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向皇帝叫板的大臣们
2013-04-29晏建怀
晏建怀
每每看到宫廷题材的电视剧中,大臣们像乌龟一样趴在皇帝脚下,战战兢兢磕头如捣蒜的样子,我就常常想,历史上那些遵从孔孟之道,以匡正时弊、报效国家为己任的士大夫难道都如此猥琐或卑贱吗?随手翻翻史书,事实却并非如此,相反,很多大臣敢当面同皇帝叫板,试以北宋举几例。
宋太祖赵匡胤曾是周世宗的臣子,官至殿前都点检。周世宗柴荣死后,恭帝即位。建隆元年(960年),赵匡胤领兵发动陈桥兵变,代周称帝,建立北宋。宋太祖有一个爱好,喜欢在后花园用弹弓弹麻雀。一天,宋太祖正玩得起劲,一位大臣声称有急事求见。尽管宋太祖极不情愿,但听说是急事,还是立刻召见了他。谁知这位大臣东拉西扯地汇报完后,宋太祖觉得不过是寻常小事而已,便大怒,责问他为什么要撒谎。大臣不慌不忙地回答:“臣没有撒谎,臣觉得再小的公务也比弹麻雀紧急。”宋太祖见大臣竟敢狡辩,怒不可遏,随手抄起一把斧子,用斧柄打落了这位大臣两颗牙齿。大臣没叫痛,也没哭泣,只是慢慢俯下身,默默地捡起牙齿,揣入怀中,收藏起来。宋太祖怒问:“你收起牙齿,难道要去控告我?”大臣不卑不亢地说:“我虽然无权控告陛下,但将来自会有史官把今天的事情记载下来。”大臣的当面叫板无异于威胁皇帝,但奇怪的是,宋太祖听后竟然怒火顿消,不仅没有责罚大臣,反而赐他许多金帛以示奖赏。
赵普是宋太祖的宰相,他足智多谋,曾为宋太祖策划过“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等计谋,而且能以天下事为己任,敢于直言进谏,深受宋太祖的信任。当年,周世宗柴荣手下有一名虎将叫符彦卿,曾随周世宗南征北战,军功累累,颇有将才。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解除了石守信、高怀德等人的兵权后,想重新找一位将才统帅三军,他立刻想到了符彦卿。当时,宋太祖已经封符彦卿为太师,符彦卿名位已盛,如果再授予他兵权,无异于又来了一个石守信、高怀德。为此,赵普多次谏阻,但宋太祖主意已定,并拟好了任命文书,交給下面传达。赵普听说后,立即自作主张,从有关部门截获了任命文书,揣在怀里,又去找宋太祖直谏:“惟陛下深思利害,勿复悔。”宋太祖见他老是拿符彦卿说事,怒道:“卿苦疑彦卿,何也?朕待彦卿厚,彦卿岂负朕耶!”赵普见皇帝仍然执迷不悟,抬高声音说:“陛下何以能负周世宗?”赵普这句话如同一把利器,直刺宋太祖软肋,有剥皮露骨、入木三分之效。宋太祖沉默了好一阵,最终取消了对符彦卿的任命。
还有一位宰相也曾用赵普这句如同利器的话质问过皇帝。据宋代王懋《野老记闻》载,宋仁宗皇佑五年(1053年),大将狄青因战功赫赫,被宋仁宗提拔为枢密使,出任最高军事长官。忌于武将谋反的先例,北宋建国以来,枢密使一职基本不授武将,均是文臣担任,所以狄青出任枢密使,朝廷大臣的反对声此起彼伏,尤其是宰相文彦博的态度特别坚决。他曾多次向宋仁宗建议,把狄青贬官外调,降为有职务无军权的地方官。狄青听说这一消息后,赶紧找到宋仁宗,表明自己的赤胆忠心,还抱怨说,如果听从宰相文彦博的建议,岂不是“无罪而出典外藩”?后来,朝廷再次讨论狄青的去留时,宋仁宗向众大臣说出了狄青的表白和抱怨,而且很恳切地说:“狄青是忠臣。”文彦博深知宋仁宗希望留狄青任枢密使,但他为了避免重蹈武将乱国的覆辙,竟然毫不畏惧地说:“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宋仁宗听后哑口无言,只好把狄青贬官外调。
宋仁宗无子,死后传位于养子赵曙,是为宋英宗。宋英宗继位后,对亲生父母恪守孝道,对养母曹太后却十分冷漠,后来几乎连正常礼仪也不愿履行了。曹太后非常痛苦,便对宋仁宗的旧臣富弼、胡宿、吴奎等人哭诉。枢密使富弼听后非常生气,即刻拜见宋英宗,直言不讳地说:“方仁宗之世,宗属与陛下亲相等者尚多,必以陛下为子者,以陛下孝德彰闻也。今皇太后谓臣与胡宿、吴奎曰:‘无夫妇人无所告。至不忍闻,臣实痛之。”意思是当年宋仁宗选择您为继承人,是因为您很有孝心,而如今您当了皇帝,却对皇太后不闻不问、礼孝皆无,这不是前后不一吗?富弼说完后,还不解气,竟然举起上朝用的竹板,指着宋英宗的御座说:“非陛下有孝德,孰可居此?”听到这句以下犯上、颇为严厉的话,宋英宗竟然弯下身躯连声说:“不敢。”
其实,北宋一朝,敢向皇帝叫板的大臣还远不止这些。包拯也曾在朝堂之上因为人事安排和宋仁宗争得面红耳赤,激动得口水都溅到了宋仁宗的脸上;宋真宗要册封最宠爱的刘德妃为皇后,安排翰林学士杨亿起草封后诏书,杨亿认为刘德妃的德行不够、出身不好,拒绝起草诏书,结果封后一事便不了了之。纵观中国历朝士大夫,有骨气、尚名节者多不胜数,他们倔强起来,常常同皇帝叫板,有时甚至不惜以身殉道,这与许多电视剧里的表演,实在有天壤之别。
(责编:孙瑞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