电路的核心,产生PWM波以控制主电路的电压输出。UC3907芯片作为均流控制系统的核心,用于保障四个模块的输出电流保持在稳定状态,使系统处于最佳的状态。我们采用STC80S52单片机作为监控电路的核心,单片机的任务是采集每一个模块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电流,并将其数据通过通信接口电路上传给上位机,相反,上位机同样可以通过此电路设置系统的输出参数。系统一个模块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均流控制系统设计

大功率电源系统需要采用若干台开关电源并联,以满足负载功率的要求,并联系统中,每个变换器只处理较小的功率,降低了应力,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由于大功率负载需求和分布式电源系统的发展,开关电源并联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但是并联的开关变换器模块间需要采用均流措施,它是实现大功率电源系统的关键。用以保证模块间电流应力和热应力的均匀分配,防止一台或多台模块运行在电流极限(限流)状态。在本设计中,采用基于最大值电流自动均流法的集成芯片UC3907作为均流控制系统的核心。

电路工作过程如下:UC3907的调节放大器将模块自身的电流和均流母线的电流相比较,当模块自身的电流小于均流母线的电流,即它为从模块时,调节器使基准电压升高100mV,使输出电压增大,对应的输出电流增大。当模块自身的电流和均流母线的电流差不别不大时,该模块有可能是主模块。但是下一次,该模块又可能是从模块,如此循环往复。在本设计中输出电流最大值为10A,采用电阻来检测电流。根据芯片资料,UC3907内部电流放大器的输出最高电压可达5V。为此,我取4V。根据测算,此时需要送给UC3907检测的电压为0.2V。UC3907内部的驱动放大器将电压放大器输出电压转换成电流信号送给光耦电路。根据所选择的光耦电路参数,光耦电路原方电流应小于1 mA。根据芯片资料和调试经验,可以得到相关参数。R1=330kΩ,R2=2kΩ,R3=10kΩ,R4=7kΩ,R5=10kΩ,R6=5kΩ,R7=10kΩ,C1=C2=0.22μF。

所以加在输出整流二极管上最高的反压为705.7V。输出整流二极管流出的电流即为流过输出滤波电感的电流,所以其有效值为11.51A。所以根据以上分析,同时考虑一定的裕量,选取RURU3O12O作为输出二极管。该二极管的耐压为120V,额定电流为30A。控制和保护单元电路的设计采用PWM(脉冲宽度调制)作为控制方式。在本系统中我们选用的PWM集成控制器为UC3825。UC3825适用于电压型或电流型开关电源电路,实际开关频率可达到1MHz,输出脉冲的最大传输延迟时间为50ns,具有两路大电流推拉式输出,具有软启动控制功能,并具有良好的保护功能。并采用IR2110作为驱动芯片。过流保护我们采用了三重保护:一是在系统的输入级的三相交流引入处安置熔断保险管,在系统出现短路和其它意外重大故障的时候切断外部电源的输入以保护系统免受损坏;二是在用于控制软启动的触发器后级安置熔断保险管,以防止启动浪涌电流的过大而破坏功率器件;三是系统的最主要的过流保护部分,通过对系统电流的检测来控制PWM信号脉宽从而达到过流保护的目的。在本设计中,监控单元采用STC80S52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系统主监控模块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可以监控整个电源系统各单元的运行状况,具有对系统的运行参数进行采集、显示及设置的功能。监控单元还能不断接受上位机的送来的命令,并根据命令对电源系统进行操作或者将电源系统的运行参数反送给上位机,完成远程控制。

系统主控制程序设计

系统主控制程序流程图如图4所示。

系统实际测试

(1)稳压测试

测试条件:Uin=15V,负载由1kΩ减少到2Ω(表1)。

(2)均流测试 (表2)。

参考文献:

[1] 康华光.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

[2] 徐爱钧. 智能化测量控制仪表原理与设计[M].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6.1

[3] 徐爱均. 8051单片机实践教程[M] .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