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2013-04-29杨连玉
杨连玉
课堂教学作为师生活动的中心环节和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各种技能的主要途径。那么,如何构建优质高效课堂是每位数学教师理应思考、探索的主要课题。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不是程序化的机器,而应是主动、积极的知识的探索者、是课堂的主人。在新课标理念下,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时间、空间、学习过程都还给学生,教师应是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评价一堂数学课是否高效,就要看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一、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其低效的原因
我认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低效”主要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不和谐的原因造成的。
1.“教”的方面存在的问题
(1)有的教师严格遵循教材,上课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生怕给学生学习带来困难,上课时“说的说,听的听”。因此,课堂气氛沉闷。有的教师不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随意更换内容,总想迎合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与课改理念,不顾学生和教学实际“鼓励”学生探究、合作、交流,整堂课热热闹闹、气氛活跃,实际上学生学习漫无边际,课后一知半解,最终造成课堂教学低效。
(2)有的教师备课缺乏“备学生”这一环节;缺乏对教材的精选与整合;缺乏对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方法指导和能力培养;有的教师忽视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密度要求不足,忽视对学生的基础、能力的关注,导致“教”与“学”不合拍。
2.“学”的方面存在的问题
(1)有的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被动;许多同学依赖性很强,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上课不专心听课,对教师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及布置的练习总是漫不经心,若无其事,不肯动脑筋。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不少学生回家缺少监督,学习更不自觉,基本不复习,本来在学校接触数学的机会少,回家又不及时复习,知识就会很快遗忘;也有同学不重视基础,学习不得法,练习、作业粗心、马虎,教师讲评了订正,结果到后来还是错,更是收效甚微、事倍功半,教师常常抱怨费了力却不见效果。
(2)厌学情绪严重,缺乏良好的学习情感体验及个性品质。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对学习难以形成愉悦的体验。随着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态度、自信的发展反而形成一定的反差。通过数学学习让学生获得自信和更多的成功感,是数学学习目标极为关注的方面,而这一点在数学学习中却表现得严重不足。考试缺乏竞争意识,认为反正不会做又不愿认真复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参加考试。教师布置的作业练习马虎应付,抄袭了事,甚至不交。解题时不遵循一定的步骤,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解题过程没有逻辑性,不注意必要的解题格式。
二、构建数学高效课堂的方法
在具体教学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办法既没有现成的答案,也没有固定的模式。總的来说,首先要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这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
1.应让学生充分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
在当今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工业化要求不断改进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工作岗位也将较少体力劳动而更多脑力劳动,较少机械化更多电子化,较少例行公事更多随机应变,较少的稳定性和更多的易变性,这些都要求每个人为了生存而更多地思考,而且需要数学地思考。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习数学可以培养、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按新课标的精神,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必要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为学生将来谋生打下一定的基础。这足以说明,数学并非真像有些学生说的那样无用。教师要想方设法提高数学的魅力和趣味,加强学好数学结果的诱惑力。要帮助学生充分认识数学的重要性并讲深讲透,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生平时才会刻苦学习并保持持久的动力。
2.应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因其本身的特殊性,让不少学生觉得它抽象难懂。要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光讲大道理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它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探索欲的必要前提和主动学习的前导动力。大多数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好,乃是由于对数学缺乏兴趣所致。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运用一些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引导学生动手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探讨。让课堂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感受到学习步步为营的踏实,体会渐入佳境的喜悦,树立学习的信心。备课各环节,如情境创设应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适应,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使学生迅速沉浸于自主探究、欲罢不能的境地;达标检测注重基础练习,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训练感受到学习渐入佳境的喜悦,题目设计应注意难度梯度,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训练真正领悟到快乐的学习境界,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3.应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作为师生间双向信息交流的教学活动,这种交流是以信任为基础,以情感为载体的。师生间关系融洽,就会让学生感觉到课堂气氛轻松,不但教师乐意“教”,学生也乐意“学”,从而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大提高。教师要放下架子,既做关心学生的朋友,又做学生心灵、智慧的双重引路人。为此,教师应花更多的时间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走进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既“敬”你、又“怕”你,“敬”能达到爱屋及乌,“怕”能达到按要求完成你布置的学习任务。
三、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361课堂模式
基础预学—重点研学(自学自探—交流解疑—展示评价—完成学案—穿插训练—总结升华)—目标评学
(二)、模式简介
361模式含义之一,就是课堂教学的三大板块,重点研学的六个步骤,导学案一体化;含义之二,就是课堂30%的时间由教师把握,60%的时间放给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评价、巩固提升,10%的时间用于课堂达标。
(三)、分步解读
1.基础预学(5—8分钟)
(1)本环节要解决:什么时间预习?预习什么内容?用什么方式把握学生的预习情况?怎样设计预习导学案?通过什么方法、手段使学生掌握预习知识等等。
(2)方法建议:
对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内容(学生按教师给出的自学内容、自学方法利用前一天第八节课进行自主学习,要在预习本上写出预习所得,提出预习疑惑,课前同学之间可以进行交流)进行检测、评价,也可以插入本节的知识链接,学生初步理解基础知识。在课上处理时,以订对答案、问题反馈为主要目的。
2.重点研学(30分钟左右)
本环节一般以知识点或问题的形式呈现,采取“问题+活动”的方式进行,突出重点问题,采用合作方式,揭示规律方法。要体现“三讲三不讲” (①三讲:讲易错易漏易混点;讲学生想不到、想不深、想不透的;讲学生解决不了的。②三不讲: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要搞好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要明确哪些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哪些问题学生合作探究,如何进行问题点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总结环节如何设计,要体现教学过程中课堂反馈、课堂矫正、目标达成和拓展提升等。重点研学的六步为:
(1)自学自探:学生對教师给出的习题或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初步形成解决方案,并提出质疑问题。一定要留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学习时间,教师要督促学生尽快完成自学任务。
(2)交流解疑:学生在自己充分思考的基础上,能自行解决的问题,自行解决;不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小组交流看法,相互解疑,初步形成小组意见。如上面的四个问题中,2、3、4相对简单,而第1题涉及读图的综合性强,就容易出错,应该作为小组交流解疑的重点。
(3)完成学案:学生动笔完成学案中的习题或问题,同时用双色笔标注解题过程中的易混、易错点,记录解题规律和方法。
依学科不同,可灵活设计完成的方式,分题完成或分类完成,完成后要设计好订对的方式,注重实效。
(3)目标评学:(5—7分钟)
内容设计要结合学情,突出重点,体现学科思想方法的运用。理科可设计必做题和选做题(选作题可留在课下让有余力的同学完成),政史地生英等学科要学科、内容灵活设计,语文学科可设计在一课的最后课时或教学中。
评学的步骤:独立做题—自己评价—重点释疑—学生纠错。
总之,数学教学改革是逐步累积的,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工作也不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每个数学教师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用自己的眼光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思考分析问题,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多管齐下,共同努力,相信数学课堂必将充满朝气与活力,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也一定能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