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调查法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口语水平的影响
2013-04-21钟健儿
钟健儿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 外语系,广东 阳江529500)
一、引言
小组调查法又名小组探究法,是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沙伦(Sharan)等人于1976 年在进行大量研究和借鉴小组设计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课堂合作学习法。小组调查法的产生深受杜威(Dewey)教育思想的影响。杜威认为,对任何主题的调查都应体现科学方法的本质特征,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和精神;合作是处理课堂中复杂问题的先决条件;学生根据自己的先前经验、能力和需要来设置小组活动目标、设计和构建学习活动,小组设计是保证学生最大程度地参与学校生活的一种方法①。因此,基于小组调查法的课堂教学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强调合作意识的培养。在这一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而变为信息加工者、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1]。小组调查法整合了四个基本要素,它们分别是调查、互动、解释和内部动机。
在国外,小组调查法已被广泛应用到教学研究中[2-5]。相对于其他教学,针对语言教学的实验研究相对较少。多数研究表明小组调查法比传统教学方法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Shachar 和Fischer 的研究则表明小组调查法更有利于提高中低水平学习者的成绩,对于高水平学习者却没有显著效果[6]。虽然陈彦研究了学生对小组调查法运用于商务英语课程的态度及感受②,但是目前国内有关小组调查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实证研究仍然很少。为了探究小组调查法对国内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影响,本文在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运用小组调查法进行了为期16 周的实验研究,拟回答以下问题:(1)小组调查法对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是否有效?(2)小组调查法对哪种水平层次的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影响显著?(3)学生对小组调查法持何态度?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商务英语专业二年级两个班的84 名学生。1 班为实验班(40 人),其商务英语口语课堂教学采用小组调查法;2 班为对照班(44 人),其商务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商务英语口语课由同一位教师承担,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进度相同。
(二)研究手段
1. 英语口语水平测试
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进行了英语口语水平测试,试题为2009 年5 月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考试一级(CNBECT-1)的口试试题;实验后,两班又分别采用2010 年5 月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考试一级(CNBECT-1)的口试试题进行了测试,以此比较小组调查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测试试题包括口头作文(40 分)、商务句子口译(汉译英)(20 分)和商务会话(40 分)三部分③,考试时间共12 分钟。考官由两位具有国际商务英语考试考官资格的教师担任。
2. 调查问卷
在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对小组调查法教学的态度。问卷包括10 个单项选择题,选项分别包括:A(完全同意),B(同意),C(中立),D(不同意),E(完全不同意)。
(三)研究过程
本研究在2011 年9 月初开展,持续一学期,共16 教学周,每周2 学时。实验班学生自愿组成8 个学习合作小组,每组5 名成员。5 名成员的角色分别是组长、资料员(2 名)、记录员、指导委员。在整个实验期间,各小组成员组成不变,但在每次小组调查活动中要轮换角色。各小组为自己组命名,以此来区分组别。
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商务英语口语课都采用《世纪商务英语口语教程(专业篇I)》(第三版)[7],每单元教学为4 学时。实验班按照沙伦等人提出的小组调查法的6 个步骤[8]进行教学:(1)结合单元教学内容确定调查主题;(2)制定小组调查计划;(3)开展为期一周的课外调查,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4)归纳调查结果,讨论呈现报告的形式;(5)向全班展示调查研究成果;(6)以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的方式确定小组成绩。教师在小组调查学习过程中扮演组织者、促进者、协助者和评价者的角色。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讨论、协助学生开展调查,定期了解各小组的调查进展和组员合作情况,为学生解答问题,并提供意见和建议。
三、结果与讨论
(一)两班的前测和后测结果比较
为了验证成绩变化是否由于教学模式的不同所致,本研究采用了独立样本T 检验对两次英语口语水平测试成绩进行对比(见表1)。独立样本T 检验结果显示,实验前两班学生英语口语水平无显著差异,即可以认为两班在实验前英语口语水平总体基本一致。实验后,实验班的平均成绩高出对照班2.29 分,两班英语口语测试成绩差异显著(P <.05)。这个结果表明,小组调查法对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产生了积极影响。
表1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前后英语口语水平比较情况
显然,实验后两班学生英语口语测试成绩的差异与教学方法相关。在传统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听课文示范对话的录音或看录像,接着就课文中出现的词汇和语法点进行讲解,然后要求学生做每单元后面设计的练习,最后让学生根据本单元所学内容完成类似的情景对话。学生只需按照教师预先设置好的去做就可,他们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因此难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而实验班的学生从一开始就被鼓励积极参与到小组的课题研究中,根据小组调查计划开展课外调查。学生不仅要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解答问题,而且还需要从课外调查中寻找相关资料,通过这种方式的输入为最后呈现报告(语言输出)作充分准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了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真正做到“做中学、做中教”,锻炼了口语能力,口语水平也得到了较大提高。虽然对照班的学生被要求在课外开展几乎与实验班等量的口语任务,如进行对话练习和话题讨论等,但由于目的性相对而言不是十分明确,部分学生可能应付了事。
(二)不同口语水平学生的前后测结果比较
为了进一步研究小组调查法对实验班哪个层次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影响显著,学生口语水平被分为高、中等和低三个层次。根据学生前测的成绩,实验班英语口语成绩高于或等于85 分划定为高水平;成绩在84 到75 分之间被划为中等水平;74 分及以下为低水平。实验班英语口语高、中等和低水平学生两次测试成绩的配对样本T 检验结果见表2。
表2 实验班不同英语口语水平学生实验前后英语口语水平对比情况
从表2 可看出,实验后英语口语高水平学生的平均分提高了1.22 分,但P >.05,表明采用小组调查法教学前后英语口语高水平学生的成绩没有显著变化。英语口语中等水平学生的平均分提高了2.92,P <.01,表明采用小组调查法教学后英语口语中等水平学生的成绩有显著提高。英语口语低水平学生的平均分提高了5.16 分,P <.01,表明采用小组调查法教学后英语口语低水平学生的成绩有显著提高。总的来说,小组调查法有利于中等水平和低水平学生的英语口语成绩的提高,但对高水平学生没有显著影响。
(三)调查问卷
在实验结束后,实验班学生在课堂上随堂填写了关于小组调查合作过程的学习感受和效果的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0 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问卷调查结果见表3。
表3 关于小组调查法的问卷调查情况 单位:%
由表3 可知:87.5%的学生赞成采用小组调查法这一教学方法;对小组调查法能活跃英语口语课堂气氛持完全同意或同意态度的学生占77.5%;对该法能调动自己英语口语学习的积极性持完全同意或同意态度的学生占75%;对该法能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自主学习能力持完全同意或同意态度的学生占80%;对该法能培养自己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持完全同意或同意态度的学生占85%;对该法有助于提高自己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持完全同意或同意态度的学生占80%;对该法有助于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持完全同意或同意态度的学生占75%;对该法能使英语口语学习变得轻松持完全同意或同意态度的学生占60%;对该法对今后英语口语学习产生较深远影响持完全同意或同意态度的学生占77.5%;对在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有必要运用小组调查法持完全同意或同意态度的学生占90%。因此可以认为大部分学生对小组调查法持肯定态度。小组调查法通过营建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四、结语
实验结果表明,小组调查法在高职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对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有显著的效果,尤其有利于英语口语处于中等或低水平的学生的成绩提高。同时,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个别学生不愿意或不主动参与到小组讨论或调查学习中,以致影响其他组员的口语学习热情;有些学生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使用英语开展讨论,而过分依赖母语;调查途径和资料有限等。这些问题值得教师在今后研究中注意和改进。
而本研究设计本身也存在一定局限性:首先,本研究的受试者仅限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二年级的40 名学生,实验时间也只有16 周,取样的范围和研究持续的时间都有一定的限制,验证一种方法的有效性应需更长的时间和更大的取样范围;其次,还应开展一些相关研究来探讨实施小组调查法的教师的特点。
注释:
①转引自Sharan Y,Sharan S:Expand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Through Group,Teachers College Press,1992 年版,第3 至6 页。
②转引自陈彦:《英语专业学生对商务英语课程学习中运用小组调查法的感受研究》,《外语与翻译》,2010 年第2 期,第64 至70 页。
③笔者对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考试一级(CNBECT-1)的口试试题的计分标准作了一些调整,即在原先计分基础上乘于2,如口头作文在考试大纲中为20 分,而在本研究中为40 分。如此调整后,口试试题的满分为100 分。
[1]伍新春,管琳.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51.
[2]Lazarowirz R,Sharan S,Sterinberg R.Classroom learning style and cooperative behavior of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80 (72):97-104.
[3]Ryan F,Wheeler R.The effects of cooperative and competitive background experiences of students in the play of a simulation game[J].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79(5):295-299.
[4]Shachar H,Schlomo S.Talking,relating,and achieving:Effect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whole-class instruction[J].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1994(12):313-353.
[5]Sharan S,Hertz-Lazarowitz R,Reiner T. Television for changing teacher behavior[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ystems,1978(7):119-131.
[6]Shachar H,Fischer S.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the achievement of motivation and perceptions of students in 11th grade chemistry classes[J].Learning and Instruction,2004(1):69-87.
[7]刘杰英.世纪商务英语口语教程(专业篇I)[M].3 版.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8]Sharan Y,Sharan S.Expand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through Group Investigation[M].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199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