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文本,升华主题
2013-04-29马维华
马维华
初中语文教学中有不少经典散文,我以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散步》一课为例,谈谈我对该课的感受和思考。《散步》是一篇文字浅显、内容易于理解的文章,但是它意蕴丰富,回味悠长,耐人寻味。在短短的600多字里,能让情节此起彼伏,作者对人物描写浓墨不多,但洋溢着浓浓的亲情。作者一家三代人去田野散步,通过散步凸显三代人互敬互爱的深沉的亲情美,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一泓清泉折射出悠悠不尽的人生哲理,静静地闪烁人性的关爱。
一、品读课文、品味语言
在自然状态的阅读中,要让学生喜欢《散步》很容易,但想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散步》不那么容易。《散步》中蕴涵的爱、责任感和对家庭、对社会的使命感,真正渗透进自己的灵魂深处,并在今后的岁月里,逐渐内化为自己的个性品质,则更为不易。
我希望品读课文,就要从深层品味文本语言,我是这样引领学生来品味语言的:自由读课文,采用圈点法划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大声朗读出来,并动笔写写这些句子好在哪里?让学生自己在“品读”中细细揣摩、内化。在课堂上,老师既要引领,又要点拨,还有同伴之间思想感情的碰撞;既有个性表达,又有探讨争辩;有品读、有分析、有静思、有聆听,都为促进学生自己的领悟开路,使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步》真正渗透在学生的心里。
二、细读品味,合作探究
我在上这节课时,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1.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一个平凡的家庭显得那样和美?教师点拨:写的是一家四口祖孙三代在田野散步的事。2.你最喜欢文中哪个人物?为什么喜欢?(用一个词来概括人物的特点)教师点拨:母亲——慈爱;“我”——孝顺;妻子——贤惠;儿子——天真可爱。3.细读品味,感悟亲情之美。比如:“我的母亲老了,他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指导学生学法:从“强壮”、“高大”分析及对表达的感情方面进行品味。学生合作交流、展示看法。教师点拨:“强壮”是从母亲看儿子的角度说我正值中年;“高大”是从儿子看父亲的角度说我高大形象。4.这一家四口中,谁的权力最大?谁又有真正的决定权?①“我”听母亲的;②母亲听孙儿的;③妻子听“我”的;④儿子听“我”的;那么,究竟听谁的?——由“爱”决定,这个“爱”,对长辈来说,是“爱幼”;对子女来说,是“尊老”。
三、互相映衬,富有情趣
我让学生自己在文中找对称的句式,体会它们的对称美,互相映衬,富有情趣。例如:“有的浓,有的淡。”“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以优美整齐的对称形式强化了亲情,且富有趣味。儿子的天真可爱,聪明智慧。祖孙意见分歧,都各自有理,符合不同的年龄和生理特点,但需要一个人来调解,充分突出了一家人尊老爱幼的动人情景,突出了浓浓而和谐的亲情。
特别是这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不仅表现了小家伙的聪颖,表现了家庭的温馨,更表现了他在懵懵懂懂之中对生命的直观感受。童心慧眼,一语点破生命之传承,读来让人惊羡家庭之幸福——代代相因,生生不息。我们重点指导学生关注“句子”。品味它们的对称美、用词美、情趣美、蕴意美。要领悟到它们对学生心灵的熏陶。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这是理解散文的重要一环。通过这一设计,让同学揣摩作者怎样遣词造句,在体会文章人性美的基础上探寻语言美,并从中悟出一点人生哲理来,在今后学生作文,能灵活运用。
四、通读全文,感悟主题
这篇课文写了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在这个环节,我设置两个问题,1.通过这件事你悟出了哪些道理?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教师精讲点拨:①尊老爱幼是人生的一种责任。②中年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③幸福的家庭是美好生命的摇篮。④成熟的生命既要爱护幼小生命,又要善待衰老的生命,是人生的一种责任。⑤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渗透着肩负责任的中年人对于生活的高度使命感。2.你怎样理解“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的,这充分体现了“我”和妻子人到中年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对生活有着高度的使命感,表现出了老一代和下一代的巨大差距,表现了中年人在家庭中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中坚作用。
掩卷静思,作者通过选取祖孙三代一家在田野里散步,生动展示了一家人互敬互爱,课文的情感如同清茶漫涌。字里行间,洋溢着温情、爱心、和睦,尊老爱幼,饱含着贤良、孝敬、責任;句句话语,流淌着真情,闪烁着理性,抒发着情感,诠释了生命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