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体育类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方式改革的研究——以广西高校为例
2013-04-19覃云飞
韦 蕾,覃云飞,周 奕
高职高专体育类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方式改革的研究——以广西高校为例
韦 蕾,覃云飞,周 奕
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广西 南宁,53001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调查法、访谈法对广西高职高专体育类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方式进行专题研究,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提出高职高专体育类院校要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积极创新职业能力培养方式,提高学生整体职业能力和社会竞争力。
高职高专;体育类专业;职业能力;培养方式
高职高专体育专业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是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素质的整体表现。近年来高职高专体育类专业学生就业形势显现出学生职业能力单一、就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究其原因,高职高专院校在特色定位、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及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模式上存在着诸多亟待改革的问题,高职高专院校要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根据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来确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体育类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从而增强高职院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钦州学院、广西贺州学院(体育专业10级、11级、12级学生共200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图书馆、中国知网等查阅有关的资料并收集整理资料。
1.2.2 问卷调查法 对部分高职高专体育教师、体育专业学生、相关就业单位发放调查问卷。
1.2.3 数理统计法 对问卷和访谈资料进行统计、处理。
1.2.4 访谈法 通过对高职高专体育教师、体育专业学生、有关就业单位的访谈,了解职业能力的具体需求以及学校培养学生的方法与细节,为论文的撰写提供资料。
2 结果与分析
2.1 改革体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方式的必要性
2.1.1 加强高职高专体育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是时代所需 当前市场用人机制已全面放开,社会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的素质和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许多体育专业生在谋职路上频频遭遇红灯,其重要的原因是所学技能与市场需求不相对接。从表1可以看出,社会职场用人单位的需求,因此,引导学生加强自我认知,对学生提前进行职业指导,使其具备就业能力尤为重要。以能力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是高职高专教育的根本宗旨,作为培养体育专业人才的高职高专院校,必须根据市场用人需求,因人制宜地发掘学生的自我潜能,“量体裁衣”地打造学生的职业能力,这是培养学生优良品质,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特别是体育生特有的强健体魄与身心健康,具有体育特长和团队精神熏陶出来的沟通协调能力、合作精神以及良好道德规范,能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参与竞争打下良好基础。
表1 相关用人单位职业能力需求调查排序
2.1.2 高职高专院校体育类专业学生的特色定位 为社会输送适合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这需要高校从办学理念到人才培养有科学准确的定位。对高职高专体育类专业而言,在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体系下,从社会需要和高等教育地位出发,遵循高等职业教育和体育事业的规律,不断深化教育、教学、训练体制的改革,实现并达到定位准确、理念超前、方向对头、方法实用的目标。提高高职高专院校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1.3 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 (1)积极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目前广西大多数高职高专的体育课堂教学手段单一,缺少个性和适合职业岗位能力发展的授课体制,在教学活动中,依然袭承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主辅”二元结构模式,既没有教学组织的创新,也没有课堂教学变通的活力,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没有形成课堂互动的效果。在这种循规守旧模式下,体育生学到的是书本知识,这种重知识、轻能力、缺新意、忽视专业技能传授的教法,严重桎梏了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发挥。根据体育课堂的特点,应该大力提倡建立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争取做到学中做、做中学、学做训一体。
其次,课程设置不尽合理。调查中,有62%的体育专业学生对课程设置不满意,这主要表现在:(1)学生不喜欢的必修课多,感兴趣的选修课少;(2)一成不变乏味的课程多,学生灵活自主性的课堂少。这就造成学生思维的定势和僵化,削弱了他们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再有,教材内容陈旧。尽管我国体育专业教材几经修订,依然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适合高等职业教育体育专业使用的教材几乎没有,教材内容整体跟不上时代发展和体育科技发展的步伐。
(2)科技手段在体育教学中遭遇“功能缩水”。社会已进入数字化时代,利用以投影、幻灯、电视录像、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教学手段辅助体育课堂教学,其直观性、动态性、交互性、重复性等功能,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发挥出无可替代的作用。从广西高职高专院校使用科技教学手段的实际效果看,发现多媒体等科技手段的功能出现“功能缩水”,具体表现在:一是过分依赖科技教学手段造成教师主导作用削弱。不管教学手段怎样更新,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人公地位没有改变,幻灯片、电视录像、多媒体手段只能是“为我所用”的手段辅助,而不能完全取代教师。二是盲目使用科技手段造成过犹不及。体育课堂上,教师没有按照教学计划,在严密、科学、高效的教案下对幻灯、录像等进行体现教学目的剪辑合成,而是动辄便机械地“放片子”,使教师讲解的“声”、片子的“影”与学生的“悟”三者之间没有形成完整的意象。三是课件制作课件时没有创意、新意,缺少针对性和科学性,只是简单把讲课的内容变成文字,投放到显示屏、投影仪,拓展不出激发学生兴趣的思维空间。
(3)薄弱的实践教学环节存在“前紧后松”。实践教学是培养高职高专体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从目前的调查情况来看,广西大部分的高职高专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对学生的考核是以理论知识、基本技术为主,缺乏对实践操作技能的考核。致使学生进入社会后,职业操作能力较差,就业竞争力不强。在我们对广西高职高专院校在培养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方面的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院校和教师主要是采取值日生带准备活动,课堂单个内容的实习形式单调、方法简单、时间短。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没有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实践教育基地,即使建起实训基地的院校,也存在标准不高的现象。由于缺乏规范的训练实践场所,学生的理论知识不能及时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教师不能及时发现评点学生真实的职业操作水平。再就是校外浮光掠影的毕业实习,找不到学生专业技能与用人单位实际需要的结合点,公式化的的校外基地实习前紧后松,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2.2 改革创新体育类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模式
表2 目前在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方式调查排序
2.2.1 立足创新,以课改教改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 从表2可以看出,体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目前更多的是来自课堂,大多数学生是在相对封闭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只有专业技术能力较强的学生有较多的社会活动和参与竞赛的经历。针对学校与职场的环节脱离,我们应该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来自课改下的高效教学方法,这是培育学生多元化职业能力的必然途径。其一,高职高专院校要制定具有预见性、系统性、操作性较强的教学计划和与市场对接的体育课程体系。建立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培养。其二,教学方法要走出传统模式,加强课堂的开放式、双向互动式和实践性教学,让课外活动成为课堂的立体延伸。其三,以特长为重点力争专业能力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多元职业素质,让体育专业毕业生除了专业特长以外,兼备外语、计算机、办公室文员等特长,以此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应立足市场所需人才之“特”,多方打造学生体育技能之“专”。
2.2.2 着眼就业,按市场需求打造学生的职业能力 高职高专院校培养体育专业人才的目的是就业。在培养体育类专业学生中,首先是要根据市场需求制定以就业为目的人才培养方案。其次,逐步建设标准高、设施全的校内模拟实训基地,建立内容丰富、形式灵活高效的课外训练机制。学生从书本知识到实践活动并及时转化成职业操作技能。三是建立双向育才模式,请进来,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请企业、相关行业专业人员现场指导,有效缩短学生步入社会的角色转换适应期。走出去,增加选派教师、组织学生到企业和相关行业实习将所学专业与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结合。
2.2.3 改革考核方法,突出技能评定,用社会活动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 考试方法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手段,也是加强高职高专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保证。从表3可以看出,目前我们所常用的考试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社会职场的发展需求。我们应该做到:(1)考核评估标准要突出实践能力,提升学生认识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2)调整加大社会活动、实习、竞赛分值,着重考核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尝试证书考核机制,通过证书考核把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实践特长发挥出来,达到以用促学的效果。
表3 考核方法调查
2.2.4 瞄准专业,开展针对性和实用性强、就业率高的教学 体育教学要牢牢抓住学生的专业特点,从职业实用性出发,根据不同专业设置不同体育课程,安排不同的课程内容。从职业岗位应有的素质入手,扣紧就业岗位的性质特点突出教学针对性和实用性。要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职业体能技能需要,选择与职业特点关系最密切、最符合职业体能要求的项目进行训练。让学生既掌握应有的文化知识,丰富的实践技能,又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强健的身体素质。同时,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根据体育运动的特点从思想素质、体能素质、组织协调、人际交往、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多形式、多渠道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与能力结构,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3 结 论
(1)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是关键。高职高专院校必须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按照市场需要转变体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模式,在增强教学改革的科学性、体育课程的综合性、职业实践动手能力的实用性上下功夫,建立起既适合学生身心特点,又能发展职业能力的新型教育培训模式。
(2)加大职业能力拓展训练。以校内模拟实训和校外见习、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为依托,采取集中与分散结合的方式,使课堂教学为主、校外实践为辅,校内外相互结合的实习实训教学成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大课堂,使实践性教学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延伸。拓展训练应注重效果,做到有计划、又目标、有重点、有评估,切忌盲目随意和生搬硬套。
(3)培养实践能力要从长计议。实践能力是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把实践能力孤立化和绝对化,应将其纳入整体教学规划,置于整个教学工作过程之中。以科学有效的培养实践能力机制,促进学生的知识素质、体能素质、心理素质、创新能力的相互转化,真正达到在学习中打牢基础,在实践中融合理论,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1] 朱秀茹,谭冬梅. 高职高专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研究[J].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12):3~77.
[2] 刘 玲,黄 超. 体育类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研究[J]. 经济师2008(11):144~145.
[3] 邓 韵. 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探析[D].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5~28.
Higher Vocational Professional Sports Majors Occupation Ability of the Reform-A case study of universities in Guangxi
WEI Lei,QIN Yun-fei,ZHOU Yi
Guangxi College of Sports and Physical Education, Guangxi Nanning, 530012, China.
In this paper,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Comparative law, Investigation method, Interview method to Guangxi higher vocational professional sports majors' occupation ability, Cultivation research. In the current severe employment situation, The sport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conform to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times, Cultivating innovation actively occupation ability, improve students' overall occupation ability and social competence.
Higher vocational; Professional sports; Occupation ability; Cultivation method
1007―6891(2013)05―0110―04
G807.4
A
2012-09-12
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C类项目,课题编号:2011C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