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改变我的人生轨迹
——一封来自大一新生的感恩信
2013-04-18南京市河海大学商学院管科13常树伟
文 南京市河海大学商学院管科13(1)班 常树伟
创新,改变我的人生轨迹
——一封来自大一新生的感恩信
文 南京市河海大学商学院管科13(1)班 常树伟
编者按
这是一封来自刚刚迈入象牙塔的学子写给恩师山东省平阴县第一中学刘小虎老师(《发明与创新》B版2012年9月刊《创新名师》曾做过报道)的肺腑之言,在这个唯分数至上的教育大环境下,如何让孩子们健康快乐、积极向上地成长变得难能可贵,常树伟的经历再一次告诉我们,科技创新是一片充满朝气与无限可能的新天地。
刘老师:
您好!
我是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学生常树伟。或许您不记得我,但我肯定会记得您。
记得高一时,学校开设了1+1创新课程,您告诉我们,世界还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勇于创新,就会有所成就。您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天空,让我们明白发明就在身边。而那些由其他学子们做出的形形色色的发明创新作品,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高二时我踢球骨折,几天后发现由于手臂裹上了厚厚的石膏,穿衣服不方便,于是我便按照螺旋的式样设计了一款伤员专用的衣服。我到您那里询问专利申请事宜,您不仅肯定了我的想法,还不嫌麻烦,在已经错过专利申请期的情况下,专门为我补报了一个实用新型专利,并且在申请过程中三次亲自为我修改材料,您对学子的苦心,让我十分感动。
我的人生轨迹,也因为这个专利发生了变化。
高三时,由于文化成绩还不错,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我选择了自荐自主招生这条路,希望有不一样的未来。在申请自主招生资格时,相比于其他证书,您帮我申报的这个专利是一个绝对的“硬件”。我顺利通过了211工程、工科名校、水利最高学府南京河海大学的初审。
去年寒假期间,我到南京参加笔试和面试。面试分为数学、物理、文学、管理、创新实践等组别,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创新实践组。下午面试的题目新奇古怪,尤其是最后的动手操作题可谓压轴,也最能体现考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题中要求用一张A4纸构造一个高于15CM的结构,可以承重一瓶矿泉水。很多同组的同学都束手无策,急得如坐针毡。我想起了以前在您办公室看到的用瓦楞纸做成的承重四轮车,由此联想到筒状结构的承重能力很强,于是便将A4纸以长为高卷成筒状,没想到这种做法完全符合要求,甚至连主考官都感叹我的作品“做到了极致”。面试很顺利,我也获得了自主招生资格。高考结果出来后,我凭借着10分的专业加分顺利进入河海大学商学院学习。
如果没有那几年您教授的创新实践课的影响,如果没有您劳心劳力帮我申请的那份专利,我会怎样?或许会是另一种人生。
创意无限是您常说的一句话,我想说,创新永远也不会停止,我们会从中获益良多,不止是一个专利,或者一个自主招生名额。
感谢您,刘老师,您让我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是您把我的生活拧到了一个我喜欢的频道。
我希望能回报老师,回报母校。也希望我能帮助更多学子了解创新,了解专利,了解自主招生,了解自己未来可以走的道路,让科技创新改变更多学子的人生轨迹。
您的学生:常树伟
2013年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