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长到村长的美丽“嬗变”——记莱州顺凯农机合作社长冯书君
2013-04-26王帮高赵秀平
王帮高 赵秀平
今年3月份,莱州市虎头崖镇冯家村全体村民经过投票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村委班子,莱州市冯家村顺凯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冯书君以全票当选为村主任。带着政府的重托,怀揣1332名全体村民的信任和期盼,冯书君走上了带领全体村民奔小康的致富路,这是他人生奋斗轨迹的一次转折,从而也实现了一个从农机合作社长到村长的华丽“转身”与职业“升华”。
踏上农机路,结下农机缘
走进冯书君家的农机大院,给人的感觉像是走进了一个专业化的农机队。大院内停放着各式各样现代化的大型农机具。
2004年,28岁的冯书君在父亲的怂恿下,花了7万元买了一台小麦联合收割机。
也正是这台机器揭开了他与农机的不解之缘。每到“三夏”麦收大忙期间,周围乡亲们总能见到他来来回回忙碌的身影,到了2009年年底,冯书君靠着这台收割机走南闯北,赚了将近20万。
小麦跨区作业能赚钱,那么玉米机收市场为何却不能走上跨区之路呢?带着这个梦想,2010年,国家对玉米收获机械每台补贴4万元,冯书君瞅准时机一下子购置了2台新机器。麦收结束后,冯书君便雄心勃勃地做好了玉米机收工作的各项准备,力争在玉米收获时再大干一场。
然而,当地玉米刚开始收获时,人们的反应却特别冷淡。为了取信于大伙,冯书君便召集村民到他家地里观看机收玉米,没多大功夫,两亩玉米地在收割机呼啸而过后,变得平平整整,玉米秸秆被粉碎后均匀地散在地里,机收效果非常好。眼见为实,村民们争先恐后地要冯书君为他们机收玉米。当年,他的两台玉米机一直就没闲下来,本村2000亩玉米地,他一季就收了1500亩。于是,冯书君成了当地有名的玉米机收状元。随着跨区作业的延伸,冯书君约上几个经常与农机打交道的兄弟们,一起进行了秋季玉米机收跨区作业,章丘、淄博、滨州、东营等地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客户遍布省内外。
2013年6月19日,山东省农机局高明飞局长与冯书君亲切交谈。
但是,市场并非冯书君想象的那样顺风顺水,近两年长距离跨区作业市场已不再是机手们的首选。冯书君经过冷静分析,把精力主要集中在了当地农机作业上。
近几年,莱州市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都到城里做工,每到收获季节劳动力严重不足。冯书君从中看到了商机。“我不安于现状,只要看准了就要干。这两年,得益于莱州实施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我抓住了这一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增添了很多新机器。”冯书君说。
今年初,冯书君在烟台市春季农机产品展销会上对热销的几款玉米收获机做了全面调查和咨询。通过对作业效率、机器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的综合考察,冯书君买了一台带有剥皮功能的玉米联合收获机。随着机具的不断增加,作业范围的不断扩大,冯书君开始谋划在规模化经营的基础上,为农户提供从种到收的“一条龙”式的订单服务。
组建合作社,服务众乡亲
随着土地流转步伐加快和市场对农机作业需求的扩大,农机服务也必须走上专业化、规模化,规范化、合作化的道路上来。此时,冯书君意识到更大的发展机遇来了,2010年6月,冯书君在全镇第一家注册成立了顺凯农机合作社,吸纳20户成员带机入社,各类新型先进的农业机械达26台套,吸收30余人在本社务工,实现了劳动者家门口就业。
“要想有大发展必须把散户联合起来,在国家惠农政策的扶持下,推广更多的新技术、新机具,让周边农户种田更省心,收获更放心。”冯书君满脑子里都是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每当农机部门推广一种新农机、新技术时,冯书君都会先行先试,甘做新机具、新技术推广与应用的“开路先锋”。
2012年9月,莱州市农机局大力推广花生机械化收获技术,因为是新事物,很多人望而却步,冯书君主动请缨购进了一台花生联合收获机,率先在自家地里做实验。人们看到机收花生既快又好,不少农户排队等着收获。良好的作业效果胜过广告宣传,2013年,莱州当年就引进推广了8台花生收获机,推动了全市花生收获水平的快速提高。
10月9日,湖北省粮食局、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出台《湖北省“人才兴粮”行动计划(2018-2022年)》。根据《行动计划》,到2022年,全省粮食行业人才队伍基本适应事业发展需要,粮食行业管理人才综合素质专业素养明显增强。要培养50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建设5个以上领军人才工作室,推荐选拔10名以上青年拔尖人才,培养200名技师和高级技师,推荐选拔10名以上技能拔尖人才。
今年秋天,莱州各地又风靡带有剥皮装置的玉米收获机,早在三秋前,冯书君就与莱州农机公司联系,给合作社所有的玉米收获机都加装了剥皮装置。这使得农机合作社里的老机器如虎添翼,又有了崭新的用武之地。
不仅如此,冯书君还甘当“农机顾问”和“农机保姆”。他经常驾驶一辆面包车,时常备着一些轴承、链条、油门线等零部件,谁家需要换件了,冯书君也就只收个成本费。谁家的收割机出现小毛病了,都来请教冯书君。
冯书君有着一副热心肠,非常愿意帮助农机户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至于打电话来咨询的人越来越多,这为他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农机手亲切地称他为“贴心娘家人”。得知冯书君成立了农机合作社,附近的农机户纷纷加入。而事实也证明,这些农机户的选择是正确的。
目前,顺凯农机合作社规模已扩大到30人,固定资产达215万元,拥有各类农业机械41台(套)。今年以来,为农户提供播种、收获、耕作全程机械化作业“一条龙”服务面积达7500余亩,上半年人均既得利润2.5万元。
从一个农机大户到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在这个“转身”中,冯书君感触最深的是党的惠农政策好,让他越干越有劲,农机专业合作社使他的农机路越走越宽广。
念活“合作经”,共奔小康路
2013年3月16日,在莱州市虎头崖镇冯家村全体村民大会上,刚刚上任的村主任冯书君,面对所有的乡亲们立下了军令状:“我既然当了村里领头人,一定会和大家同战斗、共甘苦,继续以农机合作社为载体,走集约经营、规模经营、连片开发的机械化之路,让大伙种地更轻松,收入大提高。”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为了发动群众走向共同致富路,冯书君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进行大规模的土地流转,动员更多的村民加入到农机合作社,充分享受合作社里的技术资源、人才资源和机械资源。
摆在面前的事实,让村民看到了土地流转的种种好处。3月20日,社员张京洲把过去承包村委的58亩土地,连同自家2台拖拉机一并加入了合作社。4月1日,社员陈中才将租赁别人的50亩土地加入了合作社。短短2个月,合作社就流转土地208亩。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如今的冯家村,土地成片,苗木成林。2013年,在冯家村的带动和影响下,周围10个村庄都建起了苗木生产基地,发展种植大户28家,种植面积突破5000亩,所在的虎头崖镇也同时入围山东省花卉苗木百强乡镇。
谈到近期的目标,冯书君充满信心:要把冯家村建成集花卉苗木育苗、种植、绿化工程施工、木材加工为一体的花卉苗木产业基地,年实现村集体收入500万元。
农业总有忙闲之分,如何让农闲变“农忙”,让社员一年四季有活干?冯书君很动了一番脑子。今年,莱州市全市上下开始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战略,冯书君又一次抓住了这一良机,让农机合作社参与莱州市城乡环卫一体化虎头崖镇垃圾中转站土建工程招标活动,并一举中标,从而让合作社承担了全镇16个村庄的垃圾运送回收清理任务。合作社投资购置垃圾清运车4台,装载机2台,仅此一项,就能享受镇政府每年用于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的补贴资金70万元。
接着,冯书君把合作社的农机手全部发动起来,利用合作社小型拖拉机多的优势,每个村庄成立由1~2名农机手组成的保洁队。新的机制建立后,农机手不仅提高了收入,一年四季有活干,而且全镇的村容村貌和生活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昔日的草堆、粪堆、土堆被干净的街道、整洁的村容、优美的环境所替代,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明显提高。
冯书君同志是莱州市68个农机合作社中惟一一位走上村主任位置的社长,这不仅是他真心实意带领群众科学发展的结果,也是党和政府对基层农机合作组织带头人的褒奖与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