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打造沙产业发展示范旗

2013-04-21胡建国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3年4期
关键词:沙地

文|陈 静 胡建国

奈曼旗位于科尔沁沙地腹地,沙地面积占62%,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旗。在这样一个资源禀赋不高、区位优势不明显的后进地区,奈曼旗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调结构、增效益、促转型,在沙地上闯出一条富民强旗的新路子。

转变治沙模式,多层次建设沙产业

奈曼旗把生态建设作为奈曼人民的生命线,相继提出“两种三治”“生态立旗”的基本旗策,先后实施了国家三北防护林工程,全国生态环境重点建设工程,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初步形成了多林种、多树种、乔灌草、带网片相结合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全旗沙地综合治理面积达10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9.58%,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奈曼旗土地瘠薄,水源匮乏,过去在沙地上种植玉米、杂粮杂豆,亩效益只有四五百元。近年来,奈曼旗加大了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无籽西瓜、设施农业等特色产业,大幅提高了农民收入。目前,全旗高效特色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其中沙地西瓜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亩收入3000多元,农民人均仅此一项增收600元。沙地西瓜销往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全国大中城市,并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了“曼沙”商标。发展设施农业7.6万亩,主要作物包括各种蔬菜、温室鲜桃等,亩效益2万元。

为了应对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和杨树价格持续走低的不利情况,奈曼旗积极转变传统的治沙模式,提出“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理念,适时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大规模压缩乔木造林,一方面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果树等经济林和黄柳等灌木林;另一方面努力打造沙—草—畜—肉类产业链、沙—草—畜—皮毛加工产业链、沙—林—造纸造板产业链、沙—草木—生物制药产业链、沙—灌木—生物质热能发电产业链等新兴产业链。坚持把特色农业作为增收富民的主导产业重点培育,让百姓在生态建设中有投入、有动力、有效益,争取实现“沙漠盖被子,农民挣票子”的目标。

沙地上建设工业园区。为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奈曼旗提出了依托沙地建园区的设想,共规划建设了奈曼工业区、奈曼化工区、八仙筒工贸区、矿产开发区、养殖加工区和羊绒皮草加工区六个专业区和总面积50平方公里的工业走廊。园区建设不仅固住了大面积荒沙,而且成为吸引项目入驻的强磁场,每亩荒沙对财政的贡献达1.5万元以上。同时,增加就业岗位6000多个,带动吸纳城镇人口1.5万人,每年为城乡居民增加收入近1亿元,实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三赢”。通过全方位、宽领域的扩大开放和招商引资,近年来累计组织实施外引内联项目500多个,到位资金60多亿元。吸引了年产500万吨的乌兰蒙东水泥项目、国内首个林木质发电项目以及染料化工和机械制造等一批非资源型项目的入驻,焕发了工业经济活力;初步形成了建材、化工、特色农畜产品加工、电力能源和氯碱PVC五个优势产业集群。沙产业正逐步发展壮大成为富民强旗的领军产业。

发展沙地旅游业,推广奈曼沙漠文化。沙漠是一座蕴藏着巨大能量和财富的宝藏。通过发展沙漠旅游业,漫漫黄沙正在变成真金白银。奈曼旗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方针,大力整合旅游资源,狠抓旅游景区建设,优化配置旅游要素,积极开拓旅游市场,努力构建“规划大旅游、开拓大市场、培育大产业、促进大发展”的格局,将沙漠特色旅游业不断做大做强。孟家段、舍立虎水库彰显“沙海”特色;银砂九岛旅游区、柏盛园度假村集沙漠探险、水上娱乐、渔家餐饮、休闲度假于一体,融合沙漠“怪柳”、大漠驼铃等奈曼文化元素;白音他拉苏木宝国吐沙漠旅游区设计开展野外生存项目和传统的祭山、祭敖包、射箭等活动,并设立沙漠汽车竞技比赛、沙漠摩托车表演赛、沙漠寻宝等竞赛项目,等等。目前,奈曼旗已建成各类沙地旅游景区8处,组建旅行社3家,每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亿元。

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沙产业循环经济

发展用沙产业是奈曼旗委、旗政府既定的发展方略,而这个方略的实施是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奈曼旗境内天然硅砂总储量达150亿立方米500亿吨,属于我国东北地区主要的硅砂资源富集区。天然硅砂是玻璃砂、铸造砂、油田压裂砂、建筑砂、覆膜砂的主要原料,奈曼旗依托硅砂资源储量大、品质高、易于开采利用的优势,大力发展以沙为原料的工业生产,打造工业带动型县域经济新格局。

奈曼的几个工业园区按照科技创新、典型示范、有序推进的思路,推行清洁生产,鼓励实施技术改造,推动了产业升级。近几年,全旗相继建成仁创沙产业集团、华鑫公司、东兴公司、通辽乌兰蒙东水泥有限公司等为龙头的企业集群,用沙企业达到38家,形成建材、机械精密铸造、石油开采压裂支撑剂、玻璃制造等四大系列产品的规模生产能力。“沙子工业”年“吃”沙用沙量超过50万吨,拉动就业2000多人,年创产值近10亿元。沙产业每年为城乡居民增加收入近亿元,人均增收300元。从普通的透水砖、硅酸盐水泥到高科技的覆膜沙,供应油田的压裂沙,奈曼人利用科技创新来引领沙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奈曼仁创公司是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企业研发了具有科技含量的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油勘探和市政工程领域。大庆油田所用的压裂砂80%来自于奈曼,年创产值1亿多元。奈曼旗华鑫公司从单一生产灰砂砖做起,组建科研团队,自主研发新产品21个,获得国家12项实用新型专利和3项发明专利,现已具备生产路用防护产品和混凝土轻质保温材料等多种产品的能力。

依托丰富的能源林资源,国家首个循环经济示范项目——林木质电厂建成投产,不仅年可发电3亿千瓦时,且年可消耗秸秆、枝桠材、边角料等余量资源17万吨;不仅实现“废物利用”,还可以为老百姓增加收入。奈曼旗大柳树林场与通辽农研所合作探索开发的沙地衬膜水稻取得了成功,每亩沙地可产水稻890公斤,并在全旗小块沙地上得到大力推广,为探索沙地的开发利用开拓了广阔的前景。内蒙古三岩矿业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合作,在国内率先研发出沙质土壤改良剂,使西瓜、玉米、万寿菊、高粱等多种农作物亩产增幅在36%以上。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奈曼旗今后将加快产业技术创新步伐,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加强新产品研发,形成2至3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建立硅砂研发中心,加快硅砂加工业新产品的研发与新工艺的探索。重点研究透水砖、覆膜砂树脂铸造、玻璃纤维、泡花碱、硅胶等产品的工艺创新,并研发产业链新产品。筹建奈曼旗硅砂及其产品的检测中心,为产业技术创新提供服务。同时,奈曼旗也将通过与科研院所、专业院校联合办学的形式,培养自己的科研人才,为沙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化水平

奈曼旗是农牧业大旗、工业小旗、财政穷旗。仅凭自己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缘沙兴旗”的大目标的,坚持合作共赢理念,是沙产业未来的必由之路。奈曼旗将积极引进资源节约型企业,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助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围绕主导产业进行产业延伸、产业升级,计划利用3至5年时间,形成年产50万吨石油、50万吨玉米淀粉、50万吨PVC和50亿元染料化工销售收入的格局,逐步建成内蒙古东部最大的水泥生产基地、PVC生产加工集散地、农畜产品深加工集散地以及中国北方最大的染料化工生产基地。聘请专家进行论证,对奈曼旗的原沙资源进行合理规划,争取把奈曼旗建成产业集中度高、龙头企业拉动作用明显的示范旗。

积极建立产品营销网络。以大庆、辽河、吉林、河北四大油田为重点,建立石油采油压裂砂定向市场;以北京、天津、沈阳等大城市及东北、华北中等城市的雨水回收工程为重点,建立透水砖定向市场;以国内大型装备制造企业为重点,建立型砂覆膜砂定向市场;以玻璃钢制品制造企业与纺织袋生产企业为重点,建立玻璃纤维定向市场。提高原沙加工生产力,使各原沙加工企业的生产能力全部得到释放。

实施“三业联动”战略,推动以硅砂为原料的建材业发展。以硅砂为原料的建材业要同建筑工程建设、房地产业开发有效结合起来,以建筑带动建材、以建材促建筑促房产,避免生产和市场的脱节。

发挥产业聚集效应,延伸产业链条。不断提高硅砂加工业集聚的层次,促使建材向建筑工程延伸,玻璃纤维向玻纤纺织、编织延伸,向玻璃钢产品延伸,泡花碱向硅胶延伸等,把产业链从产品制造延伸到产品设计、生产、销售、服务全过程,促进人才、资金、物流、营销、研发及配套服务在产业集聚区的高度集中,使硅砂加工业做大做强,逐步形成具有综合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建设资源节约型、生态保护型产业。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加大节能力度,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在硅砂开采过程中,要注重生态建设与保护,大力发展沙产业后续产业,重点开发沙地沙棘、沙柳、山杏、麻黄等种植业,建立沙地生态园。

猜你喜欢

沙地
与“沙”相约 多元发展
塞罕坝地区沙地云杉引种试验及培育要点
能钻过柔软沙地的蛇形机器人
沙地文化与体育教学的融合考量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沙地迷宫
发掘沙地文化资源,推进小学语文主题阅读
夏虫小记
专注
风滚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