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礼貌理论研究概述

2013-04-29林琼瑶

考试周刊 2013年91期
关键词:理论研究礼貌文化

林琼瑶

摘 要: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的学者对礼貌理论的研究,这里说的礼貌不是大家熟知的行为规范,而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作者重点介绍了Lakoff的礼貌规则、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论、Leech的礼貌原则及顾曰国在汉语文化基础上提出的礼貌准则,阐述中西方礼貌理论的研究成果并以赞美为例,指出文化因素在判断某一行为是否礼貌时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礼貌 文化 理论研究

近年来,礼貌理论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术关注,礼貌普遍存在于任何文化中,那么什么是礼貌呢?人们认为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是礼貌的,对长辈直呼其名是不礼貌的;进领导办公室先敲门是礼貌的,打断别人谈话是不礼貌的。礼貌是一种我们能观察并加以判断的社会现象。在校园里学生见到老师要问好,在商务场合要双手接过对方的名片;圣诞节给老朋友寄去一张卡片等,礼貌是人们维持和谐社会关系的一种手段。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礼貌是一种“潜在规则”,是约定俗成的,并具有强制性。比如说,参加婚礼时宾客不能穿得过于引人注目,否则是不礼貌的。本文要讨论的“礼貌”并不是大家熟知的社会规范,属于语言学的研究领域。笔者将重点阐述Lakoff、Brown和Levinson、Leech和顾曰国的研究成果,并指出在判断某一行为是否礼貌时还应该考虑的文化因素。

1.西方的礼貌理论研究

西方的礼貌理论研究大致有三种方法:规则法、策略法、准则法。

1.1规则法

Lakoff(1973)发现光靠语法规则来解释语言现象是不够的,必须有一套语用规则来解释语言交流中为什么某些看似不正常的表达方式,既没有句法错误又不会产生语义问题。因此,她提出了三条规则:(1)不要强加,即不要干预别人的事情,用于客观语境或正式场合;(2)提供选择,即给对方留有余地和空间,用于非正式场合;(3)友好相待,即照顾对方感情,用于亲密关系中。

1.2策略法

Brown和Levinson(1987)的策略法是礼貌研究中较为全面的同时也是受到批评最多的,他们二人提出的“面子论”face theory来源于Goffman的“面子行为”。“面子”是指每个社会成员想为自己树立的、在公众眼中的“个人形象”,分为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积极面子是指希望得到对方的同意、认可或赞许。消极面子是指自己的行为不受别人的阻碍,有自己选择行动的自由。理想的状况是在交际中每个人都顾及到他人的面子需求,但是面子很脆弱,许多言语行为都是威胁面子的(face-threatening acts,缩写为FTA)。从说话人和听话人角度来划分,FTA又可以分为四大类:威胁说话人积极面子的行为(道歉)、威胁说话人消极面子的行为(不情愿的承诺)、威胁听话人积极面子的行为(批评)、威胁听话人消极面子的行为(建议)。Brown和Levinson还提出任何在意“脸面”的人都会意识到说话时对他人造成的威胁,并采取策略缓和这些有损面子的行为,这些策略分为:(1)明目张胆;(2)积极礼貌;(3)消极礼貌;(4)非公开;(5)不采取FTA。从(1)到(5)对面子的威胁依次增强。(5)表示对听话人的面子威胁最大,所以建议说话人不要做这种威胁他人面子的行为。而(1)表示对听话人的面子威胁最小,可以明目张胆地威胁听话人的面子,通常用于紧急场合。

1.3准则法

Leech(1983)提出的礼貌原则及相关的一系列次则明确地区分了礼貌与不礼貌的标准。他将礼貌分为相对礼貌和绝对礼貌。相对礼貌就是我们熟悉的行为规范,绝对礼貌则是Leech关注的,它包含5个衡量因素:损益、选择、间接性、权威、社会距离。这些衡量标准与他提出的6条次则相互配合,决定了礼貌程度,这6条次则为:(1)策略次则: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扩大对他人的益处。(2)慷慨次则:尽量减少对自己的益处;尽量扩大自己付出的代价。(3)赞扬次则:尽量缩小对他人的批评;尽量夸张对他人的表扬。(4)谦虚次则:尽量缩小对自己的表扬;尽量夸张对自己的批评。(5)赞同次则:尽量缩小与他人的不同意见;尽量夸张与他人的相同意见。(6)同情次则:尽量缩小对他人的厌恶;尽量扩大对他人的同情。

2.中国的礼貌理论研究

中国的礼貌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众多学者中,顾曰国(1992)提出的礼貌准则受到了广泛认可。顾认为现代的礼貌源自孔子倡导的“礼制社会”。所谓的“礼”是指社会等级差别和封建制度下的社会秩序。顾指出中国式礼貌的特点是“贬己尊人”,他提出了制约汉语言语行为的五条礼貌准则:(1)贬己尊人准则:指谓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时要“贬”、要“谦”;指谓听者或与听者有关联的事物时要“抬”,要“尊”。(2)称呼准则:用适切的称呼语主动跟对方打招呼。(3)文雅准则:选用雅言,禁用秽语;多用委婉,少用直言。(4)求同准则:听者在诸多方面力求和谐一致,尽量满足对方的欲望。(5)德、言、行准则: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对他人的益处;在言辞上,尽量夸大别人给自己的好处,尽量说小自己付出的代价。

3.礼貌的文化差异

在判断某一行为是否礼貌时,除了考虑以上提到的礼貌理论,还要考虑文化因素。如以中文的赞美为例。(在以下对话中,甲和乙是师生关系)

甲:你的文章写得很好。

乙:没有没有,我写得很一般。

按照Leech的赞美次则,乙应当尽量缩小与甲的不同意见,但乙却否定了甲的恭维,因此是不礼貌的。但是根据顾曰国的贬己尊人准则,指谓自己时要贬要谦,因而乙是礼貌的。在判断乙是否礼貌时,必须考虑中国人对待赞美时往往表现得很谦虚。假若乙回答:“对,我的文章是写得不错。”那么会给人非常骄傲自满的形象,此类例子不胜枚举。总之,判断行为是否礼貌是没有统一标准的,也没有哪个礼貌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除了条条框框的理论外,还要考虑文化因素。

参考文献:

[1]Brown,P.& Levinson,S.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Lakoff,G.Hedges: A study in meaning criteria and the logic of fuzzy concepts.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Logic,1973.2:458-508.

[3]Leech,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London:Longman,1983.

[4]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J].1992(4):10-17.

猜你喜欢

理论研究礼貌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当诚实遇上礼貌
礼貌举 止大 家学
浅析我国竞技健美操研究现状与趋势
民商法中信托制度行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小猴买礼貌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