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创新定义使命
2013-04-29崔倩倩
崔倩倩
【资料链接】
郑州一中始创于1949年3月5日,承袭了东里书院、天中书院、明新中学的书院之风、治学之道。1959年被确定为“河南省重点中学”,1980年被确定为“河南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2004年首批被确定为“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2005年、2007年、2009年、2011年连续四届被评为“中国百强中学”。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全国中小学校园电视节目金奖”等国家级荣誉。自中国组团参加世界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以来,郑州一中共有8人摘取学科奥赛国际金牌,2人夺得银牌,在中国的中学中处于领先地位。
自2005年以来,郑州一中连年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几十所重点大学邀请参加高层论坛,授予优秀生源基地。学校每年向著名大学输送了大量的优秀毕业生,有20~30名学生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200~300名学生被全国前15位重点大学录取。同时,每年都有学生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耶鲁大学、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世界名校录取。
作为中学校长,郑州一中的朱丹校长绝对是一个个性鲜明的人。在2013年郑州一中的毕业典礼上,他曾经满含深情地对自己的学生说:“你是怀揣一个梦想来的!梦想的路很长,有着万道水、千座山。梦连成串就像山叠成峦。你不是仅想上个好大学,你想得更高更远。你想有独立的精神,你想有自由的空间,你想铸就更多方面的优秀品质,你想对社会、对人类做出更大贡献;你要的不是知识,你要的是品质和内涵;你要的不是第一和状元,你要的是顶天立地的MAN;你不要死记硬背,你不要亦步亦趋,你不要只会纸上空谈,你不要志大才疏,你不要自私自利,你不要妄自菲薄,你不要自高自大,你不要市井庸俗,你不要目光短浅。你要的是卓尔不群,你要的是出类拔萃,你要的是与众不同,你要的是超凡脱俗,你要的是独秀于林,你要的是鹤立鸡群,你要的是标新立异!”可以想象如此激情澎湃的文字会点燃年轻学子们怎样的热情,会引发他们作何思考,会让他们将自己的高中生活怎样地铭记在心。
八月三日,在北京举行的首届“双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选拔高峰论坛”上,记者见到了这位传说中的能干校长,在论坛总结大会上聆听了他针对中学课堂改革所做的精彩发言。会后本刊记者采访了朱丹校长,就当前大家关心的创新人才培养、高中特色办学等热点问题进行了交流。朱丹校长语速不紧不慢,但谈锋机敏,他所提出的“可以尝试回到应试教育里面来探讨素质教育怎么开展”的设想,对郑州一中所开展的“自习课堂”“主题课堂”建设的经验介绍,对自主招生的看法,给新高中学子的建议,关于学校管理的心得,等等,无不反映出教育创新中的使命感。
这里,为大家呈现对朱丹校长的访谈,从他的言谈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有棱有角的校长是怎样打磨出一所好学校的。
朱丹:说起创新人才培养,我觉得培育和选拔都很重要,这两者相比,培养比选拔更重要。创新人才的培养,已经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把创新人才培养作为一种使命和责任来看待。因为创新这种思维品质的培养,不是谁能加工出来的,这需要从幼年成长过程中孕育而成,所以教育工作者要有使命感。
创新品质的培养,不可能源自人云亦云的陈词滥调,也不可能因拾人牙慧而得。创新人才培养分为浅层次和深层次两个不同的层面。比如一些课程体系的建设问题、学校各种活动的设计问题,这些问题应该说也属于创新的一个内容,但是都是停留在浅表层面上。因为从课程体系的建设上说,开了多少课程,开展了多少个活动,这些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有益处,可以为学生开阔视野,帮助学生找到思维的触点。但这些都不是创新培养的正解,因为关于课程体系的建设有两个问题应该厘清,一个是课题体系的建设需要投入的成本很高,要求比较好的教育资源,如聘请专家、学者、博士、博士后参与。如此的投入,对于一些农村学校、县城学校,甚至地市级的学校是很难做到。因此,类似的高成本投入的课程体系建设,不是中学开展创新人才培养时应该完成的急切任务。时常有人说,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运动似的轰轰烈烈多开一些课程不难,条件好
一些的省会城市的学校完全可以做到。那么一些学校是否真能通过开设的这些课程,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我对此存疑。因为现在有些学校仍然存在对教育思考不深刻、改革没有进入深水区的情况。
实际上学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可以在两条路上同时开跑,一条路是素质教育,另一条路是应试成绩。之所以把素质教育和应试成绩相提并论,是因为在强调素质教育的同时,应试教育也必须要抓紧。社会大众是用应试成绩来评价学校的,作为教育专业工作者,如果学校的竞赛成绩、高考成绩不好的话,是很难进入名校行列的,不仅不会被社会、大众、家庭承认,也会逐渐淡出教育专家的视野,所以应试成绩绝对不能丢掉。
另外就是如何从本质上解决创新品质培养和应试教育的融合问题,如果创新品质培养取得实效,应试成绩必定会好。如此一来,仿佛所有的改革都要回到成绩这个症结上。的确,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们完全可以尝试回到应试教育里面来探讨素质教育怎么开展。如,课堂改革问题,设计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很重要,但这不是主要问题,主要问题应该是学生在十几年的求学生涯中,在日复一日的课堂学习生活中,能不能有一种学习方式让他摆脱传统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同时能够保证学生的学习成绩,让学生长期在自主学习的方式中达到提升学业成绩的目的,这样既完成了社会的评价和需求,也完成了教育的使命,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品质。因此,如何改革课堂教学,改革教材,是素质教育中创新人才培养最重要的问题,其他问题都是兜圈子。
朱丹: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关注如何落实,如何开展具体的工作。学校的创新人才培养必定与课堂改革紧密相连,一般来说现代学校大致有四种课堂形态。一是“讲堂”,这种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发挥着引领、解惑的主导作用。必须指出:这种主导作用的过度强化正逐渐使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精神丧失殆尽。二是技能课堂,例如实验课、器乐课、劳技课等均在此列。三是实践性课堂,这种课堂突出开放性和社会性,例如“研究性学习”。第四种课堂就是“自习课堂”。郑州一中的课堂改革包括两种不同的形式,一个是“自习课堂”建设,另一个就是“主体课堂”建设。
首先,我说说“自习课堂”。不少人认为自习似乎只是“讲堂”的课间转换间隙,是学生写写作业、恢复一下精力的“补白”时间。实际上,“自习课堂”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自控能力,自学品质、合作能力、甚至公共素养都是在这里培养出来的。因此“自习课堂”是培育主体意识、主体责任和主体能力的最为举足轻重的课堂形态,是名符其实的“学堂”。讲堂和学堂虽然时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还是分别凸显出“传授”和“自主”的不同特征。没有讲堂,学生可能会迷失学习的方向,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没有学堂,知识就难以内化为能力,思维品质就得不到生长。当正常的教育变为应试教育时,课程表上高考主科目的周课时会远远超出教育部的规定,自习课堂所剩无几或索性消失了踪影。“讲堂”和“学堂”的此长彼消,乃是素质教育最值得关注的现象。
对此,我们在学校提出,一个学校的学风如何可以通过它的“自习课堂”看出来,如果“自习课堂”非常好,那么这个学校的学风和学习成绩不可能不好。学会自习,必须完成三项修炼:“入静、入定、入神”。所以我们的“自习课堂”也讲求六个字:“入静、入定、入神”,这是三个登堂入室的境界。这三项修炼中,“入静”是基础。“入静”有层次之分,慑于纪律和公德,走进自习课堂,管住嘴巴不说话,强迫“入静”,是第一层次;自己劝导自己“入静”,是第二层次;风生水不起,是最高层次。简单说来“入静”,就是“自习课堂”不能说话,教室那是学习的殿堂,不能喧哗,也不能干扰其他人学习。评价自习课堂是否安静,先听一听教室是不是还有嘈杂的声音,再看一看学生是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如果当你走过窗前,学生眼光齐刷刷都投向于你,就说明学生还处于“心不在焉”的状况,尽管有低声的吟诵,有窃窃的交流,但“自习课堂”还是没有进入真正的静谧。“入静”不一定“入定”,“入静”通过行政干预比较容易达到,而“入定”“入神”是更高的境界。入了静才能慢慢进到“入定”的境界,“入定”,要有定力,坐在座位上学习要能心无旁骛。最后进入“心中唯书,人各世界”的“入神”禅境。达到出神入化的“入神”境界,就一定会沉浸在学习的快乐中,其乐融融。
“入静、入定、入神”是我们学习“自习课堂”建设的三个目标,开展“自习课堂”建设四年来,效果非常好。为强化巩固“自习课堂”的效果,我们采用不同的方式帮助鼓励学生更好地达到“入静、入定、入神”。一是学习氛围的培育。二是我们自己独特的方法,如我们学校单独设立了公休室,各个班都可以在公休室自习,凡是学习自控能力差一些的,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通过教师谈话以后,如果做得好的留在班级自习,做得不好的在自愿的前提下(不是惩罚),经过与学生沟通,去公休室自习。这样在陌生的环境下,干扰因素会减少,自控的效果就会更好。事实证明这个办法的效果是非常好的,不少学生慢慢就能达到“入定”“入神”了。当然这中间还要配合其他一些教育,如励志教育等。
朱丹:现在的课堂改革很多,其中有一些不乏作秀的成分。记得有这样一篇报道,说某校进行了三个环节一体化课堂改革,把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三个环节一体化。在我看来这不是课堂改革,这还是在应试教育,无非是把学生的整个学习时间更严谨、高效率地控制起来了,形象地说也就是精化一些产业程序,让它产量高一些。又比如让学生上讲台去讲课,然后学生发言,整个课堂交给学生,其实这也是在作秀。还有的学校参加组织的观摩课,上课前教师需要与学生彩排很长时间,学生要配合教师,每个细节都要彩排,不彩排没法做。如果让学生讲课,还是传授式的课堂,无非是传授学生变成了“小先生”而已,这样一来还加大了这个学生的负担。再者,如果让学生传授,何不让老师来传授呢?老师懂得的知识经验比学生要多得多。类似的东西不可能常态化,严格地说,没有进行学习方式的变革,就不是真正的改革者。
因此,我们力求落实改革。我们建设的“主体课堂”是以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学生的学为主线,以教师的教为辅线,以学习目的达成为最终目的课堂教育新模式。我们的“主体课堂”上有三个环节,自学、研讨、精讲。在自学环节学生依据教材和教师编写的学习指导书,明确学习重点、难点、知识点,自主完成学习目标,同时可以在自主思考的过程中产生新的学习目标。在研讨环节学生带着自学时存在的疑问和新出现的问题,采用小组自由研讨的形式,头脑风暴、集思广益,互相激发思考,打开思路,在碰撞中擦出火花,在交流中寻求真知,逐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精讲环节教师针对前两个环节时候学生不能解决的带有共性的问题,或者一些相对比较重要的问题,新出现的问题中很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补充式的讲解;针对系统性学习内容、普遍性的方法进行总结式讲解;针对具有深远意义的内容进行升华式讲解;针对学生个别问题,进行课后单独辅导。
“主体课堂”与其他课堂程序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自学不能前移也不能后移,不用课前预习,必须放在课堂上,即课堂外的时间都归学生,严格要求自学时间完全放在课堂上,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前移和后移。第二个是研讨,整个课堂是40分钟,学生自学10分钟左右,研讨5~10分钟左右,精讲15~20分钟左右。
“主体课堂”对精讲也有要求,遵循三分原则,三分之一内容不要讲,让学生自己学习完成,还有三分之一稍微点拨让学生研讨完成,只能讲大约三分之一内容,要有取有舍。凡是学生能完成的,必须交给学生,不能越俎代庖。教师的精讲要涉及到这两类问题,一是预设的问题,一是新生成的问题。有预设是因为从学科规律出发,15-18周岁年龄段的学生学习这些知识,肯定存在一些普遍性的问题,教师对这些问题要把握得很准,事先准备好。另外,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会出现不同的问题。教师时常遇到这样情况,教这个学生时没有出现问题,教另一个学生时却出现了问题,这就是新生成的问题。精讲要解决这两类问题,即带有普遍意义的预设问题和新生成的问题。
在“主体课堂”建设里面有一个关键点,就是《学习指导书》的编制,我们要求教师编制《学习指导书》,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这一点对教师来讲是比较大的工作量,也很考验教师的基本功,但是它有很高的实用性。《学习指导书》的作用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其核心是学习的一般方法指导和合理建议,能引导学生养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其基本内容不是告知、讲授、包办,而是引导、点拨、启发。《学习指导书》有很重要的特质就是设置启发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呈现由浅入深、深入浅出,由表及里的认知过程。我们的《学习指导书》的基本范式是知识沙盘、自主学习、交流研讨、归纳总结、自我测评,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增加相应的知识链接。《学习指导书》我们会统一发放给学生,与教材一起成为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资源。
目前,我们的“主体课堂”理念已形成《主体课堂》系列丛书由河南科技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9大学科,每个学科都由学习指导书、精讲集和习题集三部分构成,以自学、研讨、测评、精讲四个环节进行知识的传递,学生心灵的构建。希望通过丛书的公开出版发行,将郑州一中的特色课程改革向关注教育领域的专家、同行做一个汇报,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另外,教育部要求各中小学规范办学行为,对课时提出了严格要求。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在河南省,在办学规范方面,我们是自始至终做得最好的学校。根据现在的学时分配办法,结合国家课程标准的学习规范,
“主体课堂”的课时安排符合组织学习过程的需要,课时时长设计为40分钟。我们的意愿是能在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的情况下,把学习成绩也提高上去,我们愿意去做这种尝试,所以星期六、星期天、假期不补课,这一点我们做得很好。在实践中,我们2013年毕业的学生,有3个班级是“自主课堂”实验班,他们1节课只讲20分钟,而平常1节课是讲40分钟;另外,这3个实验班高考前提前1个月不再授课,而平常的班级是考前3~4天停课。这样的课时设计,让学生拥有的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从今年(2013年)的高考成绩看,16个班级里面,3个“自主课堂”实验班,有两个实验班的总成绩位列全校第1名、第2名,还有一个是第9名。应该说,我们用教学课堂改革,素质教育的这种行为取得了好的应试成绩。
这种改革,学生上课的时间减少了,学生的成绩没有受影响,究其原因可以说是这种方式促进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它的好处究竟在哪里?
首先它克服了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一般来说“主体课堂”实验班的学生学习欲望都比较强,给了他们自由的空间,学生不会产生厌学情绪。厌学情绪是现有教育模式下的产物,一些高中毕业生,考完试,一出考场,学生把书都全部撕了、烧了,这就是对读书的一种仇恨,他们已经没有了学习的乐趣,学习不过是迫于家长、社会、老师给的压力。学生常常处于一种被迫读书的压迫下、学习任务的压迫下,学生当然要反抗了。我们学校不一样,给了实验班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他没有厌学情绪,这是“主体课堂”最大的亮点。增加学习时间,增大作业量,对提高卷面成绩是有好处的。因为卷面成绩,很多是由知识灌输得来的,但是要看到,这种方法在一定范围内有效的,超越了一定的范围后,边际效应就出现了,加得越多,厌学情绪就产生了,教师的职业倦怠感也会同步产生。
第二,学生的规划能力,自学能力强了。
第三点是提问题的能力、思维活跃的能力,表达能力都提高了。不少教师反映,现在的学生不会提问题了。的确如此!在我们的教学恳谈会、学生对话会上,“主体课堂”实验班和对比班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主体课堂”实验班的学生们争相发言,有提不完的问题;对比班的学生发言就比较冷清了。这就是说,实验班的学生通过研讨环节已经培养、训练出来了,这些能力对学生来说确实是很好的,如果没有学生在求学生涯中日复一日的自主学习意识的培育、自主精神的开发,就谈不上创新的开发。
朱丹:关于自主招生人才选拔制度,我是很赞同的,针对一个新生事物出现一些杂音是难免的。但是如果听到一些反对的声音、争议的声音,就因噎废食,停止前进,那么任何改革都不会成功。在基础教育领域出现新事物,出现不同的声音,非常正常,只是我们不要被少数声音阻碍了发展。
自主招生在高考里面是一类,保送生是一类,高考生是一类。这三类学生里面,质量是最稳定的。这个情况说明了自主招生的效果,也就是说,自主招生基本能够全方面地考核一个学生的能力,确实能选拔出优秀的学生。
历来自主招生备受争议,有人认为高校之间抱团联考,在高考之前提前把成绩优秀的学生“掐尖”掐走了,挤占了其他考生上名校的名额,削减了其他学校想招收优秀拔尖学生的数量,自主招生不能促进人才选拔的合理化,不能有效弥补高考制度的缺陷,还会拉大教育不公平的差距,等等,各种言论此起彼伏,一路伴随着自主招生的发展。
这些问题,我觉得毋庸讳言,高校招生工作中功利性的一面、不完善的一面在所难免,但即便如此也不能影响对自主招生的正面评价。首先,高考就是选拔人才的,通过自主招生完成了选拔的目的,实现了选拔的目标。再说相比较而言高考也是“掐尖”,只是通过自主招生能够掐得更准。“掐尖”是存在的事实,但是不要把它极端化、片面化放大。自主招生通过一种更简洁,成本更低的方式、选拔更准的方式把学生选拔出来了,是值得肯定的。另外,自主招生的公平公正性,这是评价尺度的问题,任何制度都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完善。总之,多一把尺子选拔人才,对国家、对个人都是好事情。
结语:近年来,在教育领域针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讨论不绝于耳,什么样人才能称其为“创新人才”,怎样的培养模式才算“创新”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本次双高论坛上,各位专家、校长们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展示自身创新做法。在这其中,朱丹校长以其自信沉稳的台风和诚恳翔实的观点牢牢吸引了大家眼球,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采访过程中,朱校长的好恶分明也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一校之长敢于毫不留情地直斥现存教育环境中存在的“作秀”现象,能够把创新从“噱头、花样”旧习中脱离出来,将创新融于使命,做出了扎实的、有内容的、可操作的课堂,并且能将其经验进行升华、共享,这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性的工程。我们也希望在教育改革和创新中能出现更多的朱校长,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为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