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次蜕变
2013-04-25李宁英
李宁英
【摘要】 “孩子的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每个问题孩子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家庭教育专业化课程”学习班,为我搭建了一个高层次的学习平台。是我育人观念的一次蜕变。“育人先育己”,要想改变孩子首先改变自己。我反思和孩子的交流,在细节上,在眼神上,在动作上,在用词上,怎样的爱才是真真地爱?不是代替孩子成长,让孩子少犯错误;不是只盯着孩子的分数,而是关注孩子人格的成长;给孩子成长选择的空间,让孩子保留自己的秘密。
【关键词】 蜕变 家庭教育 育人先育己 班主任工作
【中图分类号】 G4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2(b)-0109-01
当学校安排我成为“家庭教育专业化课程”学习的一名学员时,我的孩子马上十三岁了,我和他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我觉得他怎么越大越不听话,越大离我越远,在这之前我从未意识到我有什么问题,或我要改变,我总是一味地指责和要求孩子,而我也因亲子关系的紧张而焦虑。带着焦虑与无助我期望这次的学习先能解决我自身家庭教育的问题,也进一步使我作为班主任,能带好学生,服务于任课教师,管理好班集体,并且能指导家长,开展好家庭教育。
本次大都是远程课程学习,确实与优秀教师、专家是零距离接触,专家们的启迪声声在耳,给了我强烈的震撼,感谢市教育局举办的班主任“家庭教育专业化课程”学习班,为我们搭建了一个高层次的学习平台。我真诚的在这道一声感谢,这是我一生都享用不完的人生财富,这是我育人观念的一次蜕变。
“孩子的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每个问题孩子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我反思自己是否是一个问题家长,我发现我总是以我的意志来要求和约束孩子,要求他该学习了,该睡觉了,该看课外书了,该写随笔了,该吃饭了,……我简直希望他是一个“机器人”,到什么点就去干什么事,不出丝毫差错,而这样要求的出发点理由很充分就是让孩子变得优秀,是发自内心的爱,我曾经给孩子说“妈妈太贪了,总希望把别人孩子身上的优点都挪在你身上。”我这种不顾孩子的成长规律,不尊重孩子,口口声声是为孩子好、是爱孩子,但却是一个个错误的育人观念。感谢专家及时给我敲响了警钟。
“育人先育己”,要想改变孩子首先改变自己。我反思和孩子的交流,在细节上,在眼神上,在动作上,在用词上,在语气上,特别是当面对孩子出现问题与错误时,我都用了什么样的方式方法?现在孩子不就是用同样的方式方法对付我们、对待他人、对待社会吗?这样的育人十分可怕。我眼神里应该有爱,应该有欣赏,不要总是挑剔。我不再是命令的口气要求孩子,主动给孩子承认自己先前的不当做法,我和孩子互相提出要求,相互约束。第一,无论谁有理,说话都不许高声。第二,孩子的时间自己支配,妈妈可以监督,可以记录孩子每天的时间安排,两三天做一总结,而不是每天都在督促。第三,无论谁做得好奖励看一个自己喜欢的电影,做的不好跳绳200下。我想我之所以能改变关键是观念的转变,来自专家及学员们的呼声影响和改变了我,怎样的爱才是真真地爱?不是代替孩子成长,让孩子少犯错误;不是只盯着孩子的分数,而是关注孩子人格的成长;给孩子成长选择的空间,让孩子保留自己的秘密,不要让孩子在你面前像一张白纸。你的观念转变的时候,孩子是非常聪明和敏感的,他会从你的肢体语言、说话的潜台词里捕捉到。孩子也是特别善良的,我的种种极端不是,只因我现在的改变,孩子就轻易原谅了我,孩子你让我好感动。孩子在你以后的成长的过程中,我会轻轻地转过身去,给你一点时间、一个空间、一个机会,给你一份成长的尊严和力量,让你用自己的脚步来开始自己的人生,要多倾听你的内心。
作为一名老师,一名班主任,我发现我周围有很多无助、无奈的家长,他们有的根本走进不了孩子的心灵,他们只会责怪孩子,看到优秀的孩子认为优秀是天生的,自己的孩子不优秀也找不到原因,只有怪孩子怎么会变成这样,更可怕的是,你给有些顽固的家长讲改变孩子先从改变自己做起时,讲孩子身上的问题先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观念及教育行为时,他竟然会认为你作为教师在推卸责任。我想这样不会反思自身的父母,可想而知孩子会怎么样呢?对于这些现象是不足为怪的,中国父母的门槛太低,在做父母的时候几乎没有人怀疑自己能否胜任,认为给孩子提供必要的物质就是合格的父母,认为自己已经做好了,我的父母,我身边的许许多多的人也都是这样认为的。对于家长不正确的认识,对家长们出现的种种问题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千万不可操之过急,这些家长自己本身要承受来自社会的压力,生活的重担压在他们身上,使他们无暇顾及更多。要多从关怀家长们的生命出发,来化解家庭教育深层次的矛盾,改变家长需要耐心,用先进的育人理念带动家长是需要时间的,万万不能把家庭教育咨询和家长学校办成“惩罚家长的场所”,在我的影响下家长的教育理念也在发生着变化。
学习“家庭教育专业化课程”还有很深的一点体会是,作为班主任我们不能认为自己是全能的,会自觉不自觉地承担或代替家庭教育的责任,这时不妥的,我认为这一点老师一定要清楚的认识到,这很重要,家庭教育必须承担起对孩子进行人格教育与培养的责任,而不应该把这个问题推卸给学校和老师,更不能把人格教育误认为就是学校教育也要解决的问题。如果我们认识不清,家长的家庭教育素养就无法提高,也不利于解决问题的根本,诸多的育人恶性事件就会频发。班主任工作是急需解决是班主任育人知识专业化培训,重点应该放到大面积改善广大家长的教育子女的素质上,而如何建立行之有效的现代家庭教育指导机制是今后班主任工作的重点。
最后我想用顾晓鸣老师的话:“育人的核心位置不是在孩子身上,而是在我们的父母家长身上”来不断鞭策自己。如果我们找不准这个位置,不仅苦了孩子,更会让我们的老师长期背负沉重的家庭教育负担,这样的育人环境下培养优秀、合格的孩子只能是句空话,甚至是假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