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溪县林业生态建设与森林经营的探讨

2013-04-18邓霞马小东

防护林科技 2013年6期
关键词:本溪县蓄积公益林

邓霞,马小东

(1.本溪县林业局设计队,辽宁 本溪117000;2.本溪县发改委,辽宁 本溪117000)

本溪是以林为主的县份,林业在全县具有十分重要位置,随着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广大群众参与林业生态建设和森林、林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热情不断高涨,这对于本溪县实现林业强县、旅游大县,振兴县域经济、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1 基本情况

本溪县位于辽东中部,总面积33.44万hm2,自然结构为“八山一水一分田”,长白山系的千山山脉从东向西横贯全境,最高山峰为东摩天岭,太子河发源于此。地势由东向西北倾斜,中部为太子河谷平地及观音阁水库。全县地处长白山植物区系与华北植物区系过渡带,境内森林植物种类繁多,贮量丰富。

全县林业用地面积27.51万hm2,其中,有林地面积25.22万hm2,林分面积24.35hm2,其中针叶林面积5.85万hm2,占24%;阔叶林面积18.24万hm2,占75%;针阔混交林面积0.26万 hm2,占1%;在林分中,幼林面积13.98万hm2,蓄积678.5万 m3,面积占57.42%、蓄积占37.68%;中龄林面积7.85万hm2,蓄积790.7万 m3,面积占32.24%、蓄积占43.915;近、成、过熟林面积2.52万hm2,蓄积331.5万 m3,面积占10.34%、蓄积占18.42%,林分总蓄积1 800.7万m3。森林覆被率76.8%。

全县核定划分的公益林158 953.0hm2,占全县有林地面积的63.05%。(占县属有林地面积的64.42%、林分面积的66.76%)。公益林中,国家公益林120 276.7hm2,地方公益林38 676.3hm2。

2 林业生态建设

2.1 林业生态建设成效

2.1.1 2007年实施的现代林业“五个一”工程,将林业发展综合规划,有力地推动了林业生态和林业产业建设速度,已初见成效。

2.1.2 2002年实施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和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林业经历着由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通过全面禁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每年显著减少林木蓄积消耗。通过开展森林分类经营,林业生态的基本框架已初步形成,森林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为本溪县生态环境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

2.1.3 2002年以来实施的退耕还林建设工程,面积达10 340余hm2,其中,退耕地造林面积1 540 hm2,荒山造林面积8 800hm2,加快了全县造林绿化步伐。

2.1.4 2001年以来实施的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面积6 000余hm2,提高了森林水源涵养、保持水土的能力。

2.1.5 实施封山育林工程,每年封山育林面积3 000多hm2,巩固了森林后备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1.6 实施“观光带”和“绿色通道”等林业建设工程,对一些林业生态建设条件恶劣及零散的地段进行了攻坚,使公路、铁路、河流、村庄等通道的可视范围已基本实现绿化。

2.1.7 设立和尚帽子、太子河源、观音湖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4 000余hm2,占全县总面积的13.14%。生物多样性保护得到了加强,保护区的森林植被、野生动物数量、种类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

2.2 林业生态建设的艰巨性

2.2.1 本溪县周边大多是重工业城市,人口和经济快速增长对境内生态环境的压力较大。

2.2.2 县内林地自然条件较差,山高坡度大、岩石裸露、跳石塘较多、地质条件脆弱。

2.2.3 森林水源涵养能力还不高,旱涝灾害时有发生,暴雨时出现滑坡、泥石流,无雨时河流干涸。

2.2.4 森林资源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林木蓄积量每公顷74m3,单位面积森林生态、经济效益较低;造林树种较少;中幼龄林面积多,成熟林面积少。

2.2.5 有些野生动植物种类生存环境受到威胁;一些大面积裸露林地种植药材、农作物开矿、林区筑路等经营活动不同程度的侵蚀。

通过日常的课堂教学和测试,在掌握学生整体情况的基础上,精选一些与课本内容密切相关,同时又具有一定延拓性和较小难度的文献作为阅读内容。在教学中所选用的文献主要分为两类:对概率论模型、概念、定理的注记、分析和讨论以及概率论在其他学科或者实践中的应用。这些文献大多为课本上理论知识的延伸、对某个知识点的补充或某个定理的实际运用。

3 森林经营应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3.1 森林采伐作业情况

全县现在核定的年采伐限额19.3万m3,其中:主伐7.5万 m3,改造1.2m3,抚育7.6万 m3,更新和其他采伐类型3.0万m3。

全县每年森林经营面积很大,仅主伐、改造类型的采伐作业面积700余hm2,抚育采伐类型的作业面积2 000多hm2。

3.2 保护生物多样性

森林是一种生态系统,能显著影响周围环境。森林与环境是对立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随时间和空间而发生变化。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3个层面。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每个层次多样性都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意义。在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改善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维持生态平衡。因此生物多样性不仅能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满足人类的直接需求,而且能维持生态系统的功能,如调节气候、保持土壤肥力、净化空气和水,从而支持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和其他活动。而森林生态系统中,森林中的幼树、幼苗及草本植物,除增加单位面积生物量外,又起到与经营树种伴生的作用,丰富了植物的多样性、自然性、和谐性、共生性,还可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减少流失,枯枝、落叶腐烂后增加了林地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性状等。由于森林经营活动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干扰,因此应重视这些植物的保护。

3.3 森林经营中生态环境保护

3.3.1 主伐(含改造)采伐类型,在辽宁省《森林经营技术规程》(DB21—706—93)中,对森林主伐方式提出“作业时应注意保留有培育前途的天然针阔叶幼树、幼苗,特别应严格保护珍贵树种和具有特殊用途的灌木、药材和藤本植物”。

3.3.2 抚育采伐类型,特别是抚育林龄较大的林分及林中空地,只要不严重影响目的树种生长,有培育前途的天然针阔叶幼树、幼苗,药材植物应予以保留。

3.3.3 人工幼林抚育,在缺苗处应选择天然幼苗补充。

3.3.4 特殊公益林,应严禁各种形式的森林经营活动。

3.3.5 采伐集材道,在可能的情况下,选择多条或缓坡集材路线,以减少形成侵蚀沟。

3.3.6 发展林下、林地产业,在林中空地及上层林木较稀疏的地方,天然幼树、幼苗应适当保留;上层林木较密的地方,采伐时对影响不太大的经营植物的天然幼树、幼苗也应注意适当保留。

4 森林经营与林业生态建设

森林经营是为了调整林种、树种结构,调整森林时间秩序和空间秩序,达到一个森林经营单位或一块森林、林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永续利用,使森林、林地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因此森林经营在林业生态建设中是十分重要的。

4.1 按着现代林业“五个一”工程建设规划,实施各项林业生态建设指标。

4.2 对现存很少的宜林荒山、荒地加快造林,采伐迹地及时更新。发展适合本地区生长发育的乡土造林树种,大力提倡混交造林,尤其是针阔混交林。

4.3 森林经营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实行宜造则造、宜封则封、宜伐则伐、宜改则改,加快森林结构调整,提高林分质量。

4.4 对成熟林较少的单位,适当增加大径材培育,以此延缓对近、成熟林的采伐,增加成熟林的数量。

4.5 充分发挥林地资源、林下资源生产力,人工发展、诱导和保护天然物种相结合,综合配置发展药材、山野菜等经济植物。要控制大面积裸露林地种植药材、山野菜,须设置林木隔离带或林、药(菜)兼作。

4.6 改善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提高森林动、植物的数量及种类。

4.7 进一步更新森林经营观念,注重生态保护意识。

4.8 不断提高林业生态建设及森林、林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科技进步和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本溪县蓄积公益林
ArcGis在辽宁省国家公益林调整中的应用
龙泉七成公益林实现信息化管理
辽宁省本溪县森林资源可持续性评价
樟子松人工林林分蓄积量计算方法的对比分析
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的探讨
藏药佐太中汞在小鼠体内的蓄积
浅谈藏医“疾病蓄积”与健康养生
本溪县现状用水水平分析与评价
特别策划:走,到本溪县去