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谈玉林市容县采茶戏之“容县特色”

2013-04-29潘美灿

西江月·上旬 2013年9期
关键词:封闭性采茶戏

潘美灿

【摘 要】采茶戏作为一门独特的民间艺术,在许多地区广为流传。本文将试着从角色行当、化妆、唱腔、步法、表演等诸多方面,漫谈容县采茶戏之“容县特色”。笔者认为,容县采茶戏为保持其特色,永葆活力,绝不能盲目改革创新,而需要保持其“封闭性”,即要用容县之民间文化来养育容县之采茶戏。

【关键词】采茶戏;容县特色;容县文化;封闭性

采茶戏产生于明末,盛行于清乾隆年间,与秧歌戏并称为我国南北两大戏曲,是全国唯一以茶文化为内容而发展形成的独立剧种。2006年5月,采茶戏(赣南采茶戏和桂南采茶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的桂南地区主要指广西南部的一些城市,如玉林市、钦州市、崇左市等。

采茶戏在玉林市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之一,玉林市内的博白县更被称为“广西采茶艺术之乡”。然而,玉林境内丘陵、山地、平原交错纵横,可以说是“三里不同天,十里不同俗”,采茶戏在经过不同地区的劳动人民的精心打磨推敲之后,已经变得各显特色了。我的家乡容县属于玉林市的一个重要县城,家乡的采茶戏,经过漫长的发展之后,已经形成了令人眼前一亮的“容县特色”。

容县的采茶戏,在角色上有明确的正、丑的分法,所谓“正”,又有正旦,正生,这些角色必须是长相惹人喜爱的,丑”类又包括丑旦、丑生两种,丑角类的人物在长相上会有所欠缺,或歪嘴巴、或变成“独眼龙”等,当地人又把丑生称为“丑脚”。同杂剧类似,采茶戏中的女主角被称为“正旦”,但是男主角却不称为“末”而是称为“正生”,这跟南戏中的角色分类又有所相似。值得一提的是,容县的采茶戏中,正旦一定是跟正生搭配在一起的,而丑旦也只能和丑生在一起,这反映出当地人的一种“美丑不可混淆”的审美观念。[1]

在容县的采茶戏中,对于采茶戏里的人物化妆,也是很有讲究的。比如,小姐的妆要香艳可人,打扮得花枝招展,一上台就能吸引观众的眼球;相对于小姐而言,丫鬟化的妆就需要和小姐的妆不一样了,除非剧情需要,不然,丫鬟的妆不可以比小姐的妆更抢眼,否则,那是要被资深戏迷轰下台的。在京剧中,根据脸谱可以读出一个角色是英雄还是坏人,受人爱戴还是受人厌恶等信息,在采茶戏中,根据演员化的妆,还有他们的穿着打扮,也可以在开场时对角色有所判断。比如,奸相要化妆成黑脸,画倒眉,三角眼,还要戴着卷须,穿着蓝衣服上台,丑角的脸要化妆成山大王,如果一个演员化着一个大花脸的妆,那么他饰演的角色可能是好人,也可以是坏人。在服装方面,采茶戏主要以古装服饰为主,男演员一般要穿长衣长裙,女演员需要穿裙子。

容县的采茶戏之所以多以古装服饰为主,是因为采茶戏中演出最多的就是古装剧了。这些古装剧,有些是根据历史改编的,比《薛仁贵征东》《杨家将》等,当地演员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自编自导出了一系列精彩的采茶戏,比如,在《薛仁贵征东》之后,他们又编出《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等连续剧,这完全是采茶戏版的“薛氏传奇”!除了古装剧之外,采茶戏中也会出演一些展现真实生活的现代剧,有时,根据演出需要,粤剧也会成为采茶戏班表演的重头戏。

在步法方面,容县的采茶戏就显得与其它地区的不同了。无论是京剧,还是赣南——桂南的采茶戏中,“矮子步”都俨然成为一个艺术符号。容县的矮子步又称为“扮装矮子步”,即装扮着矮子走路的样子,追求形似,但“矮子步”也仅适用于矮子。对于其他角色,他们是有着自己的步法的。比如说,小姐走路要显得婀娜多姿,摇曳生姿,所以她得走小碎步,夫人也走碎步,但是夫人在走碎步时一定要拱着手,最好脸上带点傲慢,显出人物的气势,还有身份。其他的演员,比如媒婆,要走扭秧步,充满喜感;武生则要走虎步,其他的男演员就走丁字步为主。

对于采茶戏时使用的音乐,则更显得有“容县特色”了。采茶戏的音乐唱腔使用的是“容县四平腔”,一般是七字一句,两句一组,例如:“古乐喧天震耳闻,声声催促出台行”,同时还需要四六连,讲究双关韵。腔类根据身份、职业而分,又有化子腔、强盗腔、媒婆腔等,媒婆腔还被称为“唱木鱼”,这种唱木鱼近似说唱,边演唱边敲木鱼,节奏感十足。至于曲调方面,就有媒婆使用的木鱼调,也有木偶调、粤剧调和采茶调,虽然这些都是演采茶戏时使用的调类,但采茶调并不是使用最多的,木偶调反而更重要。而伴奏音乐的乐器,主要是大锣、鼓、笛子,还有电子琴等,“正如李渔所说:‘戏场锣鼓,筋节所关。采茶戏也不例外。因此,采茶戏曲牌音乐的功能主要还是用来烘托气氛,而打击乐则直接配合演员的动作进程。”演员在出场、收场、转场的时候都要敲锣打鼓,以提示观众;当演员唱台词的时候,是不需要音乐伴奏的,但只要演员一唱完一组台词,就要用电子琴伴奏一次,以活跃氛围,增加感染力。容县的采茶戏之所以是容县的采茶戏,就是因为它只能用地地道道的容县方言来演唱。如果你不是本地人,或者你听不懂粤语,那可能你只能在悠然清扬的唱调中稍稍感受采茶戏的魅力,却无法真正领悟到容县采茶戏的特色。

戏团表演当天,如果有主人请客唱戏,那演员一出场会先唱自己随意编的祝贺词,祝贺主人家庭幸福,身体健康,然后主人会拱拱手,大声说:“同贺同贺!”接着采茶戏才开始正式表演。演员出场之后,会先做一个自我介绍,比如,丫鬟出场了,要介绍自己的姓名,是否婚嫁等信息,这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演员将自己的情况交代得越清楚,越有利于帮助观众了解剧情,避免对故事情节的误读。由于容县的采茶戏多为古装剧,并编成类似于章回小说的结构,情节紧凑,故事曲折,所以每场采茶戏又分为很多节,一节结束之后,演员会说,“欲知详情,请听下回分解”,然后退场,其他演员紧接上场。采茶戏还有一个“容县特色”,即“重自然自发表演,轻技术技巧雕琢”,行家里因此流行了这么一句话:“聪明戏子,愚钝师公。”就是因为演采茶戏的戏子们在平时的表演中,都是即兴发挥的,演员在表演采茶戏的时候,只要明确剧情,知道自己大概应该怎么演,就可以在场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3]在表演結束后,全体演员一起出来谢幕,其中一些演员会拿着一个小篮子请戏迷打赏,不论钱财多少,都会得到演员的祝贺词。

容县采茶戏将生活中那些畸形的、怪异的、传奇的、美好的一切情节都搬上舞台,然后又使之与容县的特色文化紧密结合,形成了独特艺术品格和审美价值,而让容县采茶戏永葆生命力的源泉,则是它的“封闭性”,时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为热点,而主张积极创新的呼声日益响亮,然而,在笔者看来,创新并不是万金油,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可以说,容县的采茶戏之所以是容县的采茶戏,而不是博白的采茶戏,钦州的采茶戏等,就是因为它的血液里流动着的是容县文化的血,它是在容县文化下诞生的孩子,如果有一天,容县的采茶戏不幸被其他外来文化深深地改造过,那它只能是“四不像”的异物了,那时,我们又可以给自己的后代,留下什么值得骄傲的东西呢?那时,万千容县人齐哭,苍天亦有泪![5]

如果,我的眼里常闪着泪光,那是因为,我对容县的采茶戏爱得深沉、深沉……

【参考文献】

[1]河晶晶.初探赣南采茶戏之丑角[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1(02).

[2]王伽娜.高州木偶戏和采茶戏的浪漫风格——西方音乐美学的视角[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04).

[3]徐慕云.中国戏剧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4]胡一伟.百戏园中茶花香——漫谈江西采茶戏[J].当代江西,2011(05).

[5]陈孝余.博白客家采茶戏现状调查[J].艺术百家,2008(06).

猜你喜欢

封闭性采茶戏
采茶戏的种类及传统唱腔述要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简介
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封闭性
浅析不同时期农村人口增长情况
江西采茶戏中的梁山调腔系音乐考
涠西南凹陷TY油田断层封闭性定量评价
断层封闭性定量表征及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
浅析赣南采茶戏旅游资源的开发
夏布谣(新余采茶戏)
中国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与传承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