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日友好医院:让医疗延伸

2013-04-29孙杰贤

中国信息化 2013年8期
关键词:中日友好医院医疗系统医嘱

孙杰贤

在中日友好医院当前的信息化系统和应用中,远程医疗项目最富盛名。

典范

在我国,远程医疗是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的三项主要内容之一,已被列为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中央财政、地方政府先后投资数亿元,着力建设包含“国家级-省级-基层医疗机构”的三级远程会诊网络和远程医疗系统,在解决边远落后地区老百姓看病难的同时,要加强我国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的建设。

早在1998年,中日友好医院便在全国率先开展远程医疗工作,并在2000年北京申奥评估中得到奥组委医疗专家的充分肯定,而正式的系统性建设和使用则是在2003年。按当时规划,整个系统以中日友好医院为中心,通过宽带远程医疗系统辐射到新疆、甘肃、四川建立的远程医疗分站,通过开展远程医疗及教学,使当地的老百姓享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项目计划用3至5年的时间,在30多家医院建立远程会诊分中心,以中日友好医院为中心,在网上开展会诊、教学等一系列远程医学服务,形成一个大型的虚拟医院。

2011年2月,中日友好医院与神木县医院对口帮扶工作正式启动,中日友好医院将帮助神木县医院在危急重症处置、慢性病的防治及规范化诊疗方案的制定、地方病及多发病的诊治等方面提升医疗水平,并为我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积累经验。此次帮扶活动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也成为我国医疗帮扶的典范,其中的基础便是远程医疗系统。

“由于对口支援医院因病理医生缺乏,全部的病理诊断由我院的远程医疗平台完成,大约每天每个对口支援医院5例左右,每天会诊量将近200例。”中日友好医院信息处处长田献氢表示。目前,中日友好医院远程医学中心已经与国内外500余家医疗机构建立了远程医疗协作关系,开展远程影像、病理、心电、动态超声、实时内镜等远程医疗服务,实现远程教学查房、高清手术示教等业务,并在远程医疗业务流程、医疗质量管理、运营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012年10月,“卫生部远程医疗管理培训中心”落户中日友好医院,田献氢认为这是对中日友好医院远程医疗项目建设的高度肯定。更为重要的是,远程医疗项目的成功直接带动了中日友好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全面提升。

“延伸”

根据田献氢介绍,中日友好医院当前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各大应用系统的整合:“包括PACs、LIS、HIS和电子病历等在内,我们医院的信息系统数量超过40个,这些系统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但是由于数据分散,其收集、整理和分析是相当繁琐的一件事情。这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一个统一的平台将各个系统集中起来,以更有效地为医务人员、管理人员服务,同时也为下一步的区域医疗系统做准备。”

与此同时,中日友好医院正在进行移动医疗系统的建设工作。

移动医疗被称为“王冠上的明珠”,是卫生部重点推广的信息化项目。以北京地区为例,从2012年开始,包括中日友好医院在内的多家医院开始实施移动医疗系统。

“为什么需要用移动医疗系统?有了这样的系统,医生可以在床边查询病人的信息,不需要回到护士站写下医嘱,在患者旁边就可以下医嘱,同时可以随时根据病人检查结果来变动医嘱情况,进行下达,护士也不需要跟在旁边,在别处就可以及时收到医生下达的医嘱变动情况。这个信息从医生手边的网络直接传到药房、检验科、超声等等,会大大提高效率。而护士不需要像传统那样给每个病人发体温计,转一圈问多少度了,再记下来。护士完全可以在旁边跟病人交谈,及时就能把体温情况传到电子病历中。同时他还可以随时看到医嘱的变化,医生是不是有开出新的医嘱单,可以在床边直接查询病人的情况,对于病人现在的情况进行核实。从医院管理的角度来说,对医务人员业绩考核也不像现在这样头疼。现在,是在上午几时几分,张大夫查看过病人,护士是在几点几分执行了医嘱,给了这个药,都可以通过移动医疗网络系统实时得到这些数据,使执行力达到最佳。远程医疗的价值也会因移动医疗得到最大化。基于移动医疗,医生可以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远程站实时看到陕西对口支援单位上ICU里住的重症病人的情况、CT情况、病理切片情况、当时病人的表情等等,实时进行指导当地医务人员进行诊疗活动”。

对于移动医疗系统的现实需求,田献氢进行了非常具体地阐释。他认为,移动医疗把医务人员的耳朵、眼睛和手脚“延伸”了。他们不需要跑到病人那看完情况,再跑回办公室记录下来;他们需要的一些数据,不需要再花很多时间记在脑子里。通过“延伸”,医生在床边随时可以知道患者检查和治疗的情况。

安全与兼容

中日友好医院的移动医疗系统主要包括医生移动工作站、护士移动工作站、病房移动信息终端、远程医疗、移动社区医疗和RFID解决方案,以及物理的无线网络。在移动医疗系统的建设过程中,田献氢最关注的是两件事情,一个是数据的安全性,一个是应用的兼容性。

移动医疗的安全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第一个方面在设备离开了应该在的区域时有没有报警;第二当这个设备出了它在的区域之后系统能不能自动擦除所有的信息,不管是盘体的硬盘还是SSD的硬盘;第三系统合法用户只能看到被授权看到的信息。“医学信息隐私保护涉及到非常复杂的体系架构,比如说有一个艾滋病人,艾滋病人是一个敏感信息,也是一个隐私信息,在他的普通状态下这个信息是不应该曝露出来,但当患者遇到车祸昏迷要进行手术的时候,这个信息必须得被医生知道。”田献氢表示。

一个优秀的移动医疗系统应当能对医院绝大多数基于PC的信息系统进行集成,以确保医护人员能在移动设备上完成大多数日常工作,以屏蔽这些PC系统的架构差异。这也是中日友好医院在移动医疗系统建设时所重点关注的。表现在终端设备的选择上,中日友好医院尽量选择基于IA架构和Windows平台的终端设备,比如笔记本电脑、无线查房推车等。之前,移动护理终端一般会选用平板电脑,但是处于兼容性和安全性因素,中日友好医院会考虑选择同样轻薄的、可触控的、续航时间更长的超级本。

田献氢认为,随着我国医疗联合体的推广,移动医疗将会迎来发展的黄金期。

猜你喜欢

中日友好医院医疗系统医嘱
启事
佳能医疗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佳能医疗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欢迎订阅《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欢迎订阅《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更正
护肤有误区 遵循医嘱防陷阱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可穿戴家居医疗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