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
2013-04-29程程
程程
从瑶里返回景德镇的路上,我们转道浮梁古县衙。浮梁古城建于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距今有一千一百八十多年的历史。唐朝元和11年(公元816年),因水灾,迁浮梁县城于现浮梁旧城处,历经唐、宋、元、明、清诸代至民国四年,长达1100余年。在一千多年的历史,浮梁以瓷茶互利、农工商并举的经济格局在各个时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多次被钦点为五品县衙,唐朝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新昌改名为浮梁,为上邑(即五品官衔);县衙内存有一块乾隆33年的“奉旨碑”--“特调浮梁正堂加五级”;明间背檀坊下书有“钦加同知衔,赏戴花翎权知浮梁事张,毛公建”,钦赐五品,为中国品位最高的县衙。浮梁古县衙为江南唯一保存较完整的清代县衙,也是全国仅存的几处古县衙之一,景区以五品古县衙和千年红塔为核心,浓缩了千年古县悠久的人文历史和灿烂的茶瓷文化。现存浮梁古县衙,建于清朝道光年问,距今170年,占地64495平方米(95亩),规模宏伟,是我国江南唯一保存完整的封建时代县级衙署,有“中国第一县衙”、“江南第一衙”之美称。现保留中轴线上的照壁、头门、仪门、衙院、大堂、二堂及三堂,基本保持了县衙原有风貌。整座建筑坐北朝南,错落有致,廊道相接,浑然一体,庄严和轻松并存,厚重与俏雅生辉。游历古县衙,在欣赏“奇妙”建筑艺术的同时,也感受到封建衙门官府威严气派。衙署内陈列了古代官服、刑具、十八般兵器、讯杖、官轿、夹棍,“帝制早废,县衙犹存”,“珍贵史迹,进门有益”,游客至此,既可以领略古代衙府的风貌,了解封建社会衙门的历史、政治、文化知识;也可以寓教于乐,过把古代五品知县瘾,置身其中,穿越岁月时空走廊,寓教于游玩之间。
历史文化长廊,千年瓷坛,城门楼,千年红塔,千年奇桂,古县衙共同构成浮梁县衙景区。历史文化长廊以贴地文化瓷砖展示干余年来浮梁的典故、历史和相关事迹,充分展示浮梁文化的发展历程,突出不同时代的文化内涵,以多个板块表现浮梁瓷、茶文化的源远流长和由古代文化走向现代文化的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势。在这里既可以享受茶文化的熏陶,也感受瓷艺术的丰富。两边铺筑雨花石健康道,以精湛的陶瓷艺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美丽的园林景观构成了世界独特的风景线。千年瓷坛的主体结构由水车、水碓、古驿道、古码头、古窑、瓷鼎、瓷龙柱、擎天瓷柱八大部分组成,占地面积5476平方米,整个造型为外圆内方,体现了“天地合一”的儒教文化色彩。瓷坛的底座是水车的造型,水车的半径长2004公分,寓意2004年为瓷都景德镇千年华诞,水车底部到擎天瓷柱顶端高1678公分,寓意公元326年置新平镇到现已有1678年历史。古驿道长1383公分,寓意浮梁从公元621年置县到现走过了1383年的历程。瓷坛平台上耸立着8根直径80公分、高500公分的影清陶瓷龙柱,代表宋代陶瓷文明。四条用不同石材建成的具有浮梁代表性的四种风格的古驿道和古码头把整个瓷坛底部分成东西南北四个单元,四个单元时分别刻有“绕南”、“南市街”、“湖田”字样,代表浮梁历史上四个最具代表性的陶瓷文化发祥地。最为壮观的是瓷坛中心的擎天瓷柱,无论是直径还是高度,都是目前世界上直径最大、叠瓷最高、无法以万件来计数的一件陶瓷巨作,堪称世界之最。擎天瓷柱的制作成功是世界陶瓷烧制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整个瓷坛构建,完整地体现了清代诗人龚斌《陶歌》的全部精髓。这陶歌是:“武德年称假玉瓷,即今真玉未为奇;寻常工作经干指,物力难艰那得知。在山石骨出山泥,水碓春成自上溪。要是高庄称好不,不成运载任分携。白釉表花一火成,花从釉里吐分明;可参造物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千年瓷坛,它是一部经典的陶瓷史诗,浓缩和涵盖了浮梁古代各个时期陶瓷烧制的历史和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陶瓷精品;它是一件解读“瓷都之源”的陶瓷文化艺术品;它体现了古代浮梁劳动人民勤劳智慧和伟大成就的结晶;它又一次再现了景德镇世界瓷都独一无二的历史地位。
古县衙城门楼高15.6m,由城墙、主楼和角楼组成。主楼座落在8m高的城墙之上,更显其巍峨高大,雄伟壮观。城墙巍巍耸立,外涂朱红,下筑券门洞,洞顶甚高,底阔3米多。城墙内外两侧,各有砖砌台阶,曲折通上墙顶。墙顶四周砖砌围廊,中部为主楼。门楼面阔5间,进深3m,重檐三滴水,歇山顶。三层檐下,四周有红色廊柱。上两层廊柱间置木栏板。楼内无柱,梁架结构简洁,联结严实。城墙两侧各有一角楼互为对称。主楼与角楼是城内唯一的高层木结构建筑。登上城门楼可一览古县衙美景,令人心旷神怡!巍峨耸立的宋代红塔有“江西第一塔”之称,全塔共七层,从地坪至复盆顶塔高37.8米。塔身皆用大型青砖实砌,每层均用青砖叠砌出外挑平台,不设钩栏。红塔反映了北宋初期塔的建筑外貌和艺术造型的时代特征,是座具有融合中国古塔特殊风格和江南建筑特色的佛塔。素有浮梁“古代城徽”之誉,也是古老浮梁的象征、历史的见证。“西塔夕照”为古代昌江著名风景之一,若春和景明或秋高气爽,则有“文照胜朝晖,紫烟连霄汉”的壮观。登临塔顶,眺望四野,俯瞰昌江,瓷都风光,尽收眼底,当别有一番情境。据史料记载,由于此塔完全是靠和尚化缘捐款修造,并且完全靠人力填土搭架子,一层层堆积泥土建成的,故此塔修建耗时79年才竣工。红塔原名为西塔,传说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败北后,逃至浮梁古城,躲进红塔后方逃过一劫。登基之后,朱元璋下诏拨银修复红塔,但因当时浮梁境内塔多,当时逃难紧急,没有问及塔名,好在当时其他塔外表均刷为白色,只有此塔外表为红色,朱元璋就对手下大臣说,红色的塔就是他的救命塔,红塔便由此得名。
古县衙的建筑具有徽派与赣派相结合的特点,最具特点的是县署里面的楹联,其丰富的内涵,涵盖了封建社会地方官处事方法和原则,历史上,瓷都景德镇一直隶属于浮梁县管辖。而浮梁县旧县城(即:浮梁古县衙景区)自唐代以来,一直是浮梁县治所在。是浮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浮梁自古以来一直是“望县”,其县署品级为五品,高出一般县署2级(一般县为七品)。较高的政治地位是因为其重要的经济地位,原由便是当地灿烂的陶瓷文化和茶文化。(中国古代的三大国际贸易为:瓷器、茶叶和丝绸。)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有诗句曾叹:“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根据《新唐书·食物志》记载:“浮梁每岁产茶七百万驮,税十五万贯”(这个数字相当于当时朝廷茶叶税的八分之三,为全国之首)。景区内有古装照相、乘轿游、县官升堂审案、武士巡游、开城门等项目,同时每年有“祭坛”、“情驻干喜良缘”等活动。在这里,你可以穿越古代,感受当县官审案,当贫民告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