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的不容与宽容
2013-04-29江华
江华
国粹京剧,始终是讲究“范儿”的,无论生旦净末丑。哭有哭相,喜有喜派。在公益慈善领域,陈光标没有失心,但却似乎失了某些“范儿”。有一段时间,坊间对陈光标的嘲笑成为时髦,网络上的无厘头漫画陈光标也成了极好的素材;而业内许多上档次的场合里,人们对涉陈话题或顾左右而言天气,透着对草莽的不屑。陈是一个骑着猪到地球的火星人吗?为什么让人觉得他与这个舞台格格不入?
陈光标的高调慈善持续了很多年,号称14亿元(注:数据见公开媒体,不过尚存争议)的公益慈善投入,让他一直以“首善”自诩。主流社会却在陈的身上贴上了“好笑”的标签。
亿万富豪陈光标的做派,不仅让他在富豪俱乐部找不到北,也让他在普通人层面无法归属。他找不到可归的“宗法”,无法归类—他的标识就是,总是带着钱袋子,单枪匹马,在公益慈善领域炫目地为所欲为。
是的,陈光标颠覆了传统意义上施舍者应该是满脸悲戚、慈悲、怜悯或同情的脸型;他是一个欢乐的实施者,他也乐于接受被救助者的感恩。他颠覆了实施者的形象—眼见他拿着大把的人民币照相;眼见他拿着钢枪扮雷锋;眼见他学着总理来讲话;眼见他在美国刊登爱国广告;眼见他南京餐馆吃剩菜……
但陈光标没有成为领域内的领跑者,压根没有人跟着他学—没有哪个亿万富豪能这样做。陈光标存在的价值,在官方慈善公益組织出现严重信任危机、失范失真的状况下,他的光标准确地点击到了公益慈善领域的病灶之上—他让他的受助人、追随者,相信了他。
纵观媒体的报道,那些符合陈光标高调气质的赞颂,成为人们质疑陈做慈善是为了赚大钱的证据之一。国内有一位公益界领袖曾说,他力挺陈光标的慈善行为。另一方面,陈光标获得的一个接一个的国家级奖项。尽管褒贬不一,但社会依然承认他是一个重要的符号存在。
至今也没有人探究到,陈光标让伙伴们惊呆的行为背后,他成堆的钞票背后,他的眼睛深处,那种对当下社会和民众透射出来的本意。这是一个好时代,让陈光标没有成为一个轻易被否定、被忽略的角色;也没有让陈光标必须归于某个统一标准下的富豪慈善家面孔。陈光标给人一种启示:富豪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具有多种表达的可能。
我相信,陈光标一定有在做公益慈善时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他没有化妆,他用现金,很少用支票。本期《中国财富》把他置于卷首语里,想表明的是:在大社会舞台上,观众或是角色,都要承认,陈光标的水袖、台步,同样值得欣赏、品味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