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变声期与歌唱教学

2013-04-29何瑞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年9期
关键词:变声期歌唱教学

何瑞

摘 要:变声期是孩子成长到一定年龄后从童声向青春期过渡过程中的必然生理反应。而青少年又处在爱好音乐、喜欢唱歌的年龄,在学校艺术教学过程中,学生也要唱歌。本人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探讨在青少年变声期,如果科学在开展歌唱教学过程中注意声音保护,避免青春期用嗓过度可能导致的终生声音嘶哑。

关键词:变声期 歌唱 教学

中图分类号:J6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c)-0170-01

变声期是孩子成长到一定年龄后从童声向青春期过渡过程中的必然生理反应。在声音方面表现为从童声向具有成人特征的男声和女声的转变。从医学角度讲,变声期特指14~16岁的青少年,因为喉头、声带增长而伴随的声音嘶哑,音域狭窄,发音疲劳,局部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而导致讲话、唱歌时的声音与儿童时代不同并持续半年至一年的时期。

一般来讲,变声期始于13~14岁,到18~19岁结束,女孩略早。变声期开始的早晚与地区、生活环境、种族都有密切的关系。一般的规律是南方早,北方迟。据统计,变声期最早为11岁,最晚为20岁,平均值为14.7岁。如果以说话声音的变化来确定变声期的长短,一般约需3~6个月,最长不超过一年。如果以歌唱发声的变化来确定,大约需要一年半至两年,甚至三年。

变声过程中,喉头迅速增大,男孩可比原来大1.5倍,女孩则增大1/3。其中以甲状软骨的前面增长最快,使喉增大突出,形成喉结,声带也变长变厚,男孩一般增长6~10毫米,女孩则少。这个时期在发声上会表现出不同障碍。声带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声带生理性充血水肿,分泌物过多,发音疲劳,声带肥厚等。

从生理学角度来看,变声期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变声初期,声带呈轻度充血,无其它特殊表现;第二阶段为变声中期,除充血外,还有发声功能方面的变化。男孩在变声前,言语和歌唱都是使用近似假声的童声,这是由于声带小而薄的缘故。变声中,虽然喉和声带突然增大,但发声功能还不能完全及时的变成成人的胸声发声。变声初期,男孩童声比胸声用的多,末期正好相反。言语中已成为成年男人的音色。但偶尔还会有高的童声冲出;第三阶段为变声后期,是胸声发声的巩固期。这个阶段有些较大青年歌声却仍停留在童声状态,这是因为变声中变声者把较多时间用在谈话上,而很少歌唱,以至于歌唱功能迟迟不变。以上三个阶段需要的时间几乎一样,变声期后的男声音高比女声一般要低八度。这就造成了听觉上“女高男低”的现象。

长期以来,人们对变声期歌唱教学持有不同的态度,有人主张在变声期禁唱,甚至说话都要减少,有人则要求继续练唱喊嗓,强迫练习硬唱。到底如何才能科学安全的度过变声期是我们声乐教师和广大声乐爱好者应该共同研究的问题。

在教学中,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掌握科学的唱歌时长:变声期的男女在青春期发育迅速,发声器官也迅速增长。我们发现,尚未成熟的发声器官常常可发生生理性的变化,声带充血,发声费力,分泌物过多,声门闭合不全且容易导致发声器疲劳。在这种状况下,不宜长时间的歌唱,否则,不但容易生病,甚至影响发声器官的发育。这时的歌唱,一般不宜超过15分钟,歌唱中要有间隙,如:中间穿插音乐欣赏、乐理知识、音乐常识、音乐游戏等能够增长音乐知识、锻炼乐感的活动,让嗓子得到适当的休息。那种长时间练唱并不断强化的“过瘾式”练唱是不可取的。

(2)掌握科学的练习方法:为了防止学生在唱歌时喊唱或挤压喉头,发声练习时可做一些诸如:缓吸缓呼、急吸缓呼、急吸急呼一类的呼吸练习,不宜多搞发声练习,可适度的用单母音唱一些三度、五度音阶,练习不宜复杂,音域不要太宽,中声区为主,中等音量为佳,用气均匀,面部肌肉放松,微笑打开口腔,练习时间要短,轻唱为佳。那种盲目追求高音和音量会损害发声器官,导致变声期后声音嘶哑、甚至患喉病的机会增多。练习结束后,可让学生做“打嘟噜”等的放松练习。

(3)合理处理歌唱教学:合理处理歌唱教学是青少年安全、平稳度过变声期的前提和基础。歌曲的选择最好是音域不宽(八度以内为佳),音程跳度小,乐句短,力度不强,节奏平稳,旋律优美的歌曲。如可唱《明天会更好》《大海啊,故乡》《让世界充满爱》《雪绒花》《摇篮曲》等,演唱前要求学生轻声唱,即能保护嗓音又能让学生充分感受旋律的线条美和节奏美。同时教师还要多在歌曲的特点、风格、情感变化、时代背景、作者介绍等内容上给学生分析和提示,让学生从心灵上去体会歌曲旋律的美,从内容上得到精神的启迪。要特别提出的是坚决杜绝摇滚歌曲和音域过宽、情绪过于饱满的歌曲。这样,既可使歌唱能力得以延续和提高,又可以安全的度过变声期。

(4)科学使用,保护嗓音: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变声期是从少儿向成人声音过渡时正常的生理变化阶段。给学生普及一些基本的生理知识,打消他们由于声音的变化而带来的一些紧张心理,同时还要介绍保护的方法和知识。人的一生只有一次变声,要注意合理使用,变声期的嗓子多处于充血状态,如讲话过多,歌唱过久,过于用力都易引起嗓子的疲劳。平时要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适时增减衣物,防止伤风感冒和呼吸道感染,注意全面营养的摄入,少食辛辣食品(如辣椒、芥末、烟、酒等),保证充足睡眠(每日7~8小时),室内保持一定的湿度,防止干燥,如有不适及早就医。此时,教师还要辩证地安排教学,把学唱、眼看、耳听等活动结合起来,在减轻学生声带负担的同时,进一步保护和激发学生歌唱的积极性,不要把发音不准、声音失控视为嗓子不好、“五音不全”或“故意捣乱”,不应对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

总之,变声期是一个人成长中必然的生理反应。科学、安全的度过变声期是青少年能否具备健康优美嗓音的关键,让我们广大的声乐教师携起手来,用科学的方法,合理的手段,保护好处在变声期的青少年,让他们乘着歌声的翅膀在音乐的海洋尽情遨游,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 冯保富,齐忠政,刘运犀.歌唱医学基础[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猜你喜欢

变声期歌唱教学
变声期学生合唱水平的提升方法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青少年变声期怎样保护嗓子?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变声期这般护嗓
歌唱十月
论变声期的声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