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在前门:京味儿尹智君的担当与放下

2013-04-23

中外烟酒茶 2013年3期
关键词:茶馆老舍

尹智君说:“我的志向很大呢,就是总有一天,我会开一个十平米八平米的小茶馆,没事儿跟人喝喝茶,聊聊天儿,这是我一辈子的追求。”

帝都北京,一向是上演传奇的地方。前门楼边儿,一溜烟儿的胡同四合院,人间烟火,寻常巷陌。然而,市井之地,却因了一座紫禁城而变成了全中国最繁华的市井,守着皇家气象的寻常巷陌,就再也不是普通的寻常巷陌了。

1

她是这寻常巷陌里土生土长的一个。自小和邻家的孩子一起淘气,一起走街串巷,贪玩好胜。关于她童年的轮廓,最清晰的莫过于电影《大碗茶》的那些镜头,她是尹盛喜家那个总在做作业的小女孩儿,她是尹盛喜的女儿,她叫尹智君。

在以她父亲为原型的电影《大碗茶》的首映礼上,尹智君站在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的身边,小小的,像一个女儿一样依偎在那里。刘兰芳先生和尹盛喜先生应该是同时代的人,曾几何时,尹老先生是最高级的票友,字正腔圆,板眼流畅。如果不是一个大碗茶的生意改变尹老先生人生轨迹,他的梦想,也许只是守在自己的四合院里,艺不离身,人不离艺,就像他所崇拜的那些表演艺术家一样。世事无常,一杯茶,将老先生引向了另一个嘈杂而又完全不同的人生。

尹老先生的后半生,和老舍茶馆的前生紧密相连。当然,那也不是他一个人的故事,而是许多人的故事,或者说是一个时代的故事。当初的热心肠,拯救了一批上山下乡没有工作的年轻人,创业波折艰辛,有许多许多过不去的坎,也有许多许多不得不挺身而出的事儿。接下来,因为政府的支持,老舍茶馆开始逐步走向正规甚至繁荣。大概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老舍茶馆就再也不是那个路边大棚的摊位,也不是胡同里小小的门脸儿,而是前门楼边最繁华的商业街上一块金字招牌。

尹智君就是在那个时候进入老舍茶馆的。“这茶馆里的什么活儿我都干过。”她说:“我做过领位员、服务员……很长时间之后,我才进了办公室。”

2003年是老舍茶馆发展历史上很特殊的一年。那一年的6月,66岁的尹老先生与世长辞。

翻阅2003年的新闻,我们找到这样几行字:“老舍茶馆”创始人—北京大碗茶商贸集团公司总经理尹盛喜,6月30日零时48分因病辞世,沉浸在悲痛中的“老舍茶馆”员工们,当天就在前门箭楼西侧茶馆二楼精心布置了灵堂。20多年前,尹盛喜靠卖二分钱的大碗茶起家,创办了北京大栅栏贸易公司。之后,“尹头儿”贷款1000元,带领20多名待业青年在前门大街摆起了茶摊,只用三年的努力,赢利就达200多万元,并拥有了百货、服装、珠宝玉器等14个营业部,职工达到了500余人。

单看这几行字,我们也许该为尹盛喜的继任感到欣喜,因为,从表面上看,这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家底儿,无论谁接了这个摊子,在前门这样天时地利的地方,只要按部就班地做就是了。然而,现实的情况却并非如此。其实,早在几年前,尹盛喜先生开创的这个以服务大众,解决就业为目的的茶馆在新的世纪遇到了很多新的坎儿。是啊,大栅栏贸易公司能有多大的盘子呢,就有500多员工,一看就是人浮于事。再加上一个“非典”,老舍茶馆门前鞍马寥落,行人稀少。整整几个月,老舍茶馆的生意跌到了谷底。

尹智君就是在那样的情况下走马上任的。回想那个时候,尹智君只提到两个字:压力。确实,尹智君的压力太大了,“尹头儿”曾经是那么辉煌的一个人,她不能让老舍茶馆毁在她的手里。但是,她又深知热心肠的“尹头儿”其实留下了很多经营上的隐患,多少因为情面不能做的事儿,她现在都必须得做。按她的话来说,她必须对老舍茶馆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从体制的根子里进行改革,伤筋动骨,在所不惜。

接下来的六七年,尹智君一直在重整河山。那时候,属于老舍茶馆的地盘只在三楼,一楼有餐饮店,二楼有银行营业厅。最让尹智君挠头的就是一楼那家餐厅,生意半温不火,屡欠外债,一到债主追上门来,老板就闪人了事,而那些债主们往往就堵在老舍茶馆门口不走。

“他们欠你的钱,你干吗来找我呀?”尹智君问。

“他们跑得了,老舍茶馆跑不了,也不会跑。”

说起这些,尹智君哭笑不得。

于是,重新把这些店面盘回来,就成了尹智君不得不做的事儿。“不盘回来不成啊,我怎么能允许老舍茶馆门前天天有人闹事儿呢。”于是,谈判、打官司、重新签合同,对于尹智君来说,那段日子里,她连做梦都在想主意。更要命的是,她还得负责日常的经营和管理。许多不合适的老员工被她不留情面地辞退了,而新的人手还没上来。

“有时候连一根筷子都得我来操心,你们信不信?”尹智君说。

2

当我们在2013年的早春走进老舍茶馆的时候,发现这里的一切都井井有条。

老舍茶馆的一楼,现在仍然是餐厅,只不过这里的餐厅再不是前些年不温不火的餐厅,而是一个客人穿梭不息的茶餐结合的餐厅。非饭点的时候,这里有茶,从几十块钱到一百多块的茶品都有。对面有一个小小的舞台,常年都有地道的皮影表演。餐则以地道的北京风味为主,也有几款老舍茶馆自己比较拿手的茶餐。例如以龙井为主题的太极羹,以茶和玉米为主题的茶味炸鱼等等。

二楼是老舍茶馆里非常清净的所在。西边是一个可容一两百人开会的艺苑,尹智君希望这里是一个传统茶道茶艺的展示中心,当然也可以举行一些高规格的茶事活动。例如2012年,安化黑茶在老舍茶馆举行了连续一周的品鉴活动,到场二十多家媒体,那个高朋满座的现场,让安化黑茶一夜间名满京城。说到这儿,尹智君非常骄傲。“你知道吗?在做这个活动之前,安化黑茶在北京的专卖店一天的营业额是一万多,而这个活动之后,一天就突破了十万。”

二楼西边还有一个非遗展示中心,那是老舍茶馆单辟出来展示北京传统文化的地方。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老北京的物件儿,活生生的老北京生活的剪影。

二楼的东侧,一直是老舍茶馆里比较神秘的地方,也有人将那里称为闹市中的一朵莲花。从清幽的大门进去,是几个单间,渺茫的背景音乐,听得到几声蛐蛐的鸣叫。这里的每一个单间都是一个小小的茶室,是人们谈生意,体会茶道茶艺的好地方。

沿着楼梯上了三楼,至此,老舍茶馆的内景豁然开朗。西侧,是一个曲艺剧场,每天雷打不动的京味儿演出是老舍茶馆至今以来的保留节目。如果我们盘点曾经在这个舞台上献艺的艺术家,没有人不对这里肃然起敬。姜昆、马三立、李金斗、梅葆玖、袁世海、李世济、于是之……一长串的名单背后,是老舍茶馆的分量所在。更难得的是在看演出的间隙,还有服务员端上豌豆黄、驴打滚之类的京味儿小点,让人恍如回到那个时代。如今,来这里看演出的大都是外地游客,天安门、紫禁城一路游玩,往往选择在这里歇脚。四下里京腔京韵,咿呀灌耳,老舍茶馆卖的,就是这个京味的情调。

来老舍茶馆的客人以外地人居多,但是,为老舍茶馆增添一份骄傲与神秘的,则是那些不远万里而来的各国政要。在曲艺会所旁边,我们可以看到一面以照片为主题的墙壁,那里悬挂着创业三十多年来,老舍茶馆接待过的近百位各国政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前总统老布什、德国总理科尔、汤加首相塞韦莱、毛里求斯总理纳文钱德拉·拉姆古兰、拉脱维亚总理卡尔维季斯、瓦努阿图总统卡尔科特·马塔斯凯莱凯莱、老挝国家主席朱马利·塞亚松先生……在那些照片中,尹智君热情洋溢地站着,眉宇间充满自信。

3

这就是十年来尹智君所醉心于的那个老舍茶馆,也是她魂牵梦萦的所在。2008年,在福建的一次茶产业颁奖盛典上,尹智君曾经当众一曲高歌—《前门情思大碗茶》,在她的歌声里,前门的风景熟稔于心,而生于斯长于斯的她,对这里的眷恋也不言而喻。

如今,老舍茶馆的经营比起2003年她刚刚接手时好了许多。

于是,我们很自然地把话题引向了茶馆的经营。尹智君说,在老舍茶馆的经营上,她一直是一种比较开放的心态。首先,企业要创新,但是创新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对于传统的挖掘在老舍茶馆看来,就是一种创新。老舍茶馆的京味儿文化已经传承了二十多年,但是需要更深入的挖掘。尹智君希望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把一些北京地道的传统小吃再引入茶馆中来,比如稻香村的小吃,护国寺的小吃等等。现在,北京能品尝到地道京味儿小吃的地方很多,而老舍茶馆理应做得更好。

当然,老舍茶馆走到现在,合适的人才梯队对于他们来说,则更加重要。如果说,刚刚接手老舍茶馆的时候,尹智君忙到连一根筷子都得管,那么现在,尹智君已经可以放心地把很多事情交给年轻人去做。

“企业管理理顺了,人才梯队建立了,我才能腾出空来想一些企业大方向的事儿。”她说。

目前,在老舍茶馆的经营中,餐、茶、艺、品等几个部分各自精彩,同时又互相推进,互相影响。其中,演出收入占了企业收入的半壁江山,去年全年的营业额在两千多万;其次是礼品茶的销售,该部分占据茶馆总营业的15%~20%左右。在尹智君的布局里,依托老舍茶馆的信誉而进行的礼品茶市场大有可为,在未来,她甚至勾画要发展一至两个老舍茶馆的茶品专卖店。目前,老舍茶馆自有品牌的礼品茶被赫然摆放在二楼的茶品展示架上,销量不容小觑。与此同时,全国其他品牌的茶也都以进驻老舍茶馆为荣,因为这里是一个世界级的展示平台。

当然,老舍茶馆的巨大成功也让很多人呼唤以之为样板的茶馆连锁经营的展开。但是,尹智君在这个方面是理智而清醒的,老舍茶馆在北京前门的成功几乎已经成为业界无法复制的样本,如果有人想照抄老舍茶馆的模式,然后复制到其他的地方,那么这个茶馆一定失去其生存的根基。所以,尹智君说,我不做那样忽悠的事儿,我也没有那么好大喜功。

4

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问尹智君,目前的老舍茶馆已经相当成功,那么您什么时候考虑放手?什么时候考虑不做这个事儿了,回家安心地待着?

也许,这是每一个在职场打拼过的女人都曾经问自己的事。

尹智君嘿嘿一笑,略带狡黠地说:“知道吗?我天天都想着怎么放手,有可能我明天就不做了。但是,尹智君不做了,老舍茶馆照转,我的退出是个人行为,而老舍茶馆的经营是企业行为,它是独立的,是不以我的意志为转移的。”

“不过,我一定要让这个企业自行运转到我能收手的时候才收手,因为这是责任。”她又说。

那么,如果哪天您不在老舍茶馆了,您打算做些什么?我们又问。

“哈哈,我的志向很大呢,就是总有一天,我会开一个十平米八平米的小茶馆,没事儿跟人喝喝茶,聊聊天儿,这是我一辈子的追求。”说到这儿,尹智君爽朗一笑。

尹智君说的没错。不管作为老舍茶馆的掌门人,她这一生经历了多少世事,接见了多少贵宾王储,没变的还是她的本真。她还是她,是电影《大碗茶》里总在做作业的邻家女孩儿,她在四合院里长大,每天都能看着前门的日出日落,体会着这个时代的悲悲喜喜。而且,她也和皇城根儿下所有的邻居一样,说话耿直,嘎嘣溜脆,但是,在世事面前,她永远是敢担当,也能放下的那一个!

春天来了,让我们以此文向老舍茶馆致敬,也祝福尹总春天快乐!

猜你喜欢

茶馆老舍
解人之难的老舍
印象·老舍纪念馆
我写我的
我写我的
《成都老茶馆》
《长沙茶馆文创产品设计》
“对话”小伙伴老舍
杯水车薪
在济南,重寻老舍足迹
北京的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