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历史课堂

2013-04-23袁康

考试·教研版 2013年1期
关键词:历史课堂主体学生

袁康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年深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已经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接受。本人通过这几年的教学经验,并结合高中历史学科的特点,总结了几点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希望能够为高效历史课堂的构建有所裨益。

【关键词】 学生 主体 历史课堂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1(a)-0157-01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鲁姆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参与者。由此,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学生应该是发现问题的探索者,是知识信息的反馈者,是学习目标的实现者和成功者。简而言之,课堂教学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为此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让学生喜欢历史,并进行探究,最终达到教学预期的目的。

如何达到这一目的呢?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策略。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想学

历史是一门既严肃又活泼的学科,在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人们往往只注重严肃的一面,而忽视了活泼的一面,甚至有的历史老师采取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无法使学生对历史产生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的起点,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学生只有对本堂课所要讲授的知识有了兴趣,才会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我们面对的高中学生富有强烈的好奇心,而好奇心能转化成一股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寻求认识和了解事物的途径和方法,并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旺盛的探究精神。如,我在讲授讲新中国的历史时,抛出难点问题“在社会主义时期,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在我国已被消灭,但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将长期存在,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能激化。”问学生这句话是否矛盾,应怎样理解?问题一提了,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议论纷纷,课堂气氛活跃。接着又提出问题:“如果一支敌军被我们歼灭了,能否说,就没有一个散兵对我们打冷枪?然后又向学生提问:在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剥削阶级各种影响及腐朽思想的遗毒是否还存在呢?在国际上危害社会主义制度的反动势力是否存在?”并举例说明,这一问一答,使学生很快进入了角色,引起兴趣,主动学习。

2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让学生会学

课堂是高中学生学习历史的主阵地,是培养高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主渠道。所以在课堂教学时,我们不仅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激发学生的历史创新思维能力,就必须抛弃传统的师本教育,走向生本教育。为此,教师就要转变教学方式,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2.1 鼓励大胆质疑,释放学生创新思维的激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自由、平等、民主的课堂环境,要有意创设一个个暗藏玄机的问题情景,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奇而生疑,产生问题。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准提问的切入点,比如根据标题、图片、史料、结论、相关事实等进行质疑。教他们学会“我要说”、“我要问”、“我能行”等“学习心语”,让他们主动的进入自觉学习状态。针对学生的质疑,教师要做好存疑或释疑工作。对于不是三言二语能解决的研究性问题、众说纷纭的历史之谜或政治敏感性问题,应引导学生存疑。释疑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应视问题的难易程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教师讲授法、学生思考法、师生讨论法等。

2.2 探究思维角度,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要学好历史,客观上要求学生具备再造性的想象能力。作为历史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要引导学生从客观事实出发,从现实需要出发,敢于打破传统观点,敢于向权威挑战。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两种基本形式,它们是相辅相成,互为基础的。要解决问题,必须进行集中性思维的训练,综合已知的各种信息,导出发散点,然后再综合发散结果,通过对发散结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最后得出较为符合客观事实的结论。因此,在教学中,对于复杂的历史现象,特别是史学界尚未定论的历史问题,如哥伦布及其航行美洲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等,教师应引导学生善于从不同的思维角度中进行综合,使思维指向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上来,达到创新的目的。

2.3 加强能力训练,养成学生创新思维的习惯

学生历史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而是一个日积月累的渐进过程。历史教师要抓好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深入钻研教材,依据教材及学生思维水平来找准思维训练点,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类比、发散、假设等多种思维方式,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进行解题;要充分利用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通过集中→发散→再集中的思维发展过程进行有序训练,同时辅以适量的历史理论性习题进行训练,使学生的历史创新思维能力得到运用和强化,从而使学生养成善于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思维习惯,善于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思维习惯

3 树立学生学习信心,让学生自信

自信心是人们相信自己,追求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的心理倾向。现在的课堂中有部分学生惧怕老师,没有自信,对明明是正确的东西,也不敢坚持。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能适时“表扬”学生,可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例如:学习《隋的统一与大运河》一课时,提出“隋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学生总结的不是很全面。但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肯定,鼓励学生继续思考。最后教师做简单的概括与补充,并重点强调这是同学们善于思考、积极回答的结果。这足以成为树立信心的动力源泉,唤起学生自信心。拿破仑有句名言:“信心是生命和力量,信心是奇迹。”其思想观点充分表明了自信心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信心是人生重要的精神支柱,是成功的先导。只有建立自信,学生才能敢于面对困难,才能永远保持乐观的态度,才能使个人的潜能、智慧发挥到极致。也只有建立自信,学生才能得到“高峰的体验”。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肖川先生说,课堂应是能够 “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的。只有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贯彻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理念,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猜你喜欢

历史课堂主体学生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何谓“主体间性”
赶不走的学生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学生写话
初中历史情感教学探析
引多维思考创灵动历史课堂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的思考与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