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高等教育比较及其对人才培养的影响

2013-04-29邓慧婕余金花

科协论坛·下半月 2013年9期
关键词:美国高等教育中国

邓慧婕 余金花

摘 要:美国坐拥世界一流的高等院府,同时拥有完善的教育体制、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及自由民主学术精神,这些都为培养世界顶尖级人才做出了贡献。中国从科教兴国以来,不断革新教育,在教育事业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教育和人才培养息息相关,对中美高等教育差异培养不同型人才进行比较分析,试从两国的高等教育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师生关系、学习动力、课堂学习氛围、考试制度、班级人数、成绩公布方式、课外活动来阐述。通过比较分析和总结,笔者得到的几点启示对进一步认清我国教育的优缺点,为将来更好地完善教育提供帮助。

关键词:中国 美国 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9-179-02

1 引言

中美两国由于各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差异势必会影响到人才类型的输出差异,尤其是中美两国的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所产生的影响更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中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下培养出的基础扎实却缺少创造力的社会精英,美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下栽培的创新思维丰富但是理论基础知识不太扎实的高等人才。两国高等教育体制下培养人才的迥异大体上是受两国高等教育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师生关系、学习动力、课堂学习氛围、考试制度、班级人数、成绩公布方式、课外活动的影响。

2 中美高等教育的考试制度和对学生的考核方式

2.1 中国高等教育的考试制度和考核方式

考试制度原本是为社会选拔,甄别人才而制定的规则,即让人们完全平等的进行竞争,通过个人努力获得成功。考试成绩一般能反映学生在考核范围内的水平和能力,是促进学生成才的重要动力之一。在平时的期中期末考试中,中国学生单人单桌,监考老师严防紧守。

中国的高等教育考核方式以应试为主。美国高等教育考核方式则丰富多样。中国高等教育课堂的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就是由20%的课堂出勤率和80%的试卷分数决定的。这样仍然是将应试教育贯彻到底,在加上中国教育评价体系里还是一贯以考试分数来考核学生,这势必会导致学生还是把精力集中在考试上来,而忽略了一些学习技能和自身素养的提高。

2.2 美国高等教育的考试制度和考核方式

美国的考试制度则非常灵活,考试以开卷形式进行,学生们也可以将试卷带回家做,一周内交卷即可。另外,美国考试还采取自主考试体制,这种考试制度最优越之处在于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考试的时间。在考试周,有三个考试阶段可供学生自主选择,上午9-12点,下午2-5点,晚上7-10点,学生最多有两个小时完成考卷,但也可提前交卷。

美国高等教育课堂的考核方式是由学生50%的课堂表现和50%的试卷分数决定的,而这其中50%的课堂表现又由学生的出勤率、presentation、小组讨论团队表现等组成的。这样学生在大学深造时就不是单一注重自己的卷面成绩,还会注重自己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例如,教授为法学院的学生布置一个模拟法庭的case,学生会为此准备很长的时间,翻阅大量的法学资料,加上小组讨论等。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学习能力会有个质的飞跃。通过课堂上的presentation,可以锻炼学生的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有课堂主人翁的意识,这样大大地刺激学生学习的欲望。通过小组讨论可以提高学生团体合作能力,这种能力是知识爆炸时代里急需的。

3 中美高等教育的课堂学习氛围

3.1 中国高等教育的课堂学习氛围

中国的课堂是以老师为中心,进行填鸭式教学而美国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创新型教学。中国的课堂是严肃安静的,老师采取的一问一答式的教学,学生必须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解,学生就是训练有素的兵,整齐划一。在中国的课堂,要是学生当面指出老师的不足或者有别于大众的想法会被视为不尊重老师的“大逆不到者”和“思想异类者”。在这种压抑沉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很难学地轻松,学生会被逐渐培养成为没有创造性思维的乖孩子。

3.2 美国高等教育的课堂学习氛围

在美国,课堂学习氛围是轻松的。老师的教学导向是以学生为主,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每节课都有参与课堂和获得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学生有很强的主人翁意思,学习欲望很强,课堂气氛很好。曾定居于美国的张女士的小孩在美国所接收的初等教育时,老师在讲美国的人文地理时,会把一张地图上的不同州贴上很有个性的卡通标签,学生非常积极参与到记忆不同地理知识的课堂活动中来。美国老师在课堂上很注重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在老师眼中每个孩子都有很强的可塑性,都有成为未来之栋梁的潜力。美国的课堂力争培养一批健全人格、独立精神、自由思想、创新意识和合作的习惯的现代复合型人才。

4 中美高等教育的班级分配及班级人数

4.1关于中美高等教育的班级分配

中国大学的班级分配是由学校的招生规模、院系设置以及学生的高考填报志愿决定的,美国的班级分配是由灵活的学分选修制来设置安排的。中国的大学生在被大学录取时就知道自己的院系专业了。美国的许多学生在进入大学时,不会知道自己所属哪个专业院系,读到二三年级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确定自己的专业及研究方向。

中美两国大学体制差异的核心还表现在中国的大学生是以班级为单位来管理的,而在美国没有班级这个概念。大学四年期间,中国的学生除了选修课外,大家在同一个班上着同样的基础课与专业课。美国大学的所谓“班级”,是以学校为单位,所有同一年进入大学的学生,就是一个“班”,与中文的年级意思相近。所以讲到班级,美国大学生的概念只有“某某年班”(相当于某某届)。

4.2 关于中美高等教育的班级人数

中国大学的每班的学生人数较为平均,但是师生比例较大,一般为1:30左右。美国大学的师生比例较小,一般来说私立大学的师生比例为1:8。公立大学的比例则为一比十几。60%的授课班级人数在20人以下。美国大学很重视小班教学,不同的大学有不同的要求,有的大学限制授课班级的上限人数,有的大学则限制授课班级的平均数,如纽约理工大学控制新生班级规模,平均每班18人。

5 中美高等教育体制下大学生的课外生活

5.1 中国大学生的课外生活

中美两国的大学生课外生活形式日趋多元化,内容日趋丰富化然而两国课外生活的活动意义和目的不尽相同。在中国,随着大学生独立意识日趋增强、自由支配的课余时间逐渐增多,大学生对课外生活的时间安排与利用呈现了多样化的趋势。有专门的学生及机构针对大学生课外生活这个话题展开了相关的网上问卷调查,其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大学生在课外生活上选择上网、运动、阅读、娱乐、外出逛街等;部分大学生开始谈恋爱来消磨自己的课余生活;一部分选择学习的同时做些兼职工作丰富阅历。

5.2 美国大学生的课外生活

美国大学生的课外活动相当丰富,分为三个大块:校内娱乐,校外活动,以及社区活动。美国大学的俱乐部往往是是由学生自行组织与领导,为学生提供了发展兴趣的空间有利于独立个性化的性格培养。学生在社团工作里还可以学到不少团队精神与合作经验,培养组织能力。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文艺团体,该团体对调节学生文化生活和学术氛围对培养学生的情操起一定作用。社区活动是美国最具有特色的课外活动,它包括参观银行、警察局;学做面包;到医院去照料病人;到湖边去清理垃圾等等。做义工是美国社会的良好传统,很多大学生都会利用课余时间都到各种义工组织服务。在活动中,学生们既接触到了社会、奉献了爱心,同时交到了许多朋友。

6 关于中美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比较及启示

中美两国的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有着显著的差异。中国的高等教育窄而深,而美国的高等教育广而博。中国的高等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积累和灌输,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及知识体系的构建,着力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尊重;美国的高等教育注重知识的拓展及创造,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及实践,着力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质疑。不同的教育模式及理念,导致中美高等教育所培养出的人才的不同。中国的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往往具有严谨的学术精神;美国的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常常具有自立的人格魅力。然而,中美两国的高等教育也各存利弊。中国大学生欠缺一定的创新能力,美国的大学生则是基础不足。因此,中国在改革高等教育体制,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方面,还应努力营造一种能容忍并鼓励学生进行学术质疑和批判的人文环境赋予学生更多地自主选择权,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从而推动中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

参考文献:

[1] 刘自忍.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初探[M].重庆:西南大学,2007.

[2] 张书祥.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M].郑州:郑州大学,2006.

[3] 罗云,刘献君.国际化: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2(02).

[4] 徐加放.中美高等教育差异及其借鉴意义[J].石油教育,2012(01):78.

[5] 杨建国.浅析中美高等教育之差异[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09):56.

猜你喜欢

美国高等教育中国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美国商业银行衍生品业务的特点分析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英媒:“中国”成美国网络威胁敏感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