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儿节”
2013-04-29李彩萍
李彩萍
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到了,大家都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这个节日有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但很少有人知道,端午节也是中国古代的女儿节。
端午节
中国的“女儿节”
中国传统的“女儿节”有三个,“端午女儿节”是其中之一。相传,端午女儿节既是未出阁的年轻女孩的节日,也是已婚少妇的节日。这天,女孩们和少妇们常常相约出游,去街市上买好看的香包或者五彩丝线。
如果家里有未出阁的年轻女孩,父母会在端午节的时候为她们系上五彩丝线,祈求女孩得到好运和健康,平安成长到出嫁的那一天。有些地方,至今还会在端午节这天沿用这一风俗。五彩绳又叫五彩长命缕,宋代的五彩绳是用红、绿、黄、白、黑五色粗丝线搓成的,明代则发展为由红、绿、黄、紫四种釉上彩和釉下青花的色彩组成。
民间的传统习俗是取五色丝线拧成一股绳,系于女孩的手腕上,自五月初五系起,直至七月初七“七娘妈”生日,才解下来烧掉。还有一种说法是,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雨中,会给你带来一年的好运。
陕西的风俗是,端午节当天把彩色丝缕系在孩子的手腕、脚腕和脖颈上,这样可以避邪和防止五毒近身,这些丝线要一直戴到“六月初六”才把它剪下来,丢进河里让水冲走。据说这个习俗和药王孙思邈有关,将五彩丝线丢到河里,寓意着百病全消、送走晦气和灾难。现在的五彩丝线往往用色灵活、色彩艳丽,待到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大人孩子都戴上自己选定的彩色丝线,聚到一起相互比较色彩、款式,成为端午节的一道风景。
女儿节除了端午节是兼顾了少女和少妇的习俗之外,还有“七夕节”和“重阳节”。七夕节和重阳节都有自身的意义,同时,它们又都是中国的女儿节。只是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七夕节
未嫁少女的专属“女儿节”
农历七月初七这天,是古代中国的情人节——“七夕”,古时候传说这天是牛郎会织女的日子。牛郎织女的故事是个凄美的爱情传说,相传天上的仙女——织女和放牛郎董永相爱了,但是玉皇大帝知道织女和凡人相爱后很生气,责令将两个人强行分开。由于玉皇大帝的御令,两个相爱的人只能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相见,到这一天,天上的喜鹊会为他们两人在天空中架起一座鹊桥,让两个人相见。
伴随着这个美丽的传说,七夕节在古时候又是“女儿节”,“七夕女儿节”是专属于未嫁的少女的,待嫁女孩们往往在七夕这天依据各地的习俗向神灵祈祷获得爱情和好运。
每逢“七夕女儿节”的时候,民间还会流行一些“乞巧”的仪式。“乞巧”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卜巧”,二是比赛穿针引线。“卜巧”是女孩占卜自己将来在手工劳作方面是笨还是巧,如果是巧的话,那能巧到什么程度。这种方式在唐朝的时候盛行一时,每当女儿节的时候,女孩们都把蜘蛛放在精致的小盒子里,过一晚上再拿出来,观察蛛网在小盒子里的细密程度,用以占卜自己能多么巧。看一个女孩子具体手巧到什么程度,就靠穿针引线的比赛来鉴定了。这种比赛往往是在自己镇子的广场上举行,让当地的女孩们在同一时间比赛谁能更快地引针穿线,谁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穿针引线的工作量最多,谁就可以获胜。
重阳节已婚妇女的专属“女儿节”
像农历五月初五、七月初七、九月初九这样月份和日子相同的日子称之为“重阳”,这些相重的阳数只是阳数的大小有分别,它们的名字也不是从重阳数上得名的,而是源于这个日子的传说。
重阳节“九月初九”这一天,现今在我国定为老人节,在古时候也是中国的“女儿节”之一。重阳女儿节相当于中国古时候的妇女节,是专属于已婚少妇的。重阳节“九月初九”当天,妇女都会放下手中的活计放假一天,又或者一般已婚少妇会在这一天回娘家过节,和娘家人团聚。在这一天,娘家往往会准备好花糕,等待女儿回家省亲;并且一起祭祖、供奉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