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013-04-28宋丹
宋丹
语文为了开发学生的智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我们必须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运用正确方法,独立地进行学习的一种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那么,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做到以下几点:
1激发学生的兴趣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训练场,辐射广,学生的知识、技能、思维、情操等素质教育都可以通过阅读教学获得。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兴趣对于学生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认知心理告诉我们,人们对知识和事物的认识往往是以直观感觉开始的,年龄越小的儿童越是明星。他们对生动、具体、形象、色彩鲜艳的事物容易感兴趣。为此,我们可以在阅读教学设计上,重点做到以下几点:
11 注重学习情景创设
创设情景,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前提;以突破教学重难点为内容;与优化教学方法相结合;与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相结合;与陶冶学生情操相协调。例如,教学《桂林山水》时,我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再现书中所写的情境,并播放配乐课文录音。结果,学生从真实、鲜明的画面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中体会到了桂林山环水绕、水倒映山的特点以及“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受,产生了如临其境的感觉。自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随之高涨。
12 允许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教学设计中抓住“情景激趣”、“自学质疑”、“协作学习”、“会话表达”四个重要环节,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教学《草船借箭》时,一学生提出质疑:为什么用“借”,而不用“取”“骗”等其他词?于是,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小组合作讨论,相互交流,评选代表发言。最终,学生领悟了“借”的用法之妙,领会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13 完成学生获取知识的意义建构
教学设计中,十分注重“议论评议”、“发散思维”、“迁移联想”三个环节,通过效果反馈的回授心理效应,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的确认。例如,教学《中彩那天》时,学生就父亲是否该还车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一方认为父亲应该留下车,这样既可以使家里的境况好转,又能实现梦寐以求的愿望;另一方则坚持不是自己的东西坚决不要。通过辩论,学生最后终于理解了父亲的做法,对父亲佩服至极。
2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创新思维即创造型思维。儿童是创新思维培养的最佳时期,他们往往凭关敏锐观察、直接理解、整体判断、迸出灵感、豁然顿悟、多元求异、创造想象等来认识事物和思考问题,这些都是创新思维的重要表现形式。
实践能力的含义很广,泛指人们在从事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有意识的活动中具备的能力。对小学生而言,我认为实践能力不光是指动手操作和社会实践的能力,还包涵以下内容,如: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的能力;写作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积累语言文字的能力;处理资料的能力;生活自理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等等。
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都与语文这门基础学科互为关联。阅读教学中重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相当重要的。运用多媒体网络开拓信息通道,充分利用课外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他们在没有任何羁绊的情况下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自由操作,充分利用课件里贮备的课文朗读,生字词库,课文动画,有关资料,实践录像等,让学生在网上浏览查阅,自由徜徉。通过“创设情景”、“自学质疑”、“阅读理解”、“协作学习”、“议论评议”、“发散思维”、“迁移联想”等环节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利用课件自主学习,“动手勾画”、“协作交流”、“资料查询”、“上机练习”等环节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诚然,在以上各环节中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也不能截然分开,它们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这种阅读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具有极大的优势。例如我在上《山行》这首古诗时,可以利用课件的动画、音乐,带学生由“境”入“情”,训练学生想象能力。让学生眼看画面,口诵诗句,体会意境,诱发想象,对“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学生不仅理解了字面意思,还从那寒山、石径、白云、枫林,想象出一幅优美的山林秋色图。体会诗人的感情,与诗人产生共鸣。再如上《乌鸦喝水》一课时,找准切入点和让生续编故事,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用“乌鸦把一个一个石子入进瓶子里,让水位升高,才喝到水的”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没有小石子,乌鸦又该用什么办法才能喝到水?”让每个学生把想法都输入计算机,避免了只有少数优生得到训练的现象。这样,学生的办法可多了:有的可以设想把瓶子倾斜,用两块石头架住就可以喝到水;有的可以设想找一根麦管就能吸到水;有的可以设想把棉纱条或布条的一端放入水巾,另一端搭在瓶口也能喝到水…….还有学生可以编出《乌鸦又上当了》的故事:这次狐狸知道乌鸦不会再听他的花言巧语,就想了一个说乌鸦坏话的办法,激起乌鸦的怒火,乌鸦破口大骂,结果他嘴里的肉掉下来又被狐狸叨走了……这样学生从中揭示了一个道理:喜欢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听了不好听的话,不冷静对待也容易上当。老师让学生先说后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还锻炼了口头发表能力和写作能力。
3教给学生自学方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必须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地把“钥匙”——自学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手执钥匙去打开语文知识的大门,读懂各类文章。
教给学生以下方法,如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对于结构相似的句、段、章只要把开头的句、段、章理解,其余的掌握方法,通过多读就可迎刃而解;找过渡句或过渡段来了解全句或全文意思;图文并茂的文章,结合插图理解课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按照各个年级的教学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要着重培养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为此,教师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把自学的方法教给学生,还应要求学生每天读书,并在周五的班会上汇报一周的读书收获。这样既能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习惯,又能使学生从同学的汇报中有所收获,进而产生阅读兴趣。
总之,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要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培养学生善于阅读的能力,就能把阅读教学真正指向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阅读、终身学习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