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高三化学复习的有效性

2013-04-28袁春伟

现代教育信息 2013年2期
关键词:方程式离子高三

袁春伟

高三是学生人生命运的转折点,高考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要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从平时一点一滴做起,这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来完成,那么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学习成绩,提高学习效率是我们老师应该认真思考的。对于如何提高高三化学复习的有效性,我作了如下思考。

对学生来说:

1注重基础

一轮复习就是打基础,而且乌市一模考试就是对一轮复习效果的检测,自然离不开对基础的考查。有的同学在考试后发现自己做的题总是这里错一点,那里错一点,好多题目都答不到位,他们总认为做错是因为自己粗心,其实是自己的基础不牢造成的,为此我专门把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化学方程式、有机反应、实验基础等等总结了一下,学生可以利用考前一周的时间把我总结的好好看看,再过一遍。

2思考总结

考前复习就是要回顾近期一轮复习中的易错点,将容易混淆的概念加以辨析,通过思考做到真正掌握。例如:纯碱是碱,其实是盐;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而氧气和臭氧组合是混合物;五水硫酸铜是混合物,而实际上是纯净物;过氧化钠阳离子与阴离子数1比1,其实是2比1;有阴离子的晶体中一定有阳离子,而有阳离子的晶体中就不一定有阴离子(金属晶体);有离子键的一定是离子化合物,而有共价键的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NaOH);一般活泼性强的金属做负极,活泼性弱的做正极,而Mg 、Al、 NaOH原电池中则是Al做负极;一般强酸可以制弱酸,而H2S+ Cu2+ =CuS↓+ 2H+ 则是由弱酸制强酸的反应等等。通过这样一点一滴的消化、积累,才能把课本的知识变成自己的本领,才能最终表现出自己能力的提高。

对老师来说:

1钻研高考,合理取舍

在高三的后期复习阶段,因为没有时间对知识点进行全面的细致的讲解与练习了,那么就要求老师加强对高考考点的研究,对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对于易掌握,又易考到的内容要重点训练。对于易遗忘,易混淆的内容要反复练。总之要做到删难攻中捞易。

2做好培优补差

一个班里前10名有希望上重点大学,主要辅导弱势学科,我主要负责化学学科;对于10到30名的学生主要抓基础,不断反复练习基础题;其他要通过细心讲解,能进步一点是一点。另外我们要及时与学生沟通,及时解决学生问题,有效性特别高。老师对各别辅导要主动找时间,见缝插针地进行。找不到整块的时间就找零散的时间,针对各别学生,进行各别的讲解,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合理布局,提高课堂效率

针对高考,高考易考那里,我就重点突破那里,把近些年的高考相关习题组合在一起,然后不断讲解,自己讲完了,学生在不断的讲,学生之间不断的讲,这样对所学的知识重点突破,有主有次,有了明确的解决问题和目标。

4易考易错反复练习

经历过高考的学生发现,高考考的好多是平时练过的题,做的时候总是模模糊糊,这说明学生主要的问题在于没有真正的弄懂,或者只是懂了却不熟练,或者只是听懂却没有自己去进行总结提高。针对这种现象,我特别强调错题重练,只有重练,多练才能让学生形成一定的解题能力,提高解题速度。也就提高的学生的学习效率。

此外在平时教学和总复习过程中,只有针对课本的内容和特点,以及学生接受知识的难易程度,引导学生根据知识的内容不同,采取不同的记忆方法,才能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才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更准确、更牢固的化学知识。现重点列出以下几种记忆方法:①摸规律记忆。 根据课本原理、知识点、重点内容,摸索出一套便于学生理解、便于学生记忆、便于学生掌握的规律,可大大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提高学习效率。比如,中学接触到的含氧酸的酸酐,有不少教师都让学生背会,记住课本上的含氧酸的酸酐。但学生一遇到不常见的含氧酸或根本没有见过的含氧酸,学生就感到束手无策、无从下手,不知道其酸酐是什么,只能是记住了就会,没记住的或没见过的就不会。我在教学时只给学生总结了两句话:即“有水则是酸,无水便是酐(干);有了水就酸了,没有水就酐(干)了。”对于不能直接去水的含氧酸(如HNO3)只要扩大2倍,一切问题都可迎刃而解了。这样,学生不但记住常见的含氧酸的酸酐,如果遇到不常见的或根本没见过的含氧酸,学生按照此规律,就会轻而易举地知道一切无机含氧酸和酸酐。 ②小结归纳记忆 。 对课本上的好多基础内容及考点知识,可以利用小结归纳的方法来处理,学生就会记得清楚。比如离子方程式的配平,要引导学生注意除要满足“原子守恒”原则和“电荷守恒”原则外,还要注意离子的配比个数要恰当。如将足量的Cl2通入FeBr2溶液中,有的学生把该离子反应方程式写成:2Fe2++2Br-+2Cl2=2Fe3++Br2+4Cl- 虽然满足了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但此方程式仍然是错误的。因为它们不符合反应原理,也就是说不足量的满足化学式配比,足量的不能满足配比,反应物中Fe2+和Br-的离子个数比不是1∶2,不符合FeBr2的化学式组成规律。若将上述方程式改成: 2Fe2++4Br-+3Cl2=2Fe3++2Br2+6Cl- 这个离子方程式才是正确的。还有好多特殊问题,只要教师引导正确、方法得当,学生就很容易掌握。又如,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的书写及特点,学生很容易搞颠倒,易张冠李戴。我在复习时小结归纳了这样几句话:如:初中学过的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我在高三总复习时经常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CO2通过澄清石灰水这个反应属于什么类型?好多学生都答的是复分解反应,还有的学生答是化合反应,结果都搞错了。为了避免学生死记概念和定义,我小结归纳这样一句话:化合多变一,分解一变多,置换单对单,复分解两对换。学生便于理解,便于记忆、便于掌握,若今后再遇到此类问题,学生就会一目了然。 ③联想记忆 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若新的知识能与头脑中已掌握的旧知识联系起来,或新的知识能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实践经验、体会联系起来,这样所学的知识就容易记住、掌握。如:炼铁高炉的构造可用人体的五个组成部分来联想比喻,称作肛、腹、腰、身、喉,即炉肛、炉腹、炉腰、炉身、炉喉。若想记住熟石膏、生石膏的化学式,可联想到前者含水少,后者含水多。若要记住关于钡盐的联想问题:一般来说不溶性的钡盐无毒(如BaSO4),可溶性的钡盐有毒(如BaCl2),若食用不溶性的BaCO3按理说不中毒,但食用以后它可和胃酸(主要成分是稀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钡盐(BaCl2),因此,就可能中毒。若要解毒,可联想到最好加泻盐(MgSO4),这样生成沉淀物通过排泻即可解毒。要想知道CH4的组成,首先要联想到CH4的化学性质,知道了性质以后,又可联想到实验室用什么原料和方法制取。

总之,高考是一次综合考试,要提高学习效率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老师要根据所学知识的内容不同,特点不同,正确运用方法,遇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用合适的记忆方法,从而最终提高复习效率。

猜你喜欢

方程式离子高三
高三·共鸣篇
化合价归零法配平复杂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初 春
在细节处生出智慧之花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
离子共存常见问题探究
First Perfume Which Smells Better the More You Sweat
我把高三写成诗
高三未了,你准备好了吗
离子方程式设错方式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